春游江淮请您来 | 踏歌池州 寻访“男神”


春游江淮请您来 | 踏歌池州 寻访“男神”

春游江淮请您来 | 踏歌池州 寻访“男神”

丁酉新春,我突然收到一条奇特的短信:“秋浦昭明庙,乾坤一白眉。神通高学识,天下鬼神师。”这不是晚唐著名诗人罗隐游览池州时所作的《文孝庙》吗?

春游江淮请您来 | 踏歌池州 寻访“男神”

梦幻池州-曾祥平

  发信人丹丹,是《旅行家》杂志社的年轻女记者、编辑。这之前,她通过网络读到我的池州地域文化系列文章,曾约写刊发过我的池州文化旅游文稿。但此刻,没头没脑的发来一首古诗,是何用意?正怀疑是否发错时,她又来一条:“檀老师,我要去池州,寻访心中的男神。”错是没错,却令我更加疑惑了——池州,的确山川锦绣,英才辈出,但,一首写庙的古诗跟“男神”之间有何关系?这让我倍感好奇!于是,我忍不住问:“你要寻访的男神是谁啊?”

  丹丹回复:“您应该知道呀。”呵,这姑娘,还卖“关子”呢!

  我上网搜索了一下:“男神:男性的神明或至尊。本意是指男性神仙,引申意即是世人对某些优秀男性或者偶像的尊称。”

春游江淮请您来 | 踏歌池州 寻访“男神”

祥云绕池城-戴忠义

在众多与池州有关联的历代名人中,究竟谁最符合她心目中“男神”的标准呢?

  看来这位美女记者不仅活泼调皮而且心思细腻、颇有情趣。她显然清楚我想知晓谜底,却故意不作正面回答,而是问我“罗隐这首诗写得怎样?”

  晚唐诗人罗隐在池州十载,泛舟秋浦,涉足九华,纵情山水,结交诗友,吟咏唱和,自成一家。留有《江东集》、《怀九华故居》、《贵池遥望》等佳作名篇。莫非这个才华横溢又英俊潇洒的文学家、旅行家罗隐,就是姑娘所指的“男神”?因为他虽然称不上“神明”,但至少算得上优秀男性或“文青”的“偶像”呀!

春游江淮请您来 | 踏歌池州 寻访“男神”

  “五一”,丹丹从北京赶到池州,一出车站便说:“走!檀老师,您带我去看看罗隐诗中的文孝庙吧。”看来我猜得不错,尽管罗隐是古人,而在“粉丝”心中,他依然“活着”。但,与池州结缘的历代文人雅士很多,尤其是李白、陶渊明、杜牧、黄庭坚、陆游、梅尧臣……这些诗家的大名,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他们吟咏池州的诗歌美篇,哪一首不是脍炙人口?为何她偏偏对罗隐及其遗踪感兴趣?为何要独尊其为男神呢?见我谜团未解,丹丹笑着说:“您暂时就别猜了,咱先看了再说,好吗?”

  罗隐诗中的“昭明庙”,亦称“西庙”“文孝庙”,最早建在离池城较远的秀山,后迁建于池州城西两公里处的杏花村,原庙已废,但尚有石柱子等遗存,不远处建有“文选楼”。丹丹在“文孝庙”遗址驻足良久,若有所思,之后,她脱口背诵出另两首古诗:“生为明哲没为神,一点阴灵着处新”“才昔高南国,名今播八纮。”我说:“这两首都是宋代诗人在池州所写,前一首是汪远猷的《题昭明庙》,后一首是喻良能的《展敬文孝庙》吧?”“嗯,是的!”丹丹连连点头。

春游江淮请您来 | 踏歌池州 寻访“男神”

  畅游过“杏花村”,我以为丹丹已满足了,谁知她意犹未尽,问:“池州还有哪些地方能寻到昭明遗踪?”

  “很多啊,我们这,仅昭明古钓台就有六处之多。最有名气的是秋浦河玉镜潭昭明古钓台,1986年就被评为‘全国十大古钓台’,除此,昭明在池州的游踪及留下的文物、遗迹还有:东至的,石台的,贵池的,青阳、九华山的。”

  “怎么问的不是罗隐而是萧统?”我十分不解。

  “这次,我只想走近昭明……”她兴奋的语气中透着惊喜和向往。

春游江淮请您来 | 踏歌池州 寻访“男神”

视觉中国 饶颐

  或许丹丹也清楚,萧统较之罗隐,在池州百姓心底里更有分量。既然客人这么有兴趣,我便领她来到城区的“秀山门博物馆”,俯身一尊木雕昭明坐像前,姑娘仔细端详,一边询问,一边赞叹:“这就是您说到的‘案菩萨’呀?好英俊,好有范啊。”

  这时,我终于明白了,丹丹真正要寻访的男神,原来根本不是哪位文孝庙诗篇的作者,而是“英姿留此地,余泽及编氓”的南梁昭明太子萧统啊!

  当我用探询的语调求证最终的猜测时,得到了她肯定的回答:“才高德馨的昭明太子,就是我们心目中的男神!”

  三首不同作者的古诗,称颂的是同一个人。分析、解读作品背景和意蕴,可以强烈感受到,不同时期游历池州的诗人,通过瞻仰文孝庙,不约而同表达了对昭明深情的缅怀和无比的崇敬。而作为一本以“分享真实的旅行”为主旨,活力时尚且又注重文化内涵的旅游杂志的记者编辑,对一个旅游目的地重要历史人物深入了解和关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春游江淮请您来 | 踏歌池州 寻访“男神”

视觉中国 饶颐

  在接下来陪丹丹踏歌池州的几天里,她自豪地说:“我曾读过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昭明文选》;听过太子在秋浦“赈灾济民”的动人故事;知道他被尊为池州“御灾捍患”的‘土主’和‘傩神’。”

  姑娘感叹着,眼含泪光:“文孝昭明”,不再只是一个神圣而高大上的名字。他,走进了最底层的乡野,融进了老百姓的骨血……池州人不仅把他的雕像,虔诚地供在了永不坍塌的神台,而且连同那些跨越时空的亲民佳话,永远镌刻在了千载诗城的山山水水。

  于是,他的精神存活了下来,传承了下去——自重不媚的风骨,爱民如子的温情,扶危济困的担当,清正廉洁的操守,山高水阔的格局,悲天悯人的情怀……这些,都给后来生活或游历于池州的人们,以春风春雨般的浸润和滋养,昭明精神所蕴含的真善美,构成了池州“精气神”的一部分。

  惜别池州的前夜,丹丹发了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推文,题为:踏歌池州,寻访“男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池州   明哲   黄庭坚   石台   杏花村   秀山   晚唐   神明   心目中   江淮   古诗   美文   太子   诗人   姑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