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往,贵在知分寸感


与人交往,贵在知分寸感

与人交往乃至长时间相处,都要注意一个分寸感。很多人忽视了这个道理,总觉得熟人了,关系那么铁,还有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不能讲,什么玩笑不能开呢?这么想其实是想错了。

这里有两个最基本的事实或者规律先要明确起来,一是不管任何人,本质上都是很敏感的。你别看身边谁是大老粗,其实人家心里敏感着呢,特别是当你谈及关于他的话题时,更是如此,这不是某一个人的特质,而是凡是人,皆如此。二是人都最为关注的是自己。你去拿一张大合照,看看每个人最先找谁,找自己,看自己。我们与人互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通过别人的角度,来映照和审视、反馈自己,人,总是最留意自己,其次才有心力和时间、兴趣观察别人。

与人交往,贵在知分寸感


懂了这两点,其实也能明白,分寸感,归根结底,是留给别人关注自己顾及自己、尊严感、受重视感、不被冒犯感、始终被看重感等一系列感受一个机会与空间。

这话说得似乎太复杂抽象,简单点说,就是有了分寸感,别人就有被尊重、被珍视、有面子的感觉,有了分寸感,关系就容易一直较好的维持下去。

很多人关系闹僵了,就是没有分寸感导致的。有句古话是这么说的:“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两个人认识交往,一直到后来,总能保持初认识时的那种礼貌、谨慎、分寸感的话,这个关系就能融洽而长久,不会生怨心。

与人交往,贵在知分寸感


我本人以前就是一个很喜欢开玩笑的人,特别是对于熟人,更是如此,有时候搞些恶作剧,其实从本质上讲,爱开玩笑的人,多少还有些奉献精神,总想把欢笑带给别人,觉得一段时光,那么沉闷闷地坐着,多对不起朋友啊,既然我在这里,就有责任让身边的朋友不孤独郁闷,就要制造笑料,制造气氛,这多少有些利他的思维。出发点很好,效果却不一定,有时玩笑会过头,说得不亦乐乎时,就会收不住嘴,一直说下去,搞得对方不高兴,觉得受了讽刺,这是我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所以开玩笑是一件应该谨慎对待的事情,适度的、较少地开玩笑,不失为一个好的知分寸的做法。

因为玩笑总会拿当事人的素材出来讲,难免会有轻微的嘲讽的嫌疑,说多了就容易引起误会,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就是这么来的。

以上说的是分寸感,其次在时间上,还要注意一个慎终如始的问题。

不管做事,还是与人交往,时间久了,熟了,大家就会松懈,一松懈就容易怠慢,容易不屑一顾,对事怠慢,容易误事,待人怠慢,容易使人不悦,由不悦而生怨,由生怨而造成关系的破裂。

与人交往,贵在知分寸感


可能于人的本性来讲,从做事、交往时的一开始的礼貌、客气、礼节周全,都容易走入一个懈怠的阶段,谁都会如此,这个时候,理智就要派上用场了,你得用自己的理性控制感性、惰性和人性的弱点,给自己添加理性的提醒,依然保持着对人的素养和礼貌、尊重与礼节,那你和你的朋友的关系,就能一直维持下去。

凡事开头时坚持一段时间容易,难的是一直如此,在后面亦保持着开局时的风格和气度,一以贯之,恒久而为,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这是最难达到的,但也是最值得达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分寸   慎终如始   往时   不悦   松懈   礼节   美文   熟人   礼貌   谨慎   理性   玩笑   敏感   身边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