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对身边的这两种人“薄情”一点,才算活得通透

文:陆心说

我的心事,说给你听,点击右上角“关注”,开启一段暖心之旅。

人到五十,对身边的这两种人“薄情”一点,才算活得通透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到五十,就应该懂得顺应自然的规律,既要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也要知道什么事情不该做。

人到五十,人生的路程已经走过一半,此时,我们都已经在人生的风雨中,体验过了人情冷暖,并有了一套稳固的、属于自己的人生观。

有些人在遭遇过亲友的背叛后,变得对人情淡漠,不愿意再与他人交往;也有些人,虽然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受过伤,但是他们却仍然愿意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其实,以上那些人的这两种做法,是走了两种极端,人到五十,真正活得通透的人,是那种即便看透了人性,却仍然能够选择“糊涂”的活着的人,他们既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与人交往时,应该保留什么样的底线;又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对待身边一些“绝情”的人,他们会选择“薄情”。

人到五十,对身边的这两种人“薄情”一点,才算活得通透。

人到五十,对身边的这两种人“薄情”一点,才算活得通透

第一种人:唯利是图的人。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活五十,我们在人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其中,就包括了一些唯利是图的友人。

这些人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重视利益,轻视人情,在平时,他们需要我们帮忙的时候,可能会对我们称兄道弟,将我们视作知己,但是,一旦我们有事,想请求他帮忙时,他却总会不顾人情的拒绝我们。

朋友圈里的这种人,时常会令我们感觉到气愤和窝火,觉得这种人未免太现实,不配称得上是朋友,有些人,会直接选择将他们拉黑,不再与他们联系。

其实,直接将他们拉黑,未免会显得我们的气度很狭窄,人到五十,我们已经历过世事的沧桑变迁,又何必因为这种人而大动肝火呢?

正确的做法是,知道他们唯利是图的本性之后,调整自己对他们的态度,今后对他们“薄情”一点,既不拉黑他们,又不会对他们过于亲近,这样,他们才会懂得反思自己。

人到五十,要学会“糊涂”一点,看破人情,却不说破,只是今后对待唯利是图的友人“薄情”一点就好了,毕竟,世界是多彩的,我们不应该为了个别的无情之人,而缩窄自己的社交圈子。

人到五十,对身边的这两种人“薄情”一点,才算活得通透

第二种人:贪得无厌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见一些贪得无厌的人,他们会因为我们太重感情的心理,不断地向我们提出索求,并且认为是理所应当,一旦我们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就会对我们横加指责,认为我们不讲情面。

其实,我们之所以会让他人产生依赖心理,都是因为我们平时太重感情,给予他人的帮助太多,所以,才会令他们变得毫无界限感的肆无忌惮。

而这些贪得无厌的人,大多数是我们的亲戚,或者是至交好友,我们帮助他的初心,是因为纯粹的友情,而他指责我们不顾及情面,实际上,就说明他已经不再重视我们的恩情了。

有些人对贪得无厌的人失望之后,会选择与他们断绝交往,其实,人到五十,真正活得通透的人,不会做得这么绝,正确的做法是,既不与他们断交,又要在今后的交往中,对他们“薄情”一点,让他们感知到界限感。

俗话说,斗米养恩,担米养仇。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用情太深,常常是让他人变得贪得无厌的“元凶”,只有明确地划清界限,与对方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才会让对方重视你所付出的情感。

亲戚和至交好友,都是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与他们断交既不明智又会显得我们心胸狭窄,唯有在今后的交往过程中,对他们“薄情”一点,才能让他们有所悔改。

人到五十,对身边的这两种人“薄情”一点,才算活得通透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到五十,我们已经历过人世间的沧桑变迁,所以,我们应该有一颗博大的胸怀,去接纳身边那些无情的人。

不过,我们也不能够对他们太过深情,使得他们在和我们交往之时,变得没有界限感。

真正活得通透的人,会对身边的这两种人“薄情”,但不会选择断交,他们不会为了一两个无情人,而缩窄自己的社交圈,改变自己的人生观。

活得通透的人,都有一种坦然和举重若轻的洒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薄情   通透   身边   唯利是图   至交   贪得无厌   情面   人生观   美文   狭窄   俗话说   界限   人情   做法   重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