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瓦》:女儿出嫁后,视父亲为仇敌,只怪他选女婿时太心机


“弄璋弄瓦”的典故,出自《诗经.小雅》,意思是说:

家中添男丁,让他自小玩玉璋,以期待他长大当贵人;家中生女孩,则给她耍陶瓦状的纺锤,方便日后能做个贤妻良母。

在封建的旧年代,弄璋之喜,实为家庭幸事,弄瓦之喜,往往是唏嘘一片,特别是对于重男轻女的家庭而言,一张“瓦片”就是一个悲剧,

但是,珍贵的“琉璃瓦”却是例外,大家好,今天给您带来张爱玲的小说《琉璃瓦》


《琉璃瓦》:女儿出嫁后,视父亲为仇敌,只怪他选女婿时太心机


“姚先生有一位多产的太太,生的又都是女儿”,于是,亲友们便打趣他太太为“瓦窖”。

对此,姚先生并不以为忤,只微微一笑道:“我们的瓦,是美丽的瓦,不能和寻常的瓦一概而论。我们的是琉璃瓦”。


姚家有七片琉璃瓦,铮铮、曲曲、心心、纤纤、端端、簌簌、瑟瑟大大小小七个女儿

都是姚先生的心头肉,虽算不上是大户人家,但靠着祖上遗留下来的一点房产和姚先生的微薄薪水,

培养女儿方面,姚家还是不遗余力的,单单从女儿们的名字你也能感受得到这个父亲的慈爱,

只是,“姚家有女初长成”,骄傲的同时也免不了烦恼,为了给美丽的女儿们谋划一个好“前程”

姚先生可谓费尽了心思,但是,接受父母安排的命运,将是女儿们的幸运之处,也会是她们的可悲之处


大女儿铮铮,漂亮而有主见,对于她的婚事,父亲姚源浦本是有些私心的,

给她选定的对象是自己印刷厂股东的儿子熊启奎,起初,铮铮对这桩婚事并不满意,但是姚源浦对女儿承诺说:“以后你有半点不顺心,你找我好了”,

就这样,在姚家夫妇的极力劝说之下,铮铮最终听从了父母的安排。


婚礼完全遵从铮铮的要求,“不办嫁妆,把钱折了现”,

为此,姚源浦大大出了一口血,拿了整整三万元,说不心疼是假的,但选的亲家实力放在那,他出少了倒显得自己有用女儿攀关系之嫌,

再说,这又是姚源浦第一次嫁女儿,自然是希望事事都能办得妥当。

只是,姚源浦怎么也想不到,铮铮这一嫁,竟和娘家彻底离了心。


在丈夫熊启奎的有意暗示之下,铮铮知道了这桩婚事背后可能隐藏的“阴谋”,

想到父亲执意将她嫁来熊家,就只是为了在印刷厂里谋得一个高位,铮铮开始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厌恶和憎恨,

从那之后,铮铮主动疏远娘家,不再理会父亲,除了过年过节,等闲不肯再登姚家的门,

“姚太太来看女儿,十次倒有八次教人回说少奶奶陪老太太出门打牌去了,熊致章(铮铮的公爹)几番要替亲家谋一个较好的职位,却教儿媳妇三言两语的拦住了”


《琉璃瓦》:女儿出嫁后,视父亲为仇敌,只怪他选女婿时太心机


铮铮的做法,让姚源浦寒了心,虽说当初让铮铮嫁来熊家,他是有些小打算,“可是真要他靠女儿吃饭,他却不是那种人”,

只是,女儿女婿都对他“嫁女求荣”的事儿深信不疑,姚源浦再怎么辩解都无济于事了,

现在,女儿铮铮为了力证清白,不顾父母的多年养育之恩,和娘家断了往来,女婿熊启奎更是当面质疑老丈人的品性,言语间尽是讥讽,

不得已,姚源浦只能自请离职,

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女儿铮铮,到头来对自己父母如此狠心,姚源浦气得要和她断绝关系,并放狠话说:从此之后,你是死是活和我无关。

对此,铮铮并不以为意,反而觉得没了娘家人的拖累,自己在熊家更能行得正坐得端了。


第一次嫁女失败,给了姚源浦一些反思,面对二女儿曲曲的婚事时,他不再一味追求门第,而是紧随时代发展,从求“财”转为求“才”,

由于曲曲个性要强,难以管束,姚源浦因势利导,将她介绍到机关单位去当秘书,希望她能多多接触青年才俊,发展一个优质的对象,

不过,姚源浦再次失算了,在人才济济的大单位,曲曲看上的偏偏是个“既无才也无财”的三等书记员王俊业,并且两人还高调恋爱,闹得满城皆知


为了曲曲的未来,姚源浦几度干涉,想让女儿离开穷小子王俊业,可最终换来的却是女儿无所顾忌地反抗:

不久,谣言四起,骑虎难下的姚源浦,不得不成全曲曲的自由恋爱,不但赔了女儿,还折了不少嫁妆进去,更有口难言的是,婚后还要由他来负责两人的生活开销。


这种完全脱离掌控的感觉,让姚源浦非常不舒服,他一怒之下,再次将二女儿曲曲也视为了姚家的弃子,

并打算从此“撂挑子”,不再干涉女儿们的婚事了,但看着美艳的女儿们被臭男人生生骗了去,他又忍不下心,


《琉璃瓦》:女儿出嫁后,视父亲为仇敌,只怪他选女婿时太心机


一转眼,三女儿心心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懂事的她有言在先:一切全凭爹娘做主,

这让姚家夫妇稍微放宽了心,心心的婚事,姚先生选择了相亲

这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完全“包办婚姻”的大女儿铮铮和放手“自由恋爱”的二女儿曲曲,婚事到最后姚先生都不甚满意,

所以,到了三女儿心心这儿,他索性来个中西合璧,相亲,形式虽然有些传统,但过程是崭新的,


相亲这天,心心恪守大家闺秀的礼仪,全程由父母陪同,

姚先生还觉得心心的侧脸不如正脸好看,还费了一番功夫,把相亲对象安排在了女儿对面,

心想这次肯定能成,谁知心还没放进肚子里,回家后对镜梳妆的心心,突然满面羞红地来了一句:女儿不舍得远嫁,一下子又把姚源浦炸醒了,

相亲对象陈良栋明明是杭州本地人,这远嫁从何说起?


原来,是心心相亲时,认错了人,误以为邻座那油头粉面的跟班程慧荪(北京人)是自己的相亲对象,而忽略了坐在对面的正牌相亲男陈良栋,

这个乌龙不可谓不大,姚源浦听得怒火中烧,急得要给女儿重新张罗一次,这时,已心有所属的心心却不同意了,直言陈良栋脑满肠肥是个蠢人,说啥也不嫁,

姚先生气得大骂:人家不靠脸子吃饭,人家再丑,不论走到哪里,一样的有面子,

但是心心却完全听不进去,她用双手抓住了门上挂衣服的铜钩子,一边哀嚎痛哭,一边埋怨父母给自己说的人不是良配,


姚太太见女儿的架势,是铁了心要跟程慧荪的,便想着让丈夫退一步,

可她刚说了一句就被姚源浦堵回来了:“你要是把她嫁了程惠荪哪!以后你再给我添女儿,养一个我淹死一个!还是乡下人的办法顶彻底!”。

最乖巧听话的三女儿心心,最后也选择在婚事上忤逆自己的父亲,

而且,她的理由还最正当,说:婚姻不是买卖,最重要的是感情,姚源浦反驳不过,被气病了


《琉璃瓦》:女儿出嫁后,视父亲为仇敌,只怪他选女婿时太心机


姚源浦病后没几天,与娘家断绝关系的大女儿铮铮就跑回来了,说熊启奎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要父亲立刻兑现当初的承诺,为自己出气,

但病重的姚源浦却再也没有了为大女儿出头之力,

姚太太感叹铮铮当初的自私,忍不住为丈夫叫屈:“你但凡待你父亲有一二分好处,这会子别说他还没死,就是死了,停在棺材板上,只怕他也会一骨碌做起来,挺身出去为你调停”,

可见,铮铮是彻底失了父母的疼爱了,她此刻提及的“承诺”,正是对自己婚姻的否定,

再者,父亲的调停又能起什么作用呢,人终究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大女儿铮铮是这样,二女儿曲曲同样如此,既然选择了自由恋爱,就不应该再心安理得的婚后啃老

虽说低嫁的不一定不幸福,但任性的曲曲与狡猾的王俊业在一起,感情不牢靠不说,两人连最基本的养家本领都没有,

等年迈的姚源浦再也无力支撑曲曲的花销,这场婚姻的前景也着实令人堪忧,

而且,令人寒心的是,即便父亲对曲曲偏爱至此,她也自始至终没有回姚家看一眼病重的父亲。


与两个姐姐相比,三女儿心心倒是与程慧荪在感情上越来越和睦了

趁姚源浦病的这几天,姚太太陪着心心和程慧荪看过几场电影,程慧荪也提了礼品来姚家吃过便饭了,看样子对他甚是满意,

几个小些的女儿也渐渐长大,一个赛一个的美丽,故事的结尾姚太太又怀孕了,想来还是个女儿,

但病愈后的姚源浦却觉得自己应该活不长了,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们闹去”吧。


《琉璃瓦》:女儿出嫁后,视父亲为仇敌,只怪他选女婿时太心机

姚家夫妇可谓是中国家长的典型了,他们与儿女在婚事上的真实较量,道尽了为人父母的辛酸和无奈,

年轻的孩子们总认为自己有对抗任何磨难的勇气,而体会不到父母“功利”背后所隐藏的血泪经验,

只有自己哭着乐着走过半生后,才能回头去感触当初父母的肺腑之言,

当然,这也很难说清楚到底是谁对谁错,因为,父母有过分保守的时候,子女也会有冲动的瞬间,

只是,若是多一些交流和体谅,或许双方的境遇都会大不相同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琉璃瓦   父亲   女儿   心心   亲家   仇敌   嫁妆   婚事   女婿   娘家   心机   美文   夫妇   太太   当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