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从不着急


真正厉害的人,从不着急



《论语》有言:“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说的就是,心浮气躁的人,终将一事无成;沉着冷静的人,才会百福自集。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真正厉害的人,从不着急。

所谓成功,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行。



不急于求利

《菜根谭》言:“好利者,逸出于道义之外,其害显而浅。”

揠苗助长,一心急于求利,只会让事情往更不利的方向发展,最后颗粒无收。

做事如育苗,要花时间精力去浇水、施肥、除草,然后耐心等待收获。

众所周知,曾国藩是出了名的笨人。

秀才足足考了七次,有次背书到半夜三更还被窗外潜伏的小偷嘲笑,小偷听他背书都会了,可曾国藩还是不会。

但曾国藩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不急于求利,凡事慢慢来。

在读书学习这件事上,他为自己制定“日课十二条”的规则。读不懂的书,一句不懂不读下句;今天不通,明天继续。

打仗的时候,他领导湘军每前进一段就挖沟筑墙,打呆仗,不嫌累,也不怕烦。

曾国藩对自己说:“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

恰恰是因为这份慢慢来的功夫,曾国藩从天下第一笨人到了天下第一完人。

一个人只有摈弃心中的浮躁,放下急功近利的念头,才能真正地成大器。

想要妙笔生花,就得一个字一个字地磨笔力;想要一技之长,就得一次一次地练技巧;想要有所成就,就得一件一件地长见识。

罗马不是一天能建成的,也没听过谁可以一口吃成胖子。

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饭也要一口一口慢慢吃,不要急功近利,要懂得循序渐进的道理。


真正厉害的人,从不着急


不急于求名

《颜氏家训》中说:“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真正厉害的人,都明白厚积薄发的道理,从来很努力,丝毫不着急。

因为世界上从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想要在某个领域声名鹊起,就必须沉住气。

东晋时,王献之一出生就活在父亲王羲之的书圣光环下,长大后难免急于在书坛打出自己的名声。

十四五岁时,他的书法已经很出色,但比起父亲来,还是远远不够。

于是,王献之主动问父亲:“如何才能把字练得更好?”

王羲之指着后院的十八口大缸说:“当缸里的水被你磨墨写字用完时,字就练成了。”

王献之听后,不再急于求名,一心专研书法,最终被世人誉为书坛“亚圣”,留名千古。

先驱李大钊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

名声从来不是大声吆喝就可以得到的,需要把眼前的功夫做到家,用时间来沉淀与考验,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没用。

不急于求名者,其名常留于青史。

反之,急于求名的人,走得快却容易走错路,往往得不到好结果。

做人踏踏实实,稳扎稳打,虽然走得慢,但是方向是对的,终有一天会达到终点。


真正厉害的人,从不着急



不急于求成

有一首诗说:“人生好比粥一锅,煎熬滚煮耐琢磨。宜疾宜徐看火候,酸甜苦辣自张罗。””

粥,只有小火慢慢地熬,才能熬出最浓郁的香味,处世也是如此。

不慌不忙,你就赢了。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词,叫“蔗境”,很有趣。

据说顾恺之吃甘蔗时,与常人不同,他是从最寡淡的甘蔗尾开始吃,而不是甜的甘蔗头。

有人好奇,于是就问他:“你为什么要先吃甘蔗最寡淡无味的那一端呢?”

顾恺之听后,言简意赅地说了四个字:“渐入佳境。”

甘蔗没有两头甜,处世也是如此,只有前期经得住挫折坎坷,才能渐入佳境。

《道德经》有云:“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你踮起脚想站得高,容易跌倒;迈着大步往前冲,反而走不远。

处世急于求成,不如水到渠成,渐入佳境。

天行有常,春华秋实,夏长冬藏,世间万物都是有规律的,没有一环可以跳跃。


曾经看过一段话:“这世上从来,越想求功名的,越不得功名,越想求自由的越不得自由,越想求安稳的,越不得安稳。”

初读时不懂,现在我明白了:有些东西你越是拼了命追赶,就会像手中紧握的流沙,离你越来越远。

而当你轻装上阵时,不经意间,你想要的都会有,曾经望而不及的,也都在了。

不乱分寸,不慕浮华,慢慢来,才是人生的大格局,才是真正厉害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求名   王羲之   顾恺之   厉害   书坛   寡淡   笨人   急于求成   急功近利   功名   甘蔗   渐入佳境   慢慢来   美文   着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