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空化虚无 曲终人散繁华去


红楼梦空化虚无 曲终人散繁华去

最近许多人都在追剧《三十而已》,而我却在追87版经典《红楼梦》。

《红楼梦》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篇,按理说应该是早看完的。但是我却一个字都未曾读过,这对于我这个爱好文字的人来说,的确是一大讽刺,令人汗颜。

当然,即使不看,也早已知道小说是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互相联姻,彼此支持的一系列故事为背景,以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其他的描写为副线,写出了一个封建大家庭从兴旺到衰落的过程。

这部巨著,牵扯的人物实在是太多,我怕记不住,所以就一直惧怕看这本书。后来看评论说87版《红楼梦》电视剧是王扶林导演花了10年时间拍出来最经典的一部剧,我又特别想缅怀陈晓旭,所以决定追87版《红楼梦》电视剧。

第一集出现的人物,甄士隐、贾雨村、疯跛道人、空空道人、一僧一道两神仙,揭开了全剧的序幕。疯跛道人唱的《好了歌》仿佛让我有点儿明白这部剧最终要揭示的是什么。最后一集的结局,贾家被抄,贾宝玉最后走在茫茫的雪原上,身影越来越小,越来越小,直至剧终,让我心酸无比,几乎落泪,这和第一集像是珠联璧合,头文呼应,突出了《好了歌》的真正含义: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红楼梦空化虚无 曲终人散繁华去

看完再读,字字句句透露出红楼梦空化虚无,人生空空无所依,曲终人散繁华去。纵然是辛劳一生,百般钻营;纵然是前后互拥,繁花似锦;纵然是位高权重,富贵半生,最终还是落得荒草连天,孤坟一座。这真是一部绝笔之作,让后人细看红楼,觉悟人生。

故事情节大家都知道,我只想分享几点特别的感受给大家:

第一:说说贾宝玉

曾经听好多人都说贾宝玉是个花花公子,见一个爱一个。我不认为他是这样的人。他从小含着玉出生,受家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宠爱,尤其是在一群姐妹中长大,他自然是对各个姐妹情深义重,包括伺候他的晴雯和袭人等女子,尤其是他护着晴雯撕扯扇子那一节,惹得本来还生气的晴雯哈哈大笑,他自己也是笑了个痛快。晴雯病中,他偷跑去看望她,泪眼婆娑;晴雯死了,他是大哭不止,还病了一场。

可见他不是一个飞扬跋扈欺凌他人的少爷公子,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就是众多姐妹们喜欢的可爱多情痴情的宝二爷。更可贵的一点是:他蔑视权贵,勾心斗角,关键时刻,不上战场,保家卫国;他还痛恨八股科举,不求一官半禄,所以读书不是多用功,不求上进和进步,难怪宝钗要教育他。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心思就没有在官运上,不下功夫也就能理解了。我用六句打油诗写宝玉:

嘴里含玉来人间,

儒雅相貌姐妹爱。

温柔痴情伤别离,

痛恨八股鄙官贪。

看破红尘绝尘去,

留下世人尽哀叹。


红楼梦空化虚无 曲终人散繁华去

第二:说了贾宝玉,一定要提林黛玉。

提起林黛玉,有人就说她见花流泪,见月伤情 。陈晓旭可以说是把黛玉这个角色演活了,让我感受到的就是她的确是娇弱无比,咳嗽嘘喘。她说话比较尖酸刻薄,心眼又小,爱耍小脾气,经常和宝玉斗嘴,搞得宝玉左右不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许多人是不喜欢她这个样子的。但是我以为她生性如此斤斤计较,小心翼翼,的确和她的家庭背景有关。她先是没有了母爱,后来又没有了父爱,她寄养在贾府,总觉得自己是寄人篱下 。虽然贾母等人也非常宠爱她,宝玉更是对她爱护备至,她还是会患得患失。黛玉葬花和黛玉临死的场景,把我的心都揉碎了,最终她是抱憾而死。 我写了四句打油诗给黛玉:

青春少女好娇柔,

眉目含怨总忧愁。

心有相思不言语,

诗魂一并葬土丘。

红楼梦空化虚无 曲终人散繁华去

第三:浅写贾府顶梁柱——贾母

为什么我要说贾母是贾府的顶梁柱呢?因为从贾母出场到离世,贾府上上下下都听贾母的使唤。儿子老大贾赦品性不端,老大不小,还风流成性,惹得贾母看不起;贾政比贾赦好点儿,但也是官爵不进,没有大的前途,贾母也无法重用;贾琏长于庶务,也是嫖客一枚,更没法用之;宝玉年龄尚小,不懂生产,贾环年龄更小,还猥琐阴坏,更不值一提。这样看来家族大权自然就落在了贾母和王熙凤等女子手中。贾母虽然年龄大,但心里似明镜,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分明,对后辈们那是关爱备至,包括对伺候她的丫鬟和对远亲刘姥姥。她胸怀博大,平等待人,心里从来没有鄙视刘姥姥,反而给刘姥姥一定的援助,所以刘姥姥最后会知恩图报。我写四句打油诗给贾母:

浅浅微笑显慈爱,

关心子孙常问暖。

干练幽默顶梁柱,

一生奉献给后代。

红楼梦空化虚无 曲终人散繁华去

第四:提了贾母,当然要提一笔刘姥姥

《红楼梦》写刘姥姥就是一条副线,起着陪衬的作用,因为要通过她的一双眼睛来看大观园的宏大豪华,魅力无穷。大家熟悉的刘姥姥就是进大观园的一场闹剧。实际上在我看来,刘姥姥是真正的大智若愚的人,正是通过她的眼睛从头到尾见证了大观园的兴盛和衰败。她小心翼翼,看脸行事,满嘴好听的话儿,时不时地还加点儿幽默风趣,把贾母和众多姐妹们都逗得开心大笑。她虽然是一个来自农村贫农家庭的老太太,没有文化,但却谙于世故,说出来的话虽粗但理不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包含了多少智慧在里面。她编的故事,都是即兴出口,而且是顺大众口味,深得喜爱,可见她绝不是等闲之辈,连凤姐都对她另眼相看,这就为最后刘姥姥为救其女,卖田舍房也要把巧姐救出来。可见刘姥姥最可贵的一点就是有一颗感恩戴德的心,知恩图报。从她把家里第一轮新鲜瓜果菜送到贾府,到贾府最后落败,她千里迢迢去探望,宽慰凤姐,发誓救巧姐等一系列故事中,可以看出她见识非凡,智慧夺人。我有四句打油诗写给刘姥姥的:

表面傻笑逗人欢

实则智慧藏里面

知恩图报用真情

关键时刻雪中碳

红楼梦空化虚无 曲终人散繁华去

第五:我眼里的凤姐

王熙凤作为《红楼梦》的主角,那是必有重头之笔的。我眼里的凤姐,丹凤双眼,眉梢含笑,身材苗条,丰满匀称,满身穿着,珠光宝气。她作为贾府的大管家,自有魄力能量,四处周旋本领可见一般。尤其是看见她临时受命暂管宁国府,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厉害魄力发挥到了极致。这样一个爱恨分明,有血有肉的人物,明里一脸笑,暗里有奸计。她设计害死了贾瑞,当然那也是这厮不自量力,想调戏凤姐,岂不是找死啊!但又总觉得,凤姐不至于非要害死他,因为他罪不至死啊!凤姐心思缜密,谋划周密,又设计害死尤二姐,还最后霸占了贾琏给尤二姐的私房财产,害得贾琏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贾琏恨死了凤姐,每次问凤姐要钱,都被凤姐一顿臭骂。她爱财惜财,生财有道。她放高利贷,克扣丫鬟们的月钱,所以下人们对凤姐也是非常不满意的,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她还设计张华,从中仍然牟利。在我看来,凤姐真的是一个矛盾人物,善恶之事她都做。她病了,还在操心贾府上上下下,不得休息;许多人都骂她,但是唯独刘姥姥觉得她好,从不骂她,最后关键时刻还帮了凤姐,说明凤姐也是得一些人心的。她对长辈还是尊敬的,对于后辈也还算关怀,但她真的是心眼极小,眦眦必报,爱钱如命的人。最后她在贾府被抄在押期间死得很惨,用两张烂席子裹着被拖出去,外面大雪纷纷,《聪明累》的歌响起来,看得我是唏嘘不已,感慨万分:人活着为了啥呀?我写四句打油诗给凤姐送行:

八面玲珑巧笑颜,

半生精明会计算。

能干泼辣有魄力,

谁想惨死在中年。

红楼梦空化虚无 曲终人散繁华去

第六:《红楼梦》里人物众多,各个塑造得都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最后一点我就是想提一笔《红楼梦》里的词曲,堪称经典。电视剧中14首插曲,倾注了国家一级作曲家王立平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其中《葬花吟》这一首的创作就耗时一年零九个月。他认为黛玉是众多女子中虽柔弱但最聪明最清醒最痛苦的人,黛玉葬花问苍天,所以最终他写出了以《天问》形式这一特殊曲,听的人是肝肠寸断,泪眼婆娑。还有著名的《枉凝眉》一曲,只要有宝玉黛玉出场的地方,这首音乐就会想起,他俩的爱情悲剧更是让人扼腕叹息,遗憾可惜。当时被选中的业余歌手陈力,敬业精神可圈可点。我们听得好像是女生小合唱的歌曲,原来都是她自己一人唱七八遍,最后再合集出来的,稍有疏忽,就会重新录制。她的嗓音纯净深远,如泣如诉, 听后感觉增加了更多的唏嘘和感慨,堪称87版原唱的绝响。

红楼梦空化虚无 曲终人散繁华去

红楼巨作,从书到电视剧都堪称历史的经典,值得人们阅读和欣赏。每个人的鉴赏水平不同,看法也会不一致,感受体味都各不相同,所以不必强求谁说的对与错。只要有感受,有感觉,有感情就值得赞赏。至于写词吟诗,我也不懂平仄音律,所以最后我只能说我写的全都是打油诗而已,见笑了。人物繁多,故事情节,波澜壮阔,我也只是挂一漏万,蜻蜓点水,写出我自己的真感受和真体味,不对的地方,可以研讨,但不喜勿喷。


红楼梦空化虚无 曲终人散繁华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红楼梦   刘姥姥   大观园   宝玉   知恩图报   顶梁柱   打油诗   府上   丫鬟   有血有肉   道人   曲终人散   美文   虚无   神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