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说,这里的古村最美丽!​

燕子说,这里的古村最美丽!​

燕子说,这里的古村最美丽!

作者:王雁枝(福建)


燕子的呢喃,燕子家族温馨的窃窃私语,燕子“夫妻”出双入对,衔泥垒窝,捉虫哺育嗷嗷待哺幼崽的情景,小时候,在乡下老家时,早已司空见惯。这一直都是自己一生中,抹不掉的一种乡愁了吧!

离开故乡几十年,远离了乡村的宁静,也无缘再听到燕子的呢喃细语了。四五年前,耄耋之年的父母亲,执意要回福安潭头镇南岩村老家颐养天年。因此,我家兄弟姐妹们,又不时游走在小城与乡村之间,有更多机会与燕子再续前缘了。

母亲说,燕子有灵性,吉祥之鸟,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彼此同在屋檐下,就是和睦相处的一家子。说来也有点奇怪,自从前些年我们举家搬到城里住那阵子,老家的古屋变的冷冷清清,燕子再也没在我家做窝了。前几年的一个春节过后,老人家回南岩老家生活了,就在那年的春天,燕子又飞回来和我们家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了。

燕子说,这里的古村最美丽!​

今年春天,我家厅堂上方的横梁上,燕子在那里做了两个窝,其中一个燕窝的表面镶嵌着一截铁线条。我不明就里,就问母亲:这小燕子如何衔得动铁线?母亲指了指横梁上,多处斑斑点点的泥印痕迹,告诉我说:当初燕子做窝时,横梁上面太光滑了,屡做屡掉,虽然变换了好几处地方,还是没有把窝搭建起来。因此,母亲特意央人用钉子把铁线固定上后,有了依托,燕子垒起窝来就如鱼得水,不再是件难事了。

记得小时候的一件事,村里淘气的小伙伴,用长条的竹竿,把燕子垒好即将“竣工”的“屋子”,给捅下来了。大人知道了,十分生气,狠狠数落了一顿:燕子做窝多不容易,用小嘴巴一丁点一丁点地衔来泥巴,来来回回得飞多少次,才能把窝做成。你这一捅,燕子前功尽弃,家没了!将心比心,要是你的家也被别人破坏了,没了遮风挡雨的地方,你心如何?更何况燕子还是一种益鸟,它们一天到晚,飞来飞去,都在捕捉害虫,为农民地里的庄稼获得好收成,做出积极贡献!长辈继续说:燕子能来咱们家做窝,那是吉祥与福气的好兆头,怎么能让它们委屈呢?这一番教育,比竹鞭子抽打在身上,管用多了。从此以后,顽童们再也不敢对着燕窝撒野了。

燕子说,这里的古村最美丽!​

下厝南岩书院的爱容婶,比我老娘年长一岁,都已八十出头了。两人是闺蜜,几乎同时嫁到南岩古村。时至今日,彼此之间交往了60多年。这婶子心地善良,有菩萨心肠。前几天,我到了她家与其聊天。话题说到了燕子,老人家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让我也长了不少知识,很受教益。她说,燕子大抵在每年的春风节气,飞回来村里,做窝繁衍后代,秋风节气前后,又飞向更温暖的远方过冬。燕子是成双成对栖居的迁徙候鸟,是鸟类里的“游牧民族”。一个繁殖期,能孵化二到三批次的小燕子。小燕子长成后,就飞走另立门户了。她家的两窝燕子,是两个不同的族群。前厅厅堂上的那窝是“碗燕”,窝的造型就像一个碗,“碗”口朝上,燕子也就由上端进出自己的窝。后厅厅堂上的那窝是“葫芦燕”,窝真就像切半的葫芦,紧贴在楼板下面。葫芦燕窝的端口朝前,燕子进出窝时,直接从那口飞进飞出。婶婶还告诉我,她家那个葫芦燕窝做的精致,是因为进入后厅的人少,燕子做窝受到人为干扰也少。而前厅游客多,燕子不能专心致志地做窝,所以,那“碗”就相对做的粗糙些了。葫芦燕,很讲卫生,连小燕子拉在窝里的粪便,“爸爸妈妈”们,都会衔走到野外丢弃。碗燕就不同了,它们会随地大小便,在窝的下方地面上,留下一堆斑白的粪便。不过老婶婶从不介意和嫌弃,总拿个纸盒放在地上接燕子的粪便,每天及时清理干净。婶婶说,燕子做窝选用的“建材”都是有讲究的,它们要选黏性强,颜色浅灰色的田泥,垒起来的窝既牢固结实又美观大方。菜地里那种松散的黑土,它们是不会去取用的。听了这些,我很为燕子的智慧而折服!

燕子说,这里的古村最美丽!​

一代又一代的村里人,都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燕子,视为家里的一分子,百般呵护,千般关爱。当然,燕子与村里人也都心心相印了,始终眷恋着这一座,有着720多年历史,荣膺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示范村、闽东明清历史建筑博物馆,等诸多美誉的古村。冬去春又来,年复一年,燕子都会如期而至,总喜欢把家安顿在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古厝厅堂上方,与村民共度时光,给人们带来了吉祥与快乐。南岩村帅哥王进清,大学毕业几年了,今年他主动放弃在泉州城里的优厚工作待遇,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小王学的是旅游专业,擅长摄影和拍摄制作短视频。这个春天,从燕子回家筑巢到孵化出小燕子,这些过程中,都被他拍到了。小王不辞劳苦,或固定机位长时间蹲守,用相机延时摄影技术拍摄,或追寻捕捉燕子的踪影,瞬间抢拍镜头。记录下燕子在田野取土筑巢、蜻蜓点水式洗澡戏水、捉虫喂养幼仔,等许多精彩的瞬间。他还能根据燕子腹部羽毛颜色的区别,准确分辨出“葫芦燕”、“碗燕”两个燕子家族的成员。前阵子,进清拍摄制作的燕妈妈喂哺小燕的短视频,镜头里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刷爆微信朋友圈,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有趣话题。

燕子说,这里的古村最美丽!​

天有不测风云,燕有旦夕祸福!5月中旬以来,持续的大雨天气,云端上的村庄,云雾缭绕,空气中的湿度大,燕窝的泥土吸收了大量水分,增加了重量。那一天的傍晚时分,一阵狂风夹带暴雨,扑面而来。我家前厅靠近天井的那个燕窝,不堪重负,顷刻之间坠落地上了。5只羽毛未丰的小燕子,一同掉下来了,其中4只当即一命呜呼,剩下一只也奄奄一息。燕子的爸爸妈妈飞回来,发现家和孩子都没了,只能落在屋里的电线上,不停地叫唤着。回天无力,两天后,它们都伤心飞走了,再也没有回家了!母亲见此情景,伤心难过的说:“这窝燕子太落魄凄惨了”!我家团玉妹妹竭尽全力去救助那只受伤的小燕子,她用细碎棉絮精心为小燕子,做了一个温暖的窝,每天捉虫和炒鸡蛋喂食它,晚上还把它安置床边,用心呵护,总希望燕子能劫后重生,挺过“鬼门关”。可令人唏嘘不已啊!这只小燕子,没能如我家人所期待的那样,是一个“燕坚强”,能成为五个同胞兄弟姐妹中,唯一的“幸存者”。但是很遗憾!这只可怜的小燕子,也没能逃脱噩运,只存活了三天后,便也一命归西了!这让我的家人们十分惋惜与纠结。我家妹妹依依不舍的把它的尸体,一起掩埋在之前那四只燕子的“坟堆”边上,小心翼翼地在这土堆上,种上一棵菜。希望逝去的小燕子们,生命之花还能寄托那棵菜,继续绽放!

燕子说,这里的古村最美丽!​

祸不单行了!下厝爱容婶家后厅堂上的那窝“葫芦燕”,也因前来参观游玩的客人多了,踩踏木地板的震动,把燕窝震塌了一个大角。所幸,燕妈妈产下的蛋还挂在“悬崖”边,摇摇欲坠。好险那!千钧一发之际,婶子立即喊来当村民主任的次子尧斌,应急抢险。尧斌第一时间用黏土补好燕窝,还特意在下方加固了木板,终于让这窝“葫芦燕”,有惊无险了。爱容婶又反复叮嘱家人们,不要干扰燕子妈妈孵化小燕子。终于如老人家所愿,险情发生后不多时,大燕子又飞回来了。它们守在巢中,不离不弃,迎接和守护新生命的诞生。

古村人敬畏生命,善待燕子。有灵性的小精灵,也钟爱这一方山水。村子里几乎所有人家,都有燕子在筑巢栖身。有不少人家,还分別“落户”着“葫芦燕”和“碗燕”两个燕子家族。在村里,燕子们一天到晚穿梭飞行的身影,随处可见。燕子飞翔时,闪动着轻盈飘逸的身姿,忽高忽低,它们一边飞一边不时翻转着身子,背部黑色和腹部白色的羽毛,在空中交替呈现,很有意思,百看不厌。

燕子说,这里的古村最美丽!​

幸好!我家还有一窝“葫芦燕”,安然无恙。清晨醒来,就能听闻小燕子“叽叽叽”的欢叫声,那是耳熟能详,声声入耳的美妙晨曲。我们南岩古村的房屋,依山面田,呈梯台而建。我家的老屋,处在村里居高临下的位置,视野通透。能透过那个敞开式的大窗,看到一幅很漂亮的远山自然山水画卷。坐在厅堂里,每每看到飞进飞出燕子的身影,移动点缀在那“画框”中,与自然山水画,相映成趣,融为一体,那种意境真的让人回味无穷。

还记得一首童谣唱到:

小燕子 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燕子说 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

是呀!南岩古村也最美丽。要不,燕子怎么这样喜欢这个小山村呢?


燕子说,这里的古村最美丽!​

燕子说,这里的古村最美丽!​


视频加载中...

视频加载中...


(视频和相片拍摄者:王进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燕子   堂上   前厅   铁线   婶婶   小燕子   厅堂   粪便   横梁   美文   村里   葫芦   春天   母亲   我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