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节气 北收麦,南种稻。芒种时光正好,愿君静水流深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芒种,古语称:“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也就是说,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

芒种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两汉时期的著作《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释义曰:”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

诗话节气 北收麦,南种稻。芒种时光正好,愿君静水流深

古时的芒种,是千古文人笔下农忙的万千景象的情趣之美。

范成大眼中的芒种,是田园诗话:“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白居易眼中的芒种,是丰收景象: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陆游眼中的芒种,是农忙情趣:“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诗话节气 北收麦,南种稻。芒种时光正好,愿君静水流深

古时芒种,多生乐趣,不仅体现在这些文人墨客的笔下和诗中。

民间百姓除了农忙的劳作,还有送花神等一系列风俗;而高端一点的人士,比如曹操与刘备,在小酌之时,不小心成就千古佳话,“青梅煮酒论英雄”,至今成为芒种的一种习俗。


诗话节气 北收麦,南种稻。芒种时光正好,愿君静水流深

都说“黄梅时节家家雨”,令人心生烦恼,但同样雨浥风景佳,一样会有“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夏日景致相伴。

或许许多人并喜欢这样的节气,它的到来:北方入酷夏,进入高温蒸发的阶段,炙烤的热,让天地犹如火炉一般;南方迎梅雨,连绵不断细雨的纷扰,不停的雨,让人心绪不免烦乱。

但正是温度升高,催熟了北方的麦谷;正是雨水充沛,播种了南方的水稻。民间常说“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芒种时节,正逢其时,将人间收获与希望同时带来。

正如古语解读的芒种一样,《农历书》中说:“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意思是讲,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其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过此即失效。


诗话节气 北收麦,南种稻。芒种时光正好,愿君静水流深

诗话节气 北收麦,南种稻。芒种时光正好,愿君静水流深

芒种,“种忙“,正是抢麦收的时候,也是水稻插秧的好时机。

时间刚好时,努力去播种。其实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一样,有希望的时候,学会珍惜,把握难得的时光,必有丰硕的成果。

诗话节气 北收麦,南种稻。芒种时光正好,愿君静水流深

芒种,带给人类的丰硕喜悦和播种的希望。

有一首诗说得好:“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芒种当令,播种希望,正如人生,退步向前。

芒种时光正好,愿君静水流深。

诗话节气 北收麦,南种稻。芒种时光正好,愿君静水流深

诗话节气 北收麦,南种稻。芒种时光正好,愿君静水流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芒种   节气   周礼   田家   谷类作物   诗话   古语   丰硕   古时   水稻   退步   充沛   美文   笔下   千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