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认知”不同

你也许没有听说过“余秀华”这个名字,但你多半听说过《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首诗歌——这是诗人余秀华的成名诗。

余秀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认知”不同

1976年,余秀华在湖北省出生。由于出生时倒产、缺氧,余秀华自出生起就患了脑瘫。在成长过程中,余秀华行动不便、说话口齿不清,直到6岁才学会走路。

19岁时,余秀华在母亲的安排下,嫁给了比自己大12岁的尹世平。一开始,余秀华也曾认真经营婚姻。

但现实是:尹世平外出打工时,两人就相安无事,可一旦尹世平回到家,家里就鸡犬不宁。

余秀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认知”不同

余秀华曾经说过自己和尹世平之间吵架的原因:“他看我老在电脑前写诗就不顺眼,我看他在那儿也不顺眼。”——久而久之,两人自然也就离了婚。

后来,余秀华出版诗集,出了名、挣了钱,自然就会有人去采访尹世平。从尹世平所说的话,也能看出两人之间的区别。

尹世平说:“她现在搞到钱了,我搞不到钱,我现在如果有一百来万,她会提出离婚吗?”

余秀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认知”不同

余秀华认为,精神追求应该大于温饱,而尹世平则恰恰相反。甚至在尹世平看来,余秀华之所以选择离婚,就是因为嫌弃自己穷。

从余秀华和尹世平的经历来看,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因为两人的三观不同。但深入思考之后会发现:这其实是认知的不同。

所谓认知,就是通过思维活动认识、了解客观事物的过程。简单来说,认知就是一个人看待、想象和判断事物的思维逻辑和价值体系。

余秀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认知”不同

就拿身边的例子来说:

在生活中,男人觉得衣服够穿、舒适就行,女人觉得还要好看、多样化;对待人生,有的人觉得能够吃饱穿暖、衣食无忧就行,有的人就必须要豪车、豪宅在手才会满足;再比如聚餐,有的人非高档餐厅不可,有的人觉得路边饭馆才具有烟火气。

人与人之间的三观、思想甚至生活水平等等方面的差距,本质上都是认知的不同。既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认知,我们又该如何提高认知能力呢?

余秀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认知”不同

首先,增加看待问题的跨度。

绝大多数人在遭遇人、事、物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通过自身的角度去审视和判断这些客观事物。这就造成了认识事物的局限性。

因此,当你在思考任何一件事情时,要学会跳脱出自身的角度,以“上帝视角”来纵观全局,才能尽可能地得出更贴近客观规律的结论。

余秀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认知”不同

其次,进行大量且高质量的阅读。

俗话说“人无完人”。哪怕是圣人,也不可能次次都做到面面俱到。这个时候,就需要他人的点拨、指引。而阅读,就是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

进行大量且高质量的阅读,可以让你不用背负人情债,只需要花自己的时间。此外,高质量的内容,都是精英前辈总结的经验,比听取身边那些“半瓶水”之人的话更有功效。

余秀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认知”不同

最后,向真正的高手学习。

识别身边哪些人是真正的高手,本身就是一项本事。在增加了看待问题的跨度、进行大量且高质量的阅读之后,大部分人都能拥有这项本事。

这个时候,就能发掘身边真正的高手,并向他们学习,而不是被一些自以为是的人所误导。与认知能力越强的人接触得越多,自己的认知能力提升得也越快。

余秀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认知”不同

在这个时代,有太多人说过,要提高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爱人的能力,但很少有人说:每个人都应该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往大了说,提升认知能力可以更容易发现社会、生活的本质;往小了说,认知能力强的人更容易发现别人忽视的那些赚钱、出名、升职的机会。

正如诗人余秀华一样,一个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才能摆脱低谷和困境,早日把自己追求的理想生活变成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认知   差距   人情债   跨度   顺眼   美文   本事   诗人   客观   事物   角度   思维   身边   能力   高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