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人,为什么喜欢给儿女“添堵”?4个真实原因,现实而扎心

作者/池鱼

有些老人,为什么喜欢给儿女“添堵”?4个真实原因,现实而扎心

老去,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结果。

就如同四季的更迭一般,时光流逝,缓缓向前的岁月总是一去不复返,而同时带走的,还有每个人的青春年少。

很多人都说,希望自己能够优雅的老去,做个明事理的老人。

我想,这么说的人,必然现在还年轻,并且已经在面对家里“不优雅”的老人,深受困扰,所以才更加容易有此感悟,想到自己以后不能这样。

在我们的下意识里,总是认为越是年长的人,越是充满智慧,越是能够看开很多东西。

实际不然,智慧这种东西,不是单单随着年龄而增长,而是本来就有智慧的人,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变得更有智慧。

所以,你会发现:那些年轻时没有智慧的人,老了依然不会有智慧。

有些老人,为什么喜欢给儿女“添堵”?4个真实原因,现实而扎心。

有些老人,为什么喜欢给儿女“添堵”?4个真实原因,现实而扎心

第一:因为年纪大了感到被忽视,想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寻找存在感,证明自己的价值。

不是所有的人都服老。

有的人,年轻的时候可能是一家之主,什么事都是自己说了算,老了以后眼看着自己的话语权越来越弱,被大家忽视,心里就无法接受。

年轻时越是性格强势的人,老了以后越是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越是用“作”的方式来寻找存在感。

但是,这个时候往往适得其反。

孩子已经长大,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你的那一套放到现在不一定适用,并不是所有的“老人言”都值得听从。

有些父母,真的就自己用经验把孩子带沟里去了。

所以,到了一定的年纪,该服老就要服老,该认输就认输,这没有什么好丢人的,过好自己的生活,尽量不给孩子找事添负担。

在孩子看来,就已经心满意足。

有些老人,为什么喜欢给儿女“添堵”?4个真实原因,现实而扎心

第二:思想影响行动,选择错误的方式而不自知。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不断形成的,并且形成以后,大概率下不会再更改,已然根深蒂固。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便是如此。

当然,我们首先还需要明确一点,就是一个人想法的促成,肯定还受所处时代下的限制。

所以,我们也不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一味否定父母辈的想法。总而言之,得客观看待。

而思想影响行动,有些人已经选择错误的方式却不自知,在他们眼中,认为自己完全是正确的。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父亲就是那种油盐不进的人,并且独断专行,从来不会反思,认为自己说的话就是道理,孩子都要听,不听就是不孝顺。

初中的时候,他的父亲因为怀疑他偷了5块钱,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直接追到教室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扇了他一个耳光。

有些老人,为什么喜欢给儿女“添堵”?4个真实原因,现实而扎心

他说,钱并不是他拿的。他的父亲没听,后来也没给予他道歉。

直到现在,他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他的父亲依然插手很多事,他不听的话就要发火,他父亲的口头禅是:天大地大,老子最大。我是你爸,你就要听我的。

他很无奈,但是他没有选择的机会。

一方面想要逃离这样的家庭,另外一方面自己的良心却不允许,他的父亲从来不会理解他内心的挣扎,他稍微有点做得不好,就只会挑刺,说自己把他养这么大,他就应该孝顺,不然生养孩子做什么?

孝顺二字,成了困住他的枷锁。

这样的父母,一辈子都学不会尊重孩子,而是把孩子视为自己的附庸,并且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有些老人,为什么喜欢给儿女“添堵”?4个真实原因,现实而扎心

第三:本性就是自私的,只管自己过得舒服,不会管孩子过得怎样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为孩子着想,当我们习惯性去歌颂父母的付出,所以提到这两个字,便下意识将其与无私奉献挂钩。

实际上,这只是我们想要见到的一种完美的父母形象。

人性都是自私的,父母也不例外。

而有些父母,更是把自私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只管自己过得舒服与否,孩子的生活怎样却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因为在他们眼中,认为生养孩子本来就是为了给老来的保障,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应当。

我认识一个阿姨,她的公婆特别能找事。他们自己压力很大,两个儿子上学,一个高中,一个大学,夫妻俩为此一直不敢停歇,努力工作。

有些老人,为什么喜欢给儿女“添堵”?4个真实原因,现实而扎心

他们给公婆原本在镇上租了三室一厅,交通方便,周围也有很多老家的熟人,他们认为在镇上生活就很好,房租也便宜些。

结果她公婆不知怎么想的,非要来城里。他们无奈再租了房子,结果她公婆嫌弃房子不够大,还要租三室一厅。

她不同意,说家里经济没这么宽裕。而且她公婆两个人都没任何养老保障,只能靠他们两个人,她不想非得去租大房子。

然后她公婆就闹,甚至打电话报了警,说他们不赡养老人。阿姨当时在上班,接到警察的电话都惊呆了。

后来,闹了好久她的公婆才消停。

他们两个人只能吐槽,没什么办法,也不可能真的不管老人,她说自己也在养孩子,不能给孩子们做不好的榜样,不然他们以后就会有样学样。

有些老人,为什么喜欢给儿女“添堵”?4个真实原因,现实而扎心

第四:生活不够充实,内心不够豁达,所以就只能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

人老了以后,生活越是匮乏,内心越是空虚,就越是容易把心思放到孩子身上,想法也容易走极端。

比如,有些老人总是希望儿女能够围着自己转,但问题是这压根不可能,儿女也有自己的生活和肩上的责任,有下一代的抚养任务。

要是没有满足自己的期待,很多老人就会开始找事。

相反的是,那些老来以后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个人的社交圈,思想比较开明的人,越是能够最大限度尊重孩子的生活习惯。

而往往也是这样的老人,能够得到孩子发自真心的孝顺。

回到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多数人在面对父母亲情这件事上,都是比较孝顺的态度,只要老人不找事,大多数子女不管父母条件怎样,都还是会竭尽全力给予他们幸福的生活。

而作为老人,也应该互相体谅孩子才是,不说帮忙,至少不要“添堵”,不要一味用长辈身份来压人,自然而然的孝顺,永远比被动孝顺永远来得安逸。

如此,才是能够和孩子和谐相处的最好秘诀。

-END-

和每个来这里的人谈爱说情,但无关风月。点击上方关注,欢迎来到我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儿女   老人   理所应当   公婆   镇上   美文   自私   年纪   内心   想法   父亲   父母   现实   智慧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