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谢红星作品:陕西人的“三光”

渭南谢红星作品:陕西人的“三光”

陕西人的“三光”/谢红星

第一次听到“三光”是在上学的时候,内容是啥,上过学的都知道,我这里就不提了。第二次听到“三光”,是在吃饭的时候,说到陕西人爱吃面,会做面,做面的髙手能够做到“三光”:面光、盆光、手光,概括地非常到位。第三次听到“三光”,是说咱陕西人的特点:饭碗舔得光,头发剃得光,晚上睡觉脱得光。你听说过没?

先说这饭碗舔得光。现在的年轻人不舔碗,也没见过人舔碗,因为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虽然舔碗的人还在,但以现在的生活水平,也早已不舔碗了,所以年轻人也就没见过。说起来都是泪,那时候缺吃少穿,要吃一顿饱饭很难很难,人们对粮食的珍惜程度是现在的人无法想象的,就连小学生的课本上都在讲全国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省下的粮食可以满足多少人吃多少年。号召全国人民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个人的骨子里。于是,吃馍的时候,馍块掉到地上,捡起来吹一下就填到口里了。如果馍花花掉到桌面上,吃完馍,就一手轻抚一手接,也要吃到口里才安心。吃下午饭的时候,不存在问题,因为有汤汤水水,饭碗容易干净。问题是在早上吃包谷糁的时候,怎么刨都刨不净。小孩子不知缺粮难,简单地刨两下,刨不净就算了,但大人不行,看着那一粒粒的包谷糁,就觉得十分可惜,实在刨不净,就伸长舌头,转着圈地舔碗,直到舔得干干净净,一粒不剩。有时候,老远一看,感觉都不用洗碗了,你看舔得光不光!

渭南谢红星作品:陕西人的“三光”

再说这头发剃得光。因为那时候缺吃少穿,所以填饱肚子才是头等重要的事。对于仪表形象的追求是缺乏基本的物质基础的,至多也就是头发理短而已,而且农村也没有专门的理发店。需要理发的时候,就是村上的能行人兼职给理,也不收费,理完头自己回家去洗。当然,也有人靠游乡的剃头担子理发,价钱倒也不贵,大概一两毛钱。最普遍的发型就是平头或者偏分,而偏分曾经很长时间为读书人所钟爱。曾有一段时间,“平头亮顶”非常流行,风靡了好一阵子。而为了省时省力,方便自己,小孩大多就推成了光头,老人则更彻底,剃成光头。所以那时候电光颡、光葫芦在村里很常见。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对仪容仪表非常重视,非常讲究,主要的原因是有讲究的条件和实力,在公众场合,对自己是个看重,对别人也是个尊敬。一进理发店,吹烫剪染,任你挑选,连小孩子对自已留什么发型都有了要求,更不用说大人了。但理光头的仍大有人在:一种是本就謝顶,没有多少头发,干脆来个痛快,彻底解决;一种是满头白发,又不想染,留着显老,索性理光,眼不见,心不烦;一种是个人喜欢,但这很少,正如人常说的:“有头发谁爱当秃子”。

最后说一下晚上睡觉脱得光。因为生活条件差,那时候,精身子穿褂褂,精沟子溜光席是常有的事。把席蔑扎进肉里也不是没有。床上的铺设很简单,换洗的衣服也不多,家家都一样,谁也不笑谁。晚上睡觉的时候穿个内裤就可以了。只是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才开始慢慢讲究起来。不光有了内衣内裤,还有专门的睡衣睡裤。等大家都文明了,穿着内衣睡觉了,国内外的养生专家和生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裸体睡觉不仅能使躯体舒展舒适,而且对身体健康也有益处,有利于血液循环和皮脂腺、汗腺的分泌,有助于放松心情、消除疲劳。此外,裸睡对失眠、头痛、腹泻等疾病均有所帮助。于是,为了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又脱光光了。

除了这大“三光”,还有小“三光”。赴宴的时候,不管你是结婚宴、满月宴,也不管你是在哪个大饭店,来的客人一律奉行吃光、喝光、拿光,或者叫杯光、盘光、碗光。

共有的生活习性反映了共同的生活品格,陕西人就是这么干脆彻底,不会藏着掖着,从来都是大大方方,光光堂堂。

渭南谢红星作品:陕西人的“三光”

作者简介:谢红星:丰原学校教师,主要作品有《回乡偶书》《回家》《回家不需要理由》《沋河公园赋》《人和公园赋》《赞渭南灯展》等。

渭南谢红星作品:陕西人的“三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渭南   陕西   丰原   理光   缺吃少穿   包谷   平头   头发   理发店   口里   光头   饭碗   美文   节约   讲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