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德精雕“锦绣中华”河砚为党庆生


赵成德精雕“锦绣中华”河砚为党庆生

赵成德近照 系编者拍摄

2021/06/10/ 16:01 来源:每日甘肃网

  黄河是中华文明史的“文化之轴”,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黄金之页”,开启了“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辉煌篇章。作为生在黄河之滨、喝黄河水水成长的企业家,赵成德时刻铭记做企业的社会担当,永远把爱党爱国作为人生的终极价值追求。近三十多年来,每遇党和国家重要节点或重大庆典,赵成德先生都会攻坚克难、倾心尽力设计创作大型纪念洮砚,向党和国家隆重献礼。

  1999年,为庆典新中国成立50周年,赵成德先生设计制作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砚,陈列在全国政协办公主楼大厅;200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赵成德设计制作的“东方醒狮”砚,被中国故宫博物院授予“国宝”证书;2004年,为庆祝建国55周年,特制的“祖国统一”砚,被中央党校收藏并公开展览;2019年,为庆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制的“中华复兴”砚,被世界纪录认证大会认定为“世界最大的砚台”,被业界誉为“砚王”;2020年,由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用黄河原石潜心创作的巨型砚台——“圆梦小康砚”和“金龙腾飞黄河砚”,分别被世界纪录协会确定为“世界最大的砚台”和“世界最大的河砚”……一方方精妙绝伦、大气磅礴的巨型砚台,充分展示了砚台艺术魅力,彰显了一个企业家的赤子之心。

  浩瀚河水,潋滟波光,珍藏着不屈的创业信念与不熄的奋斗火种。2019年,赵成德抢抓国家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化产业的政策机遇,在临夏注册成立了陇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利用天然石材,秉承黄河文化,突出临夏特色,将洮砚工艺技术移植嫁接于河砚制作,全力打造河砚产业,带动千家万户实现富裕梦。如今,赵成德的团队在临夏研发的20多个河砚品牌,叫响陇原大地,引起国内关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意义非凡的一年。在临夏州、市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界人士关心帮助下,赵成德在位于大夏河畔的折桥镇大庄村河砚研发基地,用最好的河州石,精心雕刻“锦绣中华”河砚献给建党100周年。该砚台长6米、宽5米,重达20吨,其上雕刻有天安门城楼、延安宝塔山、万里长城、台湾日月山、黄河、长江和布达拉宫、敦煌石窟等具有象征意义的景物,精彩的展示祖国锦绣河山。“锦绣中华”砚精妙构思的背后,有洮砚漫长的历史积淀,凝聚着赵成德等洮砚人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汗水,凝聚着一个洮砚艺人对党、对祖国的深厚的感情。

  赵成德常说:“没有梦想,就没有现实;没有敢想,就没有成功。我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洮砚艺术和文化在陇原大地发扬光大。”

  赵成德一生致力于洮砚产业开发和洮砚文化的传承创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上兰州、下四川,走河西、闯西安,将岷县洮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铸就了中国洮砚发展的灿烂辉煌。1987年6月,赵成德联合当地50多名制砚师,率先挂起了“岷县雕刻维新工艺美术洮砚厂”的牌子,走上了一条由个人单干到组团大干、由零散开采到有规模开采的新路子。1992年底,在省扶贫办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赵成德在兰州创办了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将产业链延伸到全省及杭州、北京等地,成为国内洮砚行业的龙头企业。近二十年来,赵成德一手创建的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洮砚开发龙头企业和全国著名的文化企业,经过赵成德之手传帮带出来的洮砚传承人达上万人,中高级技工和工艺美术师就达百余人,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格局,助推洮砚产业蓬勃发展,带动砚乡人民脱贫致富。

  精美的石头,牵系着一颗热切的心。如今,赵成德奔波在临夏大地,开启了又一次异地创业的征程。他立足临夏资源优势,秉承临夏传统文化,坚持产业富民理念,大力开发临夏石资源,打造黄河石文化。

  河州工匠驰誉陇上,是临夏开发以工艺为主导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和丰厚资源。以临夏境内黄河的支流大夏河、洮河、广通河流域石材为原料,全力打造河砚文化产业,形成以石头为主导的产业链,建设“扶贫车间”,对接贫困农户,引导和扶持一批河砚开发专业户、专业村,带动千家万户实现富裕梦,助力临夏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赵成德的心愿。

  2019年11月初,河砚扶贫车间在黑石山村成立,村民马忠学成了一名车间工人。上班时,他在车间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杂活;下班后,他在周围的河边、山上捡石头,拉回车间售卖,他终于相信了“石头能卖钱,石头也能生钱。”如今,黑石山村河砚扶贫车间已顺利投产,像马忠学一样在这里打工的群众,每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走进河砚车间,展架上陈列着一件件精美的石头花盆、石头工艺品,几名工人正在用石头打孔机给石头打孔,利用石头天然的形状质地,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各种花盆与工艺品,在精心打磨下,冷冰冰的石头被赋予了鲜活生命力。赵成德告诉笔者,他的目标是在当地建成河砚制作销售基地,扶持河砚加工专业户、培育壮大河砚产业专业村,着力打造产业集群,不断延长产业链条,让河砚产业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实现经济、文化、生态的有机融合。

  秀美山川入画来,大河澎湃起歌声。一条河,牵系着一颗热切的心!一块砚,寄托着一个无尽的梦。赵成德有着一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钟爱,也有着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大爱,因而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担当,他以构造“河州石”为主导的产业链,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担当使命,扬帆起航,筑梦前行。

责任编辑:李靓

版权声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中华   临夏   甘肃省   岷县   砚台   黄河   产业链   锦绣   美文   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   文化产业   车间   石头   周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