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告诉我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可见,立场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见解。

立场是指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也是一个定位的问题。

为人处事要有正确的立场。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会有自己的处事风格,会有自己的做人原则,这个就是立场问题。有的人自私自利,一切从我出发,以我为标准,是否对我有利,有利可图钻营的干,没利的事就“拜拜”,为人所不齿。有的人克己奉公,先公后己,尽心尽力,把个人的利益自觉放在各项规范之中,为人所称赞。还有的人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为人所敬仰。

为人处事要有坚定的立场。即使有了正确的立场,还得经得起各种考验,才能保证正确的立场。生活是个大染缸,一个人不可能在真空中生活,总是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参与各种各样的事情,当然会受到各种各样思想和利益的诱惑,有的人会经受不住考验,改变自己正确的立场,进而走到自己的对立面。坚定立场,在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的抵制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克己奉公,公而忘私。

立场决定着见解。有什么样的立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看法。自私自利的人,想问题做决定办事情始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以对我是否利为出发点,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往往局限在利益上,至于其他方面或者避而不谈,或者视而不见,或者有意回避。而有了正确的坚定的立场,才能置身庐山之外,认识庐山真面目,提出具有全性局的认识和看法,提出符合实际的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见解,而不是以我为中心的见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当然对认识一件事情,形成一定的看法,还要换位去思考,博采众长,吸取各方面的意见,甚至是反对的意见,这样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提出符合客观的见解,来待人接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西林   先公   公而忘私   庐山   克己奉公   不识庐山真面目   自私自利   远近   美文   见解   各种各样   事物   坚定   立场   看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