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自信

东汉人有气节,因为光武爱读书,有文化,提倡经学,东汉儒学大师超过任何朝代,再加上东汉沿袭秦汉的勇武和血性,又有光武,名章的仁厚,面对匈奴,窦固,班固,耿秉。。。战功显赫刻石留功。明朝人有没有气节?明末进士带兵很多(中国的军事家绝对大多数是文人出身,非行伍),比如熊廷弼,袁崇焕,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史可法。。。就连戚继光虽继承世袭武职,但爱读书,通晓儒学,精通书法,还是兵器军工专家。青楼秦淮八艳李香君,柳如是这些弱女子大多都是因为民族气节而为后人敬仰,可见儒学治国,能够增加华夏族群得气节,这是礼教的效果。但是,明末李自成进京跪倒一片洪承畴禁不住孝庄的引诱说明了什么?没有气节得人也不少,而这里崇祯对大臣们的冷酷没有安全感也是主要原因。东汉初年,光武待共同创业的功勋如兄弟,名章也是恭敬有加,三国魏晋名士很受社会优待,可见知识分子文化人是受很大礼遇得。反观有明一朝,皇权废除了相权,大臣就是家臣家奴。一个失去膝盖的朝代,即使儒学教化再深,也难以存留气节,没有气节血性的民族是立不起来得。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我们无法再捨取那种文化自信。

文化的自信文化的自信文化的自信文化的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家臣   崇祯   秦淮   武职   名章   行伍   华夏   气节   明末   儒学   血性   东汉   朝代   大臣   美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