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记住,读书是改变穷孩子命运的唯一捷径

01

我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祖上世代为农,至于祖上可上溯到多少代,我到现到也懒得去弄明白。

解放后,我家被划定的成分是“贫农”,出生于“贫农”家庭在六七十年代是一份荣光,“贫农”代表了你根正苗红,说明了你近几代的先人身上不存在剥削别人的基因。

但“贫农”这个身份的荣光,也就只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火了那么一把。

若干年后你若回头,再琢磨“贫农”这个词,尤其是当你面对你家世代为农且世代贫穷的这个事实时,你准会感到焦虑不安。你也会因此恍然大悟:“怪不得我一直混不出个样来,原来我的家族基因不好。”

但没有人心甘情愿的贫穷 ,穷不是一件体面的事儿,穷意味着粗茶淡饭、破衣烂衫、四处漏风的房子、到处的白眼儿。有时候,没钱还是一件要命儿的事,比如在亲人身患重病时,没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离去,心有余而力不足。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沉睡的人们,我的父亲是个老老实实的农民,没有投机倒把的胆量和头脑,他把美好富裕生活的希望寄托到了我们兄妹三人的身上。

父亲给我们树立的偶像是我的小舅舅,小舅舅是妈妈兄妹七八个里面唯一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的人,我记事起,舅舅在城里一家学校当老师。

小时候进过几次城,无一例外是去舅舅家的。

舅舅住一套二的平房,家里有电视机,比我小两岁的表妹活泼可爱,四岁时已经能背下来上百首唐诗,她有漂亮的裙子,口袋里总是装着大把花花绿绿的糖果,尤其让我羡慕的是她享受到的父母的宠爱,是我这个家里有兄妹三人,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的同龄小孩儿的数倍。

那时,外婆被小舅舅接到城里与他们同住,一辈子辛劳的外婆在晚年时过上了自己年轻时不敢奢望的城里人的生活,偶尔回乡下老家,在村里父老乡亲、本家妯娌面前也倍有荣光。

父母羡慕的是外婆的生活,他们已无靠自己读书学习翻身的机会,自然把希望寄托在了儿女身上。

而我羡慕的是表妹的生活,做一个城里人的孩子是多么幸福的事!羡慕和嫉妒来我心里轮番做客,我并不能十分分得清。只是暗暗下了个决心,长大后,我要成为一个“城里人”。

有了舅舅影响,父母格外注重我们兄妹三人的学习。“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上过几年小学的父亲所能告诉我们的人间真理、是小时候赠予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但不是每个小孩儿都懂得这两句话的含意。

一定要记住,读书是改变穷孩子命运的唯一捷径

02

我哥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我1986年上小学一年级时,他正在镇中学里读初中。

哥哥很聪明,他记性非常好,小学阶段成绩优异。自到乡里读初中,他的成绩就一落千丈。

哥哥小的时候,父亲在大队当干部,母亲忙于地上的农活,就把他丢给无儿无女的大爷爷带,大爷爷年轻时四处流浪,四十多岁才回老家来,他把哥哥当成自己的亲孙子,无比宠爱。

但大爷爷身上的一些懒散、好面子的坏毛病也一点不落的传给了哥哥。

上了初中的哥哥和一帮坏小子称兄道弟,抽烟、喝酒、打架,无所不及。勉强上了高中后,这种行为更是变本加励,他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父母对此束手无策。

三年高中,哥哥不断犯错,全家人战战兢兢看他混完了三年,好在没有给父母惹下不可收拾的大麻烦。

父亲常常因为哥哥唉声叹气,却舍不得把他唯一的儿子狠狠教训一顿。

读书无望,父亲就想着靠他多年来当村干部的关系、家里只有一个儿子的优势给儿子谋个好前程。

哥哥先是在在镇上的一家单位干过几年临时工,父亲每听到点小道消息,就抗着半扇羊去送礼,试图给哥哥转正,但没有过硬的关系,转正相当于天方夜谭。

转正无望的哥哥包下了镇上的一家饭馆,好讲面子、讲义气的他不懂经营,近两年时间赔了近十万块钱,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十万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无疑于天文数字。

父母欲哭无泪,嫂嫂和哥哥为了钱,俩口子几乎天天吵架,整个家被一场赔了的生意弄的鸡犬不宁。

做生意赔了钱后,为防止哥哥把窟窿越挖越大,父亲放下了自己的面子,执意让哥哥回家务农。

哥哥回家后懒散的毛病依旧不改,父亲学会了装聋做哑,由着嫂嫂去闹,这二十年来,俩口子不断的摩擦、孩子的逐渐长大、父母的年老让哥哥的性格渐渐趋向于成熟,生活依旧艰难,但家庭气氛慢慢走向了和谐。

哥哥后来和别人合包过小工程,也没挣上钱。嫂嫂怕他再欠下债,通过不断的争吵,牢牢把他拴在家里那二十亩地上,不许他再有任何挣大钱的想法。硬是靠着在地上刨,还完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欠下的近十万元的债务,这几年又买了车,在城里买下了一套房子,把侄女供到了大学毕业。

目前,哥哥和嫂子到了奔五的年龄,依旧伺弄着家里那二十几亩地 ,农闲的时候再打上几天短工 ,两人干着这世上最辛苦的活,供养着两个老人,供侄儿上着初中,名义上有了房、有了车,日子还是捉肘见襟,不见宽裕。

每当干活干到辛苦处,哥哥就发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

好在,现在的哥哥和嫂嫂三观很正,发了誓要将两个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在侄女和侄儿的学习上,非常地上心。

03

这样的,还有我姐。

我姐比我大两岁,长得比我好看,口才比我顺溜,性格比我泼辣。

哥哥的大学梦破裂后,爸爸就把希望寄托到了姐姐身上。

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痛。

我姐上小学时学习也很好。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兄妹三人有学习的天份。

她上初中时,在班里四十多个学生中能考个十几名,我父亲一看她在学习上并没有期望中的拔尖的天份,随即灰心丧气,对姐姐的学习不再过问。

初中毕业时,姐姐没能考上中专 ,我们那个时代考中专比考高中难,结果,她连镇上的高中也不愿念了,一拍胸口,说:“我不读书了,我要去挣钱!”

我爸在镇上给我姐盘了一个小商店,姐姐在那个小商店里守了四五年,钱没挣着,竟守出了一两万块钱的亏空。这也缘于那时不争气的哥哥常从她的店里拿东西。

哥哥饭馆开不下去的时候,姐姐的小商店也难以为继。

一看形式不对的爸爸,把哥哥提溜回家让他种地当农民。把姐姐也叫回家,开始四处给她张罗对象。

姐姐很快结婚了,姐夫是开大货车的司机,在家里是独子,家里条件还不错。

但姐夫同姐姐一样,初中毕业,也没多少文化。

车开了很多年,也没挣下几个钱。

那些年姐夫不甘心一辈子开大车,总是梦想赚大钱。

结果,有一年姐夫和亲戚家合伙开煤矿,不但将开车挣下的几万块钱赔了进去,最后还和亲戚反目成仇。

煤矿没开成,姐夫的发财梦仍旧没破裂,他被朋友骗到南方,陷入传销,等在家的姐姐感觉不对时,他已经偷偷向亲朋好友借了几万块钱搭了进去,还差点把他的一位表弟骗了去。

姐姐跑到姐夫所在的城市,给他下了最后通谍:“要么跟我回家!要么离婚!”,还好姐夫洗脑不算彻底,一听姐姐说要离婚,发财梦也不做了,搭进去的钱也不想着靠骗亲朋好友赚回来了,他乖乖跟姐姐回了家。

这些年,姐夫一直辛苦开着大货车,姐姐在家种着十几亩地,养育着孩子,伺奉着公婆。

年少时的清秀在姐姐的面庞中早已看不到,生活起起落落,姐夫跑长途大货车的辛苦、自己干农活遭受的风吹日晒,让姐姐也一再的后悔,后悔没将书念下去。

04

和我哥我姐相比,我是我们家长得最丑、脑瓜最笨、最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那个孩子。

读小学时,我是一个和男生追逐打闹、下河摸鱼、上树掏鸟窝的假小子。因为颜值太低,眼看老师偏爱长得漂亮的小姑娘,我心生嫉妒,发誓要在学习上和那几个漂亮小姑娘一比高下。

还有,我不想干农活,不想像我哥我姐那样早早辍学,不想像我爸妈那样一辈子在地里刨食。

怎么办?唯有死读书,唯有读死书。

凭着对同龄漂亮姑娘的嫉妒心,和成为“父母最后希望”的悲壮,我三年初中都稳坐年级第一,初中毕业考上了省城的重点中专,成为老家小村第一个考上学的女生。

我后来后悔过,没去上高中,我中考成绩在全县前三十名之内,如果上高中,考个大学应该没问题。

可惜的是中专三年我处于深度自卑中,除了学习成绩不错,其它方面都没有发展,中专毕业我心甘情愿回老家农村工作,没为自己的命运再拼搏一下。

后来我工作、结婚,考各种资格证、下功夫复习经过选调考试进城工作。日子虽然过得平淡,也没有可以拿得出的成绩炫耀,但无疑我是那个让父母操最少心的孩子。

我深知,我让父母少操心的最大的原因是,我是家里唯一上了学的孩子,那个有着稳定工作的孩子。

除了让父母少操心,这些年我的眼界和见识都是务农的哥哥姐姐所不能比的。

我借着出差的机会去过很多地方

我和小城各个行业的精英人物一起开过会、有着点头之交,听过他们的故事。当哥哥姐姐们把他们当成传说来讲时,我知道这些人和我一样普通,不过如此。

闲睱时间,我有空读读喜欢的书 ,品一杯清茶,搞一点小资情调。而哥哥姐姐几乎总在为生计匆忙。

05

我那头发花白的父母,一辈子为我们操心,特别是为我的哥哥,几乎把一辈子都耗进去了,现如今,他们又把希望寄托到了孙子孙女的身上。

每当家庭团圆时,父亲都语重心长地对儿孙们继续重复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啊。”

这,就是我们家的故事。

我们家的故事,是一个底层之家的故事,一个最普通也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家庭的故事。

故事的最后,我想把我半辈子的人生感悟告诉大家:

穷人家的孩子,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要受别人“读书无用论”的蛊惑,读书是穷人改变命运唯一的捷径。

穷人家的孩子,一定要不怕吃苦,也不要妄自菲薄,踏踏实实的努力,靠奋斗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穷人最后的尊严。

穷人家的孩子,一定要不能太急,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跑,做到一代比一代强,就够了。

一定要记住,读书是改变穷孩子命运的唯一捷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贫农   嫂嫂   姐夫   兄妹   舅舅   捷径   美文   穷人   家里   身上   父亲   哥哥   姐姐   命运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