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懂得为自己多存钱的人,晚景凄凉

今朝有酒今朝醉,或者用更为新潮的词来形容,“月光族”、“日光族”等等,这是当下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但都基本上集中在年轻人中。

因为彼时的大家,才踏入社会,对于过往被父母限制的消费欲望,在自己可以赚钱之后就会瞬间爆发。

更关键的是,这个年龄段的人基本上不会有“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可以潇洒的资本。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肩膀上的责任就会不断增加,在花钱方面就会有很大的收敛,即使不会一块钱掰成两半花,也会着手考虑存钱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到中年之后还不懂得为自己多存钱,晚景就会很凄凉!


人到中年,不懂得为自己多存钱的人,晚景凄凉


1、看不起病

人年龄大了之后,最害怕的就是生病,但似乎疾病偏偏更喜欢老年人。

一般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会下降,体内各个器官也会逐渐老化,所以生病的几率要大于常人。

虽然现在国家推出了社保,可以帮助大家解决绝大多数的医疗费用问题,但真的落实到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人依旧是处于生不起大病的状态。

因为治疗各种大病所需的昂贵药物是不在医保报销的范围内,所以一旦人生了大病,就可能需要掏空家底去看病。

人到中年,不懂得为自己多存钱的人,晚景凄凉


即使不是大病,医保的报销率也并非是100%,所以免不了让大家自掏腰包承担一部分。

都说醉于酒的人会清醒,迷于财的人永远不会清醒,但这个世间又有几人清醒的呢?

尽管钱不是万能的,它买不来健康,但在某些特殊时刻,钱真的可以买来健康,起码它能让人有更大几率的获得健康。

如果人在到中年时,还不曾想着为自己的日后打算存点钱,那么老来生病就可能要面临没钱看病的局面。


人到中年,不懂得为自己多存钱的人,晚景凄凉


2、生活质量差

很多时候,人在年轻的时候努力奋斗,为的不过是希望自己日后能够安度晚年。

何为安度?并不是吃饱穿暖就可以,而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生活,吃想吃的,玩想玩的,去想去的,而这些都是建立在有钱的基础上。

在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有一部分老人,他们穿着朴素,甚至有些寒酸,一件外套可能已经穿了很多年。

并非是他们生活节俭,而是经济不允许他们享受更好的生活,每个月有限的养老金在刨除基础生活费用后,已经所剩无几。

如果此时他们再有一些小病小痛,需要每个月吃药,很可能就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此时的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节衣缩食。

人到中年,不懂得为自己多存钱的人,晚景凄凉


可能有人会说,这样不存钱的人,起码在能赚钱的时候,他们享受了生活。

但享受生活有的时候和赚钱是冲突的,因为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要想享受生活,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赚钱。

看似整日吃喝玩乐好不快活,在短暂的欢乐后,就要面临工作赚钱的问题。

生活,不是生存,不是两点一线,不是周而复始;生活,甚至不是一个态度,而是一个决定。

适当的享受生活,能够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过度的享受生活只会带来无穷尽的烦恼。

张弛有度,懂得存钱,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可以享受的更长久一些。


人到中年,不懂得为自己多存钱的人,晚景凄凉


3、退休还上班

现在有很多老人在退休后依旧工作在各个岗位上,有的人是因为是适应退休后太过闲散的生活,有的人是因为想要实现自我价值,而有的人纯粹是因为没钱。

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是母慈子孝,就当下绝大多数的家庭情况来看,啃老族无处不在。

不仅子女不思进取,整日里游手好闲,就连有了孩子后,还会将孩子交给父母抚养,自己乐得轻松。

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让很多老人不得不重新踏上工作的征程,才能确保日子可以继续。

人到中年,不懂得为自己多存钱的人,晚景凄凉


因为年龄大的缘故,很多人只能做一些最基础的工作,例如门卫、保安等等,这些工作不仅时间长而且收入低,整体性价比非常差。

如果能够在早年时多存一些钱,那么在退休后大家就可以不用外出工作赚钱,能够在家享受含饴弄孙的乐趣。

当然,前提是大家能够狠下心,不再给子女有任何啃老的机会,否则就算有再多的钱也于事无补。

生活,有苦有甜。甜有甜的感觉,苦有苦的滋味,享受生活,就是既可以坦然地面对苦难,也可淡淡地经历喜悦,学会享受生活,才会用平和的心态真诚地面对世界,享受生活的富与贫、美与丑、苦与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张弛   含饴弄孙   新潮   日光   晚景   人到中年   医保   大病   几率   美文   老年人   凄凉   日后   子女   清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