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明哲老师,“精一”与“双融”

陈春花:明哲老师,“精一”与“双融”

导读:明哲老师,一位做出如此卓越贡献的学者,我一直很想有机会向他请教,他究竟是如何走过来的?他开创的理论体系为何能够影响全球?他坚持的思维习惯和处世哲学是什么?他对管理研究、管理教育以及企业实践,分别有哪些忠告和建议?每一次与明哲老师深入的探讨,纯粹的对话,都让我受益匪浅。

也许是因为动态竞争战略贯穿着哲学与文化、系统性知识、直接面向应用的独特魅力,第一次遇见它,就深深被折服,也因此在理论中认识了明哲老师。作为动态竞争理论的创始人和国际管理学会前主席,明哲老师享誉海内外,是全球著名的管理学者,更是华人管理学界的榜样和骄傲。


最让我想不到的是,2017年7月接到明哲老师发来的邮件,我们约定9月相见在他主持的论坛中。9月如约而至,看到明哲老师早早在酒店门口等我到来,他的谦逊和平易令我非常感动。完整聆听他讲授的“文化——策略——执行”三环链,让我真正理解明哲老师所强调的“精”,即战略必须有一致性和连贯性,其关键就是专注。让我去感知“双融”,即融合东、西文化。


我内心暗暗钦佩明哲老师中华文化与哲学的根基,以及对西方文化与哲学的融通。自此之后,明哲老师和我开始有了近距离的交流,只要明哲老师来京有时间,我们就会进行深入的讨论,那是一种纯粹的对话,我受益匪浅。


明哲老师自己就是“精一”“双融”的典范,他不仅在研究中独创动态竞争理论,还将其应于自己的管理教学和企业咨询之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统一。他不仅倡导文化双融,更是将这一理念贯穿于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之中,使自己成为学贯中西、融通古今的学者典范。他将中国传统智慧运用于当代管理理论的构建,引领了战略管理研究的国际潮流。他强调“立己立群”,创立和领导各种国际学术社群,倾尽全力培养更适合未来的管理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


一位做出如此卓越贡献的学者,我一直很想有机会向明哲老师请教,他究竟是如何走过来的?他开创的理论体系为何能够影响全球?他坚持的思维习惯和处世哲学是什么?他对管理研究、管理教育以及企业实践,分别有哪些忠告和建议?


当被邀请为《明哲文选》作序时,第一时间通读其内容,我想要的答案全部呈现在这套文选里,而且远远超出这些问题答案本身,可以更深感知一位学者前辈的拳拳之心。透过这些文字,明哲老师将自己关于工作和人生的全部智慧倾囊相授。我相信,每一位阅读到这套文选的人,一定会有属于你的启示。


陈春花:明哲老师,“精一”与“双融”

如果你是一位管理研究者,明哲老师的学术创业历程极具启发意义,也是让我尤为感动的。从无到有地开创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引领这一领域不断发展,并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样的学术经历不仅在华人世界,即使在全球范围内都极为罕见。而明哲老师做到了。


他创立了著名的动态竞争理论,并使之成为当代最重要的战略管理理论之一。文选详细地介绍了这一学术创业的全过程,以及每一阶段的关键成功要素。而驱动这一过程的核心力量,源于明哲老师对现实中动态而复杂的竞争现象的深刻体察,以及对“竞争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的不断追问。


文选也汇集了明哲老师关于动态竞争理论的学术著作,能够帮助感兴趣的学者深入了解这一重要理论体系及其发展动态,可以作为随时查阅的案头工具书。文选还包含了大量明哲老师对于研究和教学的心得体会。例如,他介绍了自己在研究中如何构思想法、管理写作时间以及处理审稿意见,在MBA教学中如何安排课程内容、了解学生背景以及设计课堂互动,并总结出“明哲方法与心法”。这些“成功诀窍”的分享极其细致而深入,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如果你是一位企业管理者,《明哲文选》包含了大量对企业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和建议。因为贴近现实中的管理现象,并受中国传统智慧的影响,明哲老师的研究和理论更易于为中国管理者所理解和接受。他关于动态竞争的一系列研究,为管理者洞察竞争的本质、多层面地理解竞争行为、准确地预测竞争对手的回应、并构建更具可持续性的竞争合作战略,提供了直接而又极具价值的指导。


当前,如何在东方与西方文化、微观与宏观管理、长期与短期经营、竞争与合作、及全球化与本土化等可能的矛盾对立中找到平衡甚至超越对立,是中国管理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明哲老师提出的“文化双融”的理念,对如何应对这些重要挑战给出了答案,是当代管理者必需要理解和具备的。


如果你是一位初学者,也可以在这套文选中受益颇多。明哲老师的成长历程,对于任何追求卓越和突破极限的人都极具启发意义。正如他给自己导师Bill H. Newman教授纪念文所言的那样,由Bill导师传授,到明哲老师自己身上所秉承的“对很多事情坚持但却很和顺”的秉性,足见一个优秀者内在的定力。


透过《明哲文选》,读者可以感受明哲老师身上所彰显的学者风范,也可以更好理解“坚持却和顺”的“中和”之道。孔子认为“和而不流,强哉矫!”是“强”的最高的境界,明哲老师更是践行的典范。正如明哲老师在给我的邮件中所言,“其实,文化双融只不过是中庸现代的英文白话版。从我的角度,‘中’的用,不管是对中国人,或是对中国的企业,都可能是华夏智慧与现代中国管理给世界文明的最大价值。”


明哲老师做到了,期待更多的中国学者和中国管理者能够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明哲   和顺   老师   文选   美文   中国   管理者   学者   哲学   学术   智慧   竞争   理论   动态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