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根本就不爱我”,南俪雨中崩溃大哭,揭开“为你好”的遮羞布

《小舍得》热播,击中人性中柔软的一面。

满腔热血为孩子好,到底是不是爱?

继田雨岚崩溃后,南俪也扛不住了,女儿欢欢离家出走,被找到后,头发都湿透了。

南俪想拉住欢欢,被欢欢奋力挣脱:“你根本就不爱我,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会后悔吗?”

“你根本就不爱我”,南俪雨中崩溃大哭,揭开“为你好”的遮羞布

“你说什么呢?不管到什么时候,我爱的都是欢欢呀,你是我的女儿,我怎么能不爱呢?”

“你根本就不爱我”,南俪雨中崩溃大哭,揭开“为你好”的遮羞布

女儿:“我就是个普通的小孩,可你们就不要普通的女儿,你们要的是成绩优秀的女儿,可我就喜欢唱歌跳舞,就是不喜欢奥数。

“你根本就不爱我”,南俪雨中崩溃大哭,揭开“为你好”的遮羞布

看着女儿弱小又倔强的身影,南俪崩溃大哭:“妈妈逼你,都是为你好。”

“为你好”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也是很多父母的口头禅。‍

田雨岚也说过,她对儿子颜子悠说:“你还要我怎么做?我都是为你好呀,还要我怎么爱你?”

“你根本就不爱我”,南俪雨中崩溃大哭,揭开“为你好”的遮羞布

颜子悠回到:“妈妈,你并不爱我,爱的是自己的面子,也是考满分的我。”

“你根本就不爱我”,南俪雨中崩溃大哭,揭开“为你好”的遮羞布

宋倩也对英子说过:“妈妈都是为你好呀,拿不到奖,就考不上名牌大学,你怎么就不理解呢?”

“你根本就不爱我”,南俪雨中崩溃大哭,揭开“为你好”的遮羞布

英子站在桥上大哭:“我已经失眠34天了,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我求求你,不要再爱我了,我配不上你们的爱。”

“你根本就不爱我”,南俪雨中崩溃大哭,揭开“为你好”的遮羞布

父母拼尽全力,却发现,自己认为地“为你好”,在孩子眼里是压力,是焦虑。

是时候撕开“为你好”的遮羞布了,“为你好”的本质不是爱,而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锚点。

对孩子要求过高,体现的是父母的焦虑。

《小舍得》一开场,就是没有硝烟的较量。

田雨岚暗戳戳展示儿子的考试名次,然后貌似关心地问欢欢:“你考了多少名呀?”

欢欢尴尬地说:“成绩还没有下来。”

“那月考、周考的成绩呢?”大有不得答案不罢休的气势。

你以为田雨岚真的关心欢欢?

错!她是想以此来打击异父异母的妹妹南俪。

“你根本就不爱我”,南俪雨中崩溃大哭,揭开“为你好”的遮羞布

南俪从小生活条件优渥,在家里是父亲的宝贝,在职场是公司的经理,还有帅气的老公,和一双聪明可爱的儿女。

而田雨岚是跟随母亲来到这家庭,她不像南俪那样有自己的房间,只能一直住书房。

也不似南俪有父母可以撑腰,她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身份卑微,虽然嫁给一个富二代老公,但公公婆婆看她的眼神充满轻视。

田雨岚唯一能炫耀的,就是儿子的成绩,她将儿子视为自己的面子,拼命督促儿子向前奔跑。

“你根本就不爱我”,南俪雨中崩溃大哭,揭开“为你好”的遮羞布

儿子拿到的奖牌越多,她觉得自己也有底气。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越缺什么,越是努力想证明什么。”

田雨岚缺的是面子,所以她将儿子视为弥补面子的砝码,体现的也是她卑微的内心。

对未来的焦虑,让母亲失去应有的理智。

如果说田雨岚因为身份而没有自信,那么,南俪不应该有这样的顾虑。

南俪的父母事业稳定,而且都有退休工资,虽然父母离异,但母亲一直帮她接送孩子,父亲也将她视若珍宝,悄悄把自己墓地卖了,攒钱都留给她。

她的婚姻幸福,儿女可爱,还有什么可焦虑的呢?

“你根本就不爱我”,南俪雨中崩溃大哭,揭开“为你好”的遮羞布

但南俪就是焦虑了,她的焦虑来自于对未来的恐惧,担心儿女长大以后,不能过上跟自己一样舒适的生活。

南俪的母亲曾劝她:“俪俪,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紧,你小时候也没学奥数,不是照样考上重点大学吗?”

“现在能和以前比吗?以前,我们都不知道奥数是什么,现在的孩子都在学,如果不让欢欢学,她将来可能还过不上我现在的生活。”

无疑,南俪是爱孩子的,希望孩子未来足够灿烂。

但她的思维也是局限的,用自己的认知来判断孩子的人生,本来就带有偏见。

难道只有学习成绩好,才有美好的未来吗?

不尽然。

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有这样3个学生,考上麻省理工学院。

他们中间,一个酷爱摄影,不敢违背父母意愿报了志愿。

一个家庭贫困,身上寄予着父母的殷切希望,为了改变命运报了志愿。

“你根本就不爱我”,南俪雨中崩溃大哭,揭开“为你好”的遮羞布

​只有第三个叫兰吉的学生,是真正喜欢这个专业,因为喜欢,他会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并乐此不彼。

而其余两个人,每次到考试时就头疼,连及格也保证不了。

在兰吉劝导下,他们尝试跟父母沟通,去追寻自己喜欢的东西,虽然不能拿到毕业证,但人生从此不同,每一天都很精彩。

毕业多年再聚首,他们各自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有了成就。

对于孩子来说,压力无法成为动力,爱好才是。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提出“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理论中指出,孩子的成长需要获得主动感,以及培养目标的品质。

与其逼迫孩子去做不喜欢的事,不如顺应孩子的发展,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

就如电影《你好,李焕英》中,母亲对女儿说:“我的女儿,我对她什么要求都没有,只要她快乐就好。”

有多少父母,在孩子刚出生时,以为自己是李焕英,可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变成田雨岚。

《小舍得》这部剧给人最大的启发,就是舍与得的平衡。

人生一辈子,谁也难以做到事事完美,田雨岚有对身份的自卑,南俪有对未来的焦虑。

“你根本就不爱我”,南俪雨中崩溃大哭,揭开“为你好”的遮羞布

但我们都要明白,我们再要强,也没有权利去决定孩子的未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或早或晚,都会绽放自己的光彩。

父母能够做的,是静待花开的耐心。

你舍了攀比,得到家庭的温馨。

你舍了虚名,得到的是人生大自在。

到底孰轻孰重,也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你根本就不爱我”,南俪雨中崩溃大哭,揭开“为你好”的遮羞布

今日话题:你会逼孩子上不喜欢的竞赛班吗?你觉得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是为你好吗?你喜欢田雨岚还是南俪的处事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优渥   你好   遮羞布   美文   焦虑   儿女   面子   儿子   父母   女儿   母亲   身份   成绩   未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