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做人,很忌讳这一点,不明白的人多半还年轻

《追风筝的人》:做人,很忌讳这一点,不明白的人多半还年轻

文/阿雅

图/源自网络


曾见过很多人把“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拿来当成对爱人表心意的句子,其实,这句话原本是用来形容友情的,出自《追风筝的人》这本小说。

而这部小说里的一段真挚友情,是来自身份悬殊的主仆二人,整个故事情节便,围绕着两人来展开。

该小说是来自阿富汗的一位作家写的,名叫卡勒德·胡塞尼。

初次读它,只是感动于两个小男孩的真挚情谊,别无其他。直到成年后拿来再次品读,才发觉很多的细枝末节,之前并未留意,一些对人性深刻的领悟,之前也并未读懂。

《追风筝的人》:做人,很忌讳这一点,不明白的人多半还年轻

哈桑是男主阿米尔的仆人,但是他身上具有一切正义纯良的品质,我们时常能从他身上,理解何为人性的光辉。

在他身上,看不到一丝黑暗,他具有那个年龄该有的纯洁和善良,对他的主人阿米尔也是尽心尽力去照顾和维护,尽管两个人年龄相似。

阿米尔十分喜欢放风筝,还去参加了风筝比赛,并且夺得了冠军。

哈桑帮他捡风筝,兴高采烈地想带着风筝回去,告诉所有人这个好消息。谁知半路被心存嫉妒者抢夺了风筝,还对他进行谩骂与人身攻击。

《追风筝的人》:做人,很忌讳这一点,不明白的人多半还年轻

哈桑寡不敌众,因为个人的力量太过弱小,只能被他们牢牢禁锢在身下毒打。

哈桑身负重伤,可是,他的手里依然紧紧地攥着阿米尔心爱的风筝,这个时候阿米尔在干什么呢?他早已躲在墙角的拐弯处,看着哈桑被打。

他知道,哈桑现在承受的一切痛苦,都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可是他骨子里的胆小和懦弱,让他不敢站出来同哈桑一起抵抗对手。

两个少年的形象,在这一刻便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这件事情之后,阿米尔不仅没有对哈桑更好,反而找各种借口和理由刁难哈桑,直到把哈桑从自己的身边赶走。

《追风筝的人》:做人,很忌讳这一点,不明白的人多半还年轻

哈桑离开之后,阿米尔并不快乐,他知道自己这么做只是因为自惭形秽,他无法面对自己那时的自私和怯懦,而当哈桑出现在自己面前时,总在一遍又一遍提醒自己有多么的不堪。

与其说阿米尔讨厌哈桑,其实是讨厌那个自私的自己。

阿米尔自此再未见过哈桑,他却永远记得那个傍晚,当他问哈桑,你愿意为了我去追风筝吗?,哈桑及其坚定且自然地回答: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句话总在他心底围绕,也总是反复折磨着他。直到国家的一场战争爆发之后,他才得到了救赎的机会。

《追风筝的人》:做人,很忌讳这一点,不明白的人多半还年轻

阿米尔得知哈桑已经去世,自己再也没有机会,跟他说一句对不起,便费尽心力找到哈桑的孩子,亲自照顾他,等到他的孩子愿意认自己做父亲之后,他才算是找到了安慰。

其实,整个故事带给人们的震撼,除了哈桑具有如此坚韧和美好的品质之外,还可以明白做人最忌讳的一点,便是嫉妒之心。

《追风筝的人》:做人,很忌讳这一点,不明白的人多半还年轻

做人,不要对别人总是心存嫉妒‍

论身份来说,阿米尔才是哈桑应该嫉妒的人,自己虽然和阿米尔如同朋友一样相处,但本质上自己只是仆人罢了,但是哈桑内心却依然纯真善良。

反观阿米尔,他嫉妒哈桑的正直善良,嫉妒哈桑无论什么时刻,身上都闪烁着人性的美好,这种美好,愈发把自己衬托得不堪。

盲目地去嫉妒别人,其实是在逃避自己不堪的那一面。

阿米尔如果能够摆正心态,他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生活,和哈桑一起快快乐乐地过每一天,追逐打闹,无忧无虑。

可是他偏偏心里出现了失衡,他觉得自己在哈桑面前,总是无地自容,两个人的倒影似乎都一个伟岸,一个渺小,渺小的那个当然是自己。


《追风筝的人》:做人,很忌讳这一点,不明白的人多半还年轻

面对这种心态,他只能选择逃避,他不想再看到哈桑出现在自己面前,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刻,都像在嘲笑自己内心有多么不堪。

他总是不断地挑错,后来干脆自己故意偷走别人的东西,然后污蔑到哈桑的头上。

哈桑如愿以偿地被自己赶走了,他以为这样就逃避了之前胆小的自己,但是他内心的折磨并未减少半分,反而愈演愈烈。

如果你真的没有办法与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和解,不如就学会放下。

世界上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身上都多多少少带有一些人性的弱点,不要用近乎苛刻的目光去审判自己,这样只会折磨自己。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像包容他人的不完美一样,每个人都应该被宽容相待。

《追风筝的人》:做人,很忌讳这一点,不明白的人多半还年轻

性格中的弱点如果不能克服,那就发扬自己的闪光点,把自己的优点放大,缺点便显得微不足道。

曾经,郭麒麟曾提到他封闭自我的原因,他觉得自己自打出生那一刻起,就顶着父亲是郭德纲这一光环。

如若他的人生发展的好,那一定是父亲的功劳,如若他的人生发展的不好,那就是自己不知道争气,有这样的父亲铺路,还把自己过成这样。

所以,这样的说法看得多了,郭麒麟就愈发封闭自我。

《追风筝的人》:做人,很忌讳这一点,不明白的人多半还年轻

有段时间,郭麒麟几乎不与人交往,父亲很努力把他带到各种饭局,希望他能打开自己,但是没有任何效果。

直到有一天,郭麒麟发现自己想恋爱了,他觉得自己现在这幅胖胖的模样,走在女孩子身边,会引来别人的非议,他没有勇气接受女孩子的示好,便决定开始减肥。

一米七的郭麒麟,从一百九十多斤,减到了一百二十斤,他说:“哪怕别人认为我的一切都是靠父亲得来的,减肥成功这件事至少完全靠我自己,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努力而成功的。”

这件事改变了他,也让他逐渐走出封闭的内心,试着走进别人的生活,与外界接触。

这也让大家发现,原来郭麒麟本身就这么优秀,有教养且情商高,他小小年纪为人处事已经令人赞不绝口。所以人的一些弱点,根本不会阻止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追风筝的人》:做人,很忌讳这一点,不明白的人多半还年轻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未真正读懂《追风筝的人》,你可以再次读一遍,便会明白,一本书之所以能成为畅销的经典,自有它的原因。

该小说畅销三十多个国家,常年稳居畅销书排行榜前几,很多明星也为其背书,其中便有高圆圆,她表示,这本书在某些程度上治愈了她。

《追风筝的人》:做人,很忌讳这一点,不明白的人多半还年轻


追风筝的人 胡塞尼著 ¥29 购买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纯良   麒麟   这一点   仆人   忌讳   美文   渺小   胆小   弱点   真挚   风筝   善良   人性   内心   面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