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为伴——钱名山

诗书为伴——钱名山

钱名山(1875—1944)

名振鍠,字梦琼,少号谪星

后更字名山

晚年别号藏之、庸人

诗书为伴——钱名山


木一堂美术馆展出钱名山作品



|作书成长经历|

钱名山书法初学欧阳询,继学颜真卿,

汲取了王右军、倪元璐的长处 ,

早年书法以帖学为基础,后融入了碑书。


诗书为伴——钱名山


钱名山作品欣赏

名山用笔及运笔皆体现了一个痛快的效果,

铁画银钩、斩钉截铁,有颜书的宽绰、雄强,

也有碑的古拙方正,气度、气势均博大高远。


诗书为伴——钱名山


钱名山作品欣赏

于右任曾说: “名山老先生书法比我好。 ”

张大千的字或多或少也受过钱氏的影响,

朱屺瞻自述: “画艺之成,曾受名山先生之启发。”


诗书为伴——钱名山


木一堂美术馆展出钱名山作品



|作书主张|

钱名山认为字是靠腕力送出的,

悬腕影响到力的运行,写字不能沉着痛快。

谢稚柳作书作画,也受其影响,不作悬腕。

观两人字,气息仿佛,以静美胜出。


诗书为伴——钱名山


木一堂美术馆展出钱名山作品

悬手作书,是书家一重魔障。尝考右军《书论》有云:‘每作点,必须悬手作之。’只云悬手作点,可见当时悬手未行。虞永兴亦述右军每作点画皆悬腕掉之,绎其言,始知右军做书,手腕忽起忽落,正有不可捉摸之势,非若今人呆呆悬手,不敢着案也。

——钱名山《名山书论》


诗书为伴——钱名山


木一堂美术馆展出钱名山作品局部



|生平|

幼时好食橄榄,

有人问他:橄榄不甜,你为什么喜欢吃?

他回答:稍迟则甜矣。

六七岁时已能属对,

塾师出上联"一群雁",他答"数点鸦"。

十岁即能作诗,十六岁即中秀才,

十九岁中举人,二十九岁成进士。


诗书为伴——钱名山


钱名山作品欣赏

在京供职,一日,闻布谷环鸣其居,

布谷者,相传为孝子寻亲所化也,

他心知有异,兼程归,

果然,其父已卧病在床,月余而卒。

感布谷之催归侍疾,作《孝鸟吟》


诗书为伴——钱名山


钱名山作品欣赏



|时代背景|


诗书为伴——钱名山


钱名山作品欣赏


|名山与常州 一颗柔软的心|

钱名山一生,除了

在京为官的三四年,

抗战间避居上海八年,

其余近六十年,都与常州“相濡以沫”。

他为有精神风骨的平民树碑立传,

目前已发现常州地区有三十多部家谱的谱序出自名山先生之手,

钱名山之于常州,是仁爱的化身,

其诗常怀悲悯:

挑荠女

“蓬头小女茅房住,东方明时挑菜去,

春寒少雨土脉坚,星星荠菜小如钱,

腹空惟有隔宵粥,日高挑得盈筐绿,

市人持称不容情,两则有余斤不足,

得钱与母持换米,明日提筐还早起。”

诗书为伴——钱名山


钱名山作品欣赏



|我欲为天下除大恶|

不畏强御,时恤鳏寡,

民间善良蒙受冤抑者,为文以告当世。


诗书为伴——钱名山


钱名山作品欣赏



|教书育人|

上世纪二十年代,

名山在常州建立“孝仁乡书会”读书会,

将藏书作为公产,提供给乡民阅读,

在常州东门外的“寄园”创办书院。

谢玉岑,谢稚柳,程沧波,马万里、邓春澍伍受真、王春渠、钱小山、钱仲易,虞逸夫、钱瑟(王字旁)之、羊淇、羊汉、谢伯子、汪仲阳、杨维良、王道平(台)等均为“寄园”弟子。


诗书为伴——钱名山


木一堂美术馆展出钱名山作品



|绕天涯 听唱新诗句,即是我,心开处|

钱名山最自许的是诗,

认为自己最足传世的作品是诗,

少年时期,他的诗集题名便是“传我室”。

他的一生,

对人对事,一切都很谦抑,

惟独对诗是例外:

“我以诗事天,不得无诗死,

气急言语尽,尚有心在此。”

一生,留下1100多首诗......


诗书为伴——钱名山


部分图文|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名山   铁画银钩   光绪   塾师   学有所长   东门   书论   常州   布谷   诗书   美术馆   美文   书院   橄榄   书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