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点“苦”有好处

作者:路灯 

吃点“苦”有好处

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

小满前后,田间地头,苦菜绿油油,又到了采食苦菜的季节了。

“采苦采苦 ,首阳之下”。《诗经•唐风•采苓》就有采食苦菜的记录。可见,食用苦菜的历史非常久远了。“春风吹,苦菜长,荒天野地是粮仓”。历史上不知经历了多少个青黄不接的季节,苦菜也不知接济了多少人的拮据困境。食用苦菜的习惯在人们记忆的基因里早就被整合得妥妥的。

夏天来临,吃点儿“苦”是有好处的。春夏之交,气候快速升高,当身体积湿积热时,就会出现心烦失眠,消化不良。而苦菜主要作用恰恰是清热、凉血、解毒。这个季节,采食苦菜便成了最佳选择,真真佩服古人天人合一,相生相克的智慧。现代研究也表明: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夏天适当吃些苦味食品,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且可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生活在乡村,几乎没有人没吃过苦菜,妈妈做的苦菜,是我们童年记忆中共同的佳肴。苦中带涩,涩中又有一点点甜的味道,这是味蕾的感知,也是人生的初始品尝。

“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西游记中这样写到。小时候,父母这样唠叨,上学了,老师这样教导,工作了,领导这样指导。总之,吃点苦是有好处的。就这样,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成了一生成长中不变的品质。

吃点“苦”有好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学生时代,把这篇文章背的滚瓜烂熟,背出了吃苦菜的味道了。只是最后的心得也还是那一句极其俗的话:吃点苦是有好处的,苦,会是一阵子,但绝不是一辈子。

“苦,永远缠绕着我,渗入心田”。正如著名画家吴冠中说的这样。苦,亦是始终缠绕着我,渗入我的心田。总觉得,当“苦”成为了一种习惯,才够充实,够踏实,够真实;当“苦”成为了一种习惯,更容易获得知足感,幸福感,快乐感;当“苦”成为了一种习惯,更懂得知恩,感恩,报恩;当“苦”成为了一种习惯,让我也更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并且也一直把这种“苦”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历史上多少风流人物,无不是历经人生的大苦大难,方得心灵的沉淀和顿悟,最终成就不同凡响的一生。苏东坡先生就是这样的人。难道东坡先生也吃过苦菜并且吃出大彻大悟的道理来?还真是有过,苏辙的苦菜花诗词中这样写到:“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苏东坡不愧是风流人物,在被贬儋耳时,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是苦菜和芋头充饥,处于人生低谷、苦难加身之时,并未被苦难击倒,而在人生困苦之际,完成思想和人生的蜕变,成就了文坛的千古传奇。

如果说吃苦菜品尝出苦难是一种磨练,这还过于浅表,那么说成功同样也是一种磨练,便是更深层的含义了。许多人可以经受各种苦难和灾难,却偏偏经受不住成功的磨难。日本的商业之圣稻盛和夫却是个例外。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后,皈依禅宗。以苦行僧的身份,托钵,走街串户去化缘,磨炼自己的心智,悟出人性的“利他心”和商业的“利他性”,并成功应用于商业活动,缔造了自己的第三个世界五百强企业,达到商界巅峰!原来“佛道”,“人道”,“商道”,本质就是一个道道,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提升信心、磨练灵魂的一个过程。

小满节气,采摘一把苦菜来,或蒸,或煮,尝尝那苦涩中有点儿甜的味道吧!倘若你正被生活困苦所扰,或者正遭受命运的不公,或甚正在承受身心的苦难。请相信:只要我们坚守住心灵的平和宁静,悦纳生活的挫折和苦难,定能拥有饱满的灵魂,在今后的道路上穿枝拂叶,扫除一身的困惑。

吃点“苦”有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园囿   东坡   西游记   采食   好处   小满   风流人物   苦味   困苦   心田   美文   苦难   季节   味道   习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