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3岁成孤,天资聪慧,历经坎坷,一颗率性的心从未停止跳动

在唐代,唐诗成为了众星捧月的璀璨珍珠,一批批优秀的诗人开始崭露头角。李白和杜甫,成为了唐诗里的领袖人物。

而在散文方面,有个人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他就是韩愈。他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反对死板的骈体文,最终因为在散文方面的巨大贡献,成为了“唐宋八大家”的领头人。

他的成长经历让人痛惜,他的率性而为让人佩服。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年少轻狂的自信,也可以看到一腔热血的忠诚。

韩愈:3岁成孤,天资聪慧,历经坎坷,一颗率性的心从未停止跳动

韩愈

一、3岁成孤,7岁出口成章,刻苦奋进,重视古训

韩愈的祖父叫韩睿素,曾经在朝当过官。只不过这位祖父走的早,所以,抚养父亲韩仲卿和自己三个叔父的重任就落在了祖母钱氏的肩上。

钱氏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经过她的调教,四个儿子个个都很出色。

其中,韩愈的父亲韩仲卿,不仅擅长写文章,还很有头脑。他做过监察御史,也做过好多地方的县令,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人。

而且,李白曾经还写文章称赞过韩仲卿,说他:

未下车,人惧之;既下车,人悦之。惠如春风,三月大化。奸吏束手,豪宗侧目。

就是这样一位有德行、有威严的贤才,没想到在韩愈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从此,韩愈便成为了孤儿。

好在还有堂兄及嫂嫂,所以兄长韩会和嫂嫂郑氏担负起了养育韩愈的责任。

韩愈觉得自己是孤儿,所以一直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从不需要别人的督促与奖励。凭借着这股劲儿,韩愈7岁就可以出口成章,早早地显露出了文学才华。

可没料到,韩愈和父亲的命运竟是如此相似。几年后不久,兄长韩会就死了。自此以后,嫂嫂郑氏担负起了养育韩愈的全责。

懂事的韩愈此时已经十四岁了。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经典著作里的知识,每天要背记好几百千个字。过了不久,就把六经百家的学问全看了一遍。

幼年的韩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奋发向上的青年。纵使命运坎坷,身世不幸,但他从未放弃,反而最大程度开发自己的潜能,期待有朝一日发光发热,光耀门楣。

韩愈:3岁成孤,天资聪慧,历经坎坷,一颗率性的心从未停止跳动

二、自负才华出众,三次落考,仕途屡遭重创

19岁时,韩愈开始了自己的游学之旅。

此时的他,意气风发,经常和提倡古文的人来往。这一交流,更加增加了韩愈对自己的才学的自信。

于是,他把自己的文章送到公卿们的手中。前朝的宰相郑余庆非常欣赏他,韩愈因为这个一时间声名大噪。

结果呢?到真正考试的时候,韩愈竟然三次没考中进士。到了第四次的时候,他才考中。

终于考中了进士,按理来说可以大展宏图了。可是,唐朝当时还有其他的规定,考中进士的人还得接受吏部的检验,考过了“博学宏辞”这个科目,才能真正步入仕途。

韩愈一试再试,考了3次,还是没有过。我们不禁慨叹,这么有才华的一个人,为什么总被考试难倒呢?难道他的才华都是假的不成?

当然不是。韩愈的生活一直很窘迫,他渴望早日为官,一展抱负。而想达到这个目的,非考试不可。于是,考试对他来说,是一种职业,而非随心所欲地写文章。

当他把自己的考场文章一读再读时,发现:

所试读之,乃类于俳优者之辞,颜忸怩而心不宁者数月。

也就是说,当时盛行的是句式整齐、辞藻华丽的取仕文章,而自己所写的和这种文体相差太大了。自己也很苦恼啊,可这种骈文能算上真正的好文章吗?

抱负总归是抱负,还是不能当饭吃。率性而为,结果就只能以失败告终。

他也努力过,把自己的文章一次次给达官显贵看。可结果还是很残忍,没人赏识他。韩愈在京城住了近十年,一次次的失望击碎了他那颗曾经笃定的心。所以,他只好带着落寞离开了。

在韩愈身上,我们看到了他意气风发、自信的一面,也看到了他因为率性而为不断失落的一面。才华是一回事,规则是另一回事。选择屈从还是抵抗,往往决定了个人的前途命运。不屈从是需要勇气的,更要接受惨重的代价。担负得起,才是好男儿。

韩愈:3岁成孤,天资聪慧,历经坎坷,一颗率性的心从未停止跳动

韩愈

三、一腔热血,敢于上谏,依旧率性,不惧风险

韩愈的身上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虽然之前一直受挫,但他终究还是没有放弃。

皇天不负苦心人。后来,经过董晋的推荐,韩愈出任了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渐渐地,他还当上了监察御史。

当时宫门的官员到民间强买强卖,百姓苦不堪言。韩愈知道了这个现象,于是向皇帝大胆上谏。可没想到,皇帝不但不听,还把韩愈贬为了连州阳山令。

几经浮沉,可韩愈依然是那个韩愈,还是那么率性,那么勇敢。

当时,宪宗皇帝很想迎回法门寺的佛骨。据说迎回这个佛骨,就可以保佑国泰民安。于是,百姓们听说这件事后,纷纷开始信佛。

当百姓看到迎来的佛骨送往其他寺庙时,争相都赶着迎送,生怕落在了别人后面。有的百姓竟然做出烧头顶和手臂的事情,只为了供养传说中的佛骨。

韩愈听到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他不顾安危,立即写了一篇《论佛骨表》,想要极力劝阻皇帝。他在文中认为,供奉佛骨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应该把佛骨烧掉。要不然,天下百姓就会被佛骨所误导。

可宪宗皇帝看了奏折后,十分愤怒,想要处死韩愈。最后,经过大家的劝阻,韩愈被贬到了潮州。

这个潮州可不是什么好地方,韩愈曾在诗中写过: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3岁成孤,天资聪慧,历经坎坷,一颗率性的心从未停止跳动

雪拥蓝关马不前

而且,韩愈还说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他知道自己一旦上书,自己的前途自然就保不准了。可为了国家,为了圣上,自己的性命不足为惜。

正是这样的忠心,虽然过于直率,但最终还是得到了皇帝的谅解。于是,韩愈被移到了袁州做刺史。

韩愈的生平看起来是坎坷的,为人看起来也过于自负和直率。但正是因为这份直率,他才得以保存自己的特色,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散文大家。也正是因为有这份直率,他为国为君的那份赤诚才显示出了独有的人格魅力。

有些时候,笃信自己的才华,坚守自己的初衷,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才是迈向辉煌、名垂不朽的不二法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潮州   嫂嫂   御史   天资   仕途   进士   兄长   直率   聪慧   抱负   美文   坎坷   才华   散文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