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岁,只是年龄,不是心态

人的年龄,会影响心态,这是不争的事实,不会有太多的异议,可在我看来,也不尽然。

人过五十,犹如午后斜阳,不免给人一种人生落寞之感。

这毋庸讳言,惧老畏死本是人之常情,也没什么不好说的。

但凡一个正常心态之人,有如此的心态,说明他是不时不刻的在思索生命,对人生对生活做过深层次的思考,这应该是一种对自己生命负责的积极态度,若加以引导,不只是一种纯粹的单一受恐,而是要丰富自己的对生命内涵的认知,明白一些物种代谢演绎的道理,消弭一些临事而惧之心,做到一种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俱佳状态,这才是对生命敬畏的一种最好的诠释。

叹老嗟卑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一种人心倾向,不是几句鼓励的话就可消弭于无形,这也应该是一项年深岁久旷日持久的人心工程,要把积基树本厚积薄发做为营造自我内涵的方向和航标,培养起澹泊明志淡对生死的心境,那么五十五岁的人生,对你来说,也只是一种年龄,而不是心境了。

当一个人可以活的无惧生死,那在这个世界的每一天,相信他自会活的精彩纷呈坦然自若的。

草木枯黄 蜉蝣淡逝。每个生命的存亡延续,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从不会以人之意志为转移的一种自然章程。

所以,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代表着一个形体的消亡。每个人活在世上,既然对生命的来情去意了然于心,就不必轻言寡信瞽言妄举,最后落一个畏首畏尾怕死贪生的污名,没来由的玷污了一个男人沉潜刚克正容亢色的个性。

有人或说:人都死了,何要在乎一个虚名?你是否也觉得这话有几分道理呢?可以明确的说,可能没人会苟同于这样一种说法。

是啊!人死如灯灭,万事皆可休,事情果真如此吗?

非也!先祖薨逝,是要留下了太多的关联,有谁没有后人承继?又有谁甘愿先祖之名蒙受玷污?若是你的死因留下些许的因由,以至于成为后人叨扰家门的话柄,那你的死就成了家门的负累,试问你的灵魂会安息吗?还会有人为你祷告和祈福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要执守,这就是人的脸皮。生而为人,若是活的连脸面都不要了,谁都不敢保证你临终会有一种体面的死法来属于你。

我不求自己这一生活的有多么的轰轰烈烈,只求可以活的安安稳稳平平静静,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死后可以安静祥和的消受后人的那一纸香火的供奉和祈祷,这就是一个生命最起码的夙愿。

五十五岁的你,请放下一切,活的安逸一点吧!

五十五岁,只是年龄,不是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叹老嗟卑   怕死贪生   临事而惧   坦然自若   污名   心态   先祖   人心   美文   后人   家门   心境   内涵   生死   年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