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95后山东农村小伙毕业仅一年全网斩获1400万+粉丝,今天的故事主人公让我们从这个95后男孩开始;

故事的主角“小郎君”戴一副黑框眼镜、穿着朴实无华的衣服,以一副再平凡不过的路人形象,为每一集所邂逅的人们传递着突如其来的温暖。

令人意外的是,生活中的“小郎君”却有些不苟言笑。他的扮演者王嘉伦是同事和朋友口中的“大直男”,亦是个几乎没有个人生活、彻头彻尾的工作狂。

“我这人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唯一值得引以为傲的,就是对工作的热情。”

他常常温暖别人,却总是忘记温暖自己。他不是没有生活的仪式感,而是将他的仪式感都奉献给了工作。

这是一个关于千万级粉丝IP达人的故事,亦是在“一夜爆红”看似触手可及的互联网时代下,千千万挣扎在风口浪尖的新媒体年轻人的缩影。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1995年12月的一天,山东菏泽的一个小村落里,一个憨头憨脑的男孩呱呱坠地。

从咿呀学语开始,这个男孩就显得与寻常孩子略有不同。

他的父母都是国企公职人员,男孩的家庭条件并不算差。可他偏偏从小省吃俭用:就因为曾听大人说过“一块巧克力能换两个馒头”,而宁可看着糖罐流口水,也不舍得多吃一块。

虽然自己舍不得吃,但每次家里有小朋友来做客,他都把整个糖罐拿下来,让小朋友们敞开肚皮来吃。

“看到小朋友们开心,我也开心。”男孩眨着天真的大眼睛说道。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童年时期王嘉伦

令他父母更为意外的是,5岁那年,男孩曾独自一人怀抱着家里的小猪存钱罐走到路边,想要将里面的硬币交给路边乞丐。

“叔叔没有饭吃,也没有地方住,实在太可怜了,我想带他回家。”

男孩的行为让父母非常感动。而那时的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善良的孩子将来会因此走上一条因善而生的路。

这个男孩名叫王嘉伦。在那件事发生的18年后,他成为了坐拥1300多万粉丝的“正能量”抖音网红,也有了另一个为人所熟知的名字——“路边小郎君”。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对王嘉伦来说,2017年8月是个特别的月份。

在此之前,他从未接触过新媒体行业,更未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网红达人、KOL(意见领袖)。

学生时代,他的文化成绩不甚突出,却因为长年的美术进修而对艺术、画画较为擅长。高三那年,他索性放手一搏,在导师的建议下报考了清华美院。

理由十分简单:清华美院的报名费在全国艺术设计院校中是最低的,只有100元。

他只身一人跑到北京参加培训,即使过年也不曾回家。由于各市考点纷纷爆满,他又辗转至湖南、济南完成了考试。

成绩公布,他与清华艺考的分数差了100多分。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高中时期王嘉伦

服从调剂的结果是考入山东女子学院。一开始,他的父母对他进入“女孩子的院校”感到不满,但他很快便以自己的快速成长打消了父母的顾虑:

大学四年,他不仅任职了班长、学生会副主席,还获得了1个全国设计二等奖、多个省级奖项,发表了一篇省级期刊优秀论文,将6个外观专利纳入自己名下。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王嘉伦带同学们写生

大四毕业,他与几位同学来到青岛创业。由于本科学习的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做企业外包的三维动画工程。

可惜成年人的世界里并没有那么多风调雨顺。创业一年失败后,几人各奔东西,王嘉伦决定留在青岛,却找不到理想中的三维动画工作。

接二连三的挫折并没有击垮他的斗志。经过短暂的休整,他很快调整方向、另辟蹊径,于2017年8月入职了青岛掌上风暴传媒有限公司,担任微信公众号的后期制作兼摄像职务。

在他看来,不论选择哪一条路,只要能实现心中理想,就是最为正确的道路。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最开始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是2800元。青岛CBD的物价很高,吃一碗面条、随便订个饭都得要2、30元,真挺心疼的。”

王嘉伦嘴上虽这么说着,可这物质上的拮据并没有使他轻易退缩。

毕竟,早在大学时期,他便已实现了自给自足——通过勤工俭学、奖学金的收入完成经济独立,打从18岁开始,就没有再向家里要过一分钱。

于是,他在后期制作的岗位上一直坚守到2018年元旦,感觉“这个层面做的差不多了”,便开始尝试动笔写剧本。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进入掌上风暴后的王嘉伦

他喜欢写自己身边的故事,有时也写写自己的故事。亲情、友情、爱情……凡是能给人们带来温暖的瞬间,都是他笔下流淌的光辉。

数据证明,王嘉伦的编剧做的相当不错,这着实有些出乎掌上风暴老板冯伟的意料。不久后,冯伟凭借多年的识人经验,突然有一天对他说:

“嘉伦,做做负责人吧。”

大家相视一笑,于是一个从3人开始由嘉伦主导的新团队诞生了,待到春暖花开时,他们已将账号做到了60万粉丝。

花红柳绿,风月无边。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明媚的春光,王嘉伦隐隐意识到,若想要更充分地展现那些温暖人心的时刻,他们须得要在表达手法上实现进一步升华。

而若要实现此番突破,从文字到视频的转换可谓必经之路。这样想着,王嘉伦深吸口气,开口对身边的同事说:

“试试抖音吧,感觉抖音不错。”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正因秉持着这样的创作初心,踏入短视频行业后,王嘉伦没花多长时间便确定了“暖心、正能量”的账号方向。

因为在他看来,不论互联网发展如何日新月异,人心总归会需要温暖,这是每个时代都不会过时的。

至于题材,他决定做纪实类的街头内容——人们在街头表现出的自然反应,往往最能体现出真实的人性。

“路边”的概念逐渐在脑中浮现。

2天后,抖音号《路边小郎君》正式立项。短视频部门的十几个人面面相觑,忽然发现整个团队没有一个合适的人来出演。

“颜值都太低,”王嘉伦玩笑道,“然后我就说,我出镜吧。”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2018年5月18日,《路边小郎君》第一期顺利发布,内容是由“小郎君”王嘉伦在街上对路人说土味情话;5月19日,继续说土味情话的第二期视频一炮而红;随后经过短短20几天,账号粉丝已突破百万。

初尝胜利的战果,王嘉伦与团队另一位“主心骨”张庚登时充满了斗志,他们开始向真实的街头采访发力,内容时而搞笑,时而温情。

“在街上挨了不少揍,也有很多人不愿意搭理我。早期在青岛理工大学采访得多了,拍到最后整个学校的人都知道我,导致门卫大叔一看见就给我撵出来,不让我进了。”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街头采访中的王嘉伦


有心酸的过程,也有感动的瞬间。为充实素材库,王嘉伦只要稍有空闲便会逐条回复后台粉丝留言,并从他们诉说的故事中寻找适合改编的灵感。

正因素材的来源十分真实,很多时候,他们请来的阿姨、老父亲演员,看着看着剧本就哭了。即使是拍摄完成后,还会沉浸在戏里,很长时间难以出戏。

她还记得,有一个饰演母亲、拍摄年后孩子离家情景的老阿姨曾对他说过:

“你们写的这个剧本真好,每次年初六送我儿子回岗位的时候,就是这样。

“你说说,工作岗位中租的房子,那个东西叫家吗?那只能叫房子、住所。真正的家,是老母亲在的地方才叫家。”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路边小郎君》截屏:父母在的地方才叫家

在王嘉伦看来,《路边小郎君》表达的就是这样一些很接地气的、会平平淡淡发生在每个老百姓生活中的事。只不过我们作为经历这些的当事人,常常会意识不到这些感情给自己带来了什么体会。

而当这些点被视频抓住进行放大之后,我们才会意识到,原来自己曾经疏忽了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忽略了内心与身边人的真实感受。

这也是《路边小郎君》的核心价值所在。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自从全身心投入到“小郎君”的角色之中,王嘉伦挖空心思,每天都要保证自己工作到凌晨1点至2点,即使没有审片和拍摄工作,也要刷抖音、找内容、分析别人的作品,不曾有一日松懈。

视频的热度不断攀升。到了2018年8月,《路边小郎君》账号已突破300万粉丝,初有小成。

责任二字压在肩头,扛着公司标签性质的账号大旗,王嘉伦愈发夜以继日地工作——直到他收到死党张庚发来的一条微信。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路边小郎君》网络著名视频:给外卖员送水

那是2019年开春的一天。

彼时的掌上风暴已经陆续孵化出了很多抖音账号,比如《塑料姐妹》和《琛琛欧尼》,而王嘉伦也开始在负责内容的同时兼顾管理。

可是令他头痛的是,《路边小郎君》帐号已经在300万粉丝的体量上停滞了小半年的时间,如何寻找突破、实现进一步成长,成为了彼时的重中之重。

这天,他正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里绞尽脑汁,忽然张庚的一条微信打断了他的思路:

“你来一下楼道。”

王嘉伦推开门,透过弥漫的烟雾,他看到了张庚噙满泪花的双眼。

“你怎么了?”王嘉伦问,心里忽然有些没底。那时的《路边小郎君》只有他和张庚两个人在编写剧本,他负责出演和剪辑,张庚负责拍摄。他知道张庚一直因为账号没有量而倍感自责。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张庚(左)与王嘉伦(右)

张庚深吸口烟,突然开口:

“我压力太大了。我整天想着去安慰别人,去想办法给别人温暖,让别人快乐,但是我现在他妈自己身上都是负能量,谁他妈能给我温暖,谁能给我一个快乐,让我快乐?!”

如同一道晴空霹雳,王嘉伦忽然意识到,虽然他们一直担任着幸福搬运工的角色,但其实在内部团队里,成员们自己其实并不曾温暖过自己。

在张庚提出2次离职过后,王嘉伦终于做出决定。他找到了张庚:

“在这个节骨眼上,你就不要再去做这件事情了。你去做做自己想做的东西吧。”

在他看来,一个账号是否能做好,和制作人的性格、态度有很大关系,如果制作人态度消极,视频自然不好做,但如果从心而走,做账号其实也并不难。

那年年底的公司打卡任务上,王嘉伦郑重地将“温暖自己”列为了最后一条。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张庚最终还是留在了掌上风暴,

并且做出《柒女神和壳儿妹》《壳儿妹吖》等帐号,

成为了沙雕搞笑类视频专家

帐号瓶颈期遭遇核心力量流失,这给王嘉伦带来了巨大压力。张庚走后,王嘉伦坚持自己书写每周三更的视频剧本,写身边的人,写看到的故事,有时也写写自己的爱情。

账号的呈现方式上,他也开始尝试突破:从原本的小郎君与别人发生各种故事,转变为通过小郎君的眼睛来记录、参与各种故事。

与此同时,还加入了网红歌曲等一些主流元素助阵。

账号的转型十分成功。在张庚离开半个月后,“异地恋情侣解除误会”、“小女孩劝路人戒烟”等窜红网络的爆款视频接连出现。

《路边小郎君》在一个月内增粉700万,开始被各路媒体注意、报道。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王嘉伦开始被同事们称为“大直男”,他们认为他活得一点“仪式感”也没有:

同事们讨论种草的餐厅,他觉得吃什么不都一样;

同事们议论假期的安排,他觉得放假不过就是换个地方办公;

同事们庆祝各种节日,他觉得节日不过就是个日期;

同事们八卦各种娱乐新闻,他觉得内心激不起任何波澜……

那个曾经带着同学们四处游玩写生、对生活充满激情的王嘉伦不见了。

“我也不知自己是负能量太多还是怎样,如果是哪个帐号爆发了,这种工作上的成就感能让我高兴一整天;但如果是个人生活方面,哪怕是捡着钱了,对我来说也没什么波澜。”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工作中的王嘉伦

他不是没有仪式感,而是将仪式感都献给了工作。

他的生活只有工作。

他在公司旁边租了宿舍,宿舍离公司只有2个路口的距离。可即使如此,当他在凌晨一两点下班以后,还是常常会打车回家。

司机问他为什么打车。他说:太累了,打个车走吧。

他不爱向身边人诉苦。心里不太舒服的时候,他宁可自己喝点酒。

“成年人嘛,有些东西该自己承担就要自己承担,该面对的还是要去面对。”

凌晨4、5点的青岛,他司空见惯。有时也会从当天晚上7点拍到第二天上午9点——在家休息3、4个小时,下午接着回来上班。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王嘉伦在“抖音区域创作者大会”上

在他的带动下,公司里的小伙伴们都被激发出了极大的工作热情。

每次看到大家的辛苦,嘉伦都劝大家注意身体,可小伙伴们反而越发兴致高涨。尤其是当出现爆款视频、大家纷纷获得充足回报时,所有人更是干劲满满,有的恨不得住在公司。

“其实每个短视频公司机构都是这样子的。别人都在进步、努力,如果我们不去拼,那么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除此之外,他每天都要保证自己刷3到4小时的抖音。

在他看来,做短视频就意味着每天都要不断学习,只要一天不去看别人的选题、去揣摩大盘的走向,不去思考抖音想去推广哪些内容,就会很快被别人落下。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公司2020年会王嘉伦和他的老板、同事们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即使已经为哄别人开心而倾尽全力,不友好的声音也依然环绕在王嘉伦身边。

“都是假的”、“骗眼泪”、“骗子”……对于这些黑粉的发言,王嘉伦轻松一笑:

“毕竟是拍出来的,说是假的,我也认。但其中的故事原型以及倡导、传递的正能量还是真实存在的。就算有人不理解,我也不想去争。”

随着账号的知名度不断增加,“小郎君”的模仿者也层出不穷。当被问到对这些模仿者的看法时,王嘉伦的回应有些出人意料:

“这样的人很多,但那不叫模仿。因为正能量只有传递,没有模仿。把更好的东西让别人去看到,这也是好的。”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如今的《路边小郎君》已拥有1300多万粉丝

发布过380多个视频

前路漫漫,光明与阴影交相辉映。虽然兼任网红KOL与管理者的路并不好走,但每当作品被人看到、抑或是开辟出新账号的时候,那种充实感与成就感,却足以慰藉他疲惫的心灵,让他觉得当下所做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

2019年12月,王嘉伦度过了自己的24岁生日。他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一份保险。

“父母年纪渐渐大了,人生充满未知,总要给他们一个保障。”

他的责任感不仅局限在家人,也发散到了每一位关注自己的粉丝与社会众生。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在全国爆发,他首当其冲为防疫捐款50000元。与此同时,掌上风暴也通过旗下各个帐号,为抗击肺炎捐款20万元。


女子学院95后“男网红”:错过清华后,他爆涨2000万粉丝……

有人在一线奔忙,就有人在后方传递温暖和力量。

看着后台粉丝们的鼓励留言,王嘉伦也不止一次发视频给武汉打气、为国加油。

不论未来将会如何,他都十分感恩这个时代。正因有互联网与新媒体的高速发展,才使他得以在短视频平台与大家相遇,得以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将《路边小郎君》的故事传递给千万人听。

至于生活中的“小郎君”,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亦没有什么大喜大悲,平凡得就像个最普通人家的孩子,正如《路边小郎君》带给观众们的印象一般。

这是一个95后新媒体人的故事,也是千千万“小郎君”们的生活缩影。

他告诉我们,也许最好的故事就在平凡里,只看我们如何去感受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粉丝   郎君   帐号   清华   青岛   美文   掌上   账号   能量   路边   温暖   父母   男孩   女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