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安到北安⑰|甘于奉献,传唱吕梁汾河间

从延安到北安⑰|甘于奉献,传唱吕梁汾河间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骄阳高照的兴离、兴黑公路上,车辆如梭,往来频繁。古朴壮丽的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静穆地敞开大门,迎接着一群又一群慕名而来的参观者。门口“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几个大字刚劲有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从延安到北安⑰|甘于奉献,传唱吕梁汾河间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摄影/韩建平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馆址即原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这里曾是晋绥开明绅士牛友兰先生的宅院和花园,当地人称“花园院”。它见证过山西的荣光,也见证了一块红色根据地的诞生,一面面红色旗帜在晋西北土地上冉冉升起。


晋绥边区是党创建的最早抗日根据地之一。它包括山西省同蒲铁路以西的大部、原绥远省黄河以东及平绥铁路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华北、华中、华南各解放区与陕甘宁边区联系的枢纽和通道。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遵照党中央指示,一二零师从陕北挺进抗日前线,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1940年1月,晋绥边区抗日民主政权——晋西北行政公署在兴县蔡家崖成立。1940年6月,晋西北军区司令部成立,军区下设四个军分区。晋绥抗日民主政权和军区的建立,表明晋绥抗日根据地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前卫阵地。

1942年10月,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成立。从此,蔡家崖成了当时晋绥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时人誉称“小延安”。强大巩固的晋绥边区根据地,滋养、护送了一支又一支的革命队伍,其中就有1945年9月份中央派出向东北挺近的干部团。


从延安到北安⑰|甘于奉献,传唱吕梁汾河间

从延安到北安⑰|甘于奉献,传唱吕梁汾河间

从延安到北安⑰|甘于奉献,传唱吕梁汾河间

从延安到北安⑰|甘于奉献,传唱吕梁汾河间


晋绥边区群众支援前线 资料图


1945年9月12日—26日,中央派出的干部团一路穿过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这一段路程全部是在抗日根据地行军,群众对大批军队和干部上前线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干部团所走过的村庄,墙上有标语,街上有过街旗,大书“祝出征同志旗开得胜!”“敌人敢顽抗就消灭它!”的字样。

队伍经过的每一个村头都有一口大锅,烧着开水或绿豆水,男女老少站在街道两旁,拿着鸡蛋、花生、红枣塞进过路战士们的口袋里,拿着切好的西瓜送到手里。为了不影响行军,有的西瓜一头开口,用勺子把瓜瓤捣碎,让战士们拿出瓷碗来盛上一勺,边走边吃,还有的儿童团敲锣打鼓喊口号。晚上一到宿营地,妇女会员立即迎上来要给大家洗衣服、帮助分队做饭和烧水。队员们接受了群众的慰劳很是激动,纷纷说:“吃了根据地多年小米,现在又受到欢迎,到前方打不好仗,无颜见根据地父老。”有的同志补充说:“也对不起根据地的妇女儿童。”

“这种不求回报、甘于奉献的精神在战火中铸就,也在薪火相传中发扬。这种大仁、大义、大爱,与物质富裕和文化程度无关,是一种信任使然,是对党和军队的绝对信任。”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常务副馆长梁明德说。


从延安到北安⑰|甘于奉献,传唱吕梁汾河间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馆内展品 摄影/王宇萌

从延安到北安⑰|甘于奉献,传唱吕梁汾河间

“屏障之魂”雕塑 摄影/王宇萌


从纪念馆正门进入,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由三个院子组成,其中工作人员办公大院为后来续建,旧址部分为一大一小两个院子的套院,建筑物主要是石拱窑洞、砖包大门、起脊瓦房、盖瓦歇厦等,充分体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晋西北地方民居特色。旧址面积为4500平方米,保护范围为12200平方米。

展览内容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晋绥边区根据地的形成、作用以及贡献;第二部分介绍晋绥边区根据地的军民斗争史;第三部分介绍晋陕联防保卫党中央;第四部分介绍根据地的全面建设,包括党建、政治、经济、文化、群众工作;第五部分的主题是光辉的历程、前行的足迹,它主要讲述当时1948年毛主席率领中共中央前委,由陕北转战西柏坡,途经蔡家崖主持了一系列工作。

目前纪念馆收藏文物资料达4300多件,其中属于国家级别的历史文物有1190件;国家一级文物有12件;国家二级文物有29件;三级文物有78件。每一个展品,都有独特的故事,汇聚在一起,历史地指向晋绥边区根据地在护送干部人员及军需物资等后方保障工作上作出的巨大贡献。


从延安到北安⑰|甘于奉献,传唱吕梁汾河间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正面雕塑 摄影/韩建平


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到吕梁市。一下飞机,就驱车近两个小时来到这里,向晋绥边区革命烈士敬献花篮,瞻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数以万计的吕梁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甘于奉献、无私无畏、勇于牺牲、超越自我的吕梁精神,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当年激励着延安干部团走向东北,走向胜利,也必将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夺取更大胜利。



从延安到北安⑰|甘于奉献,传唱吕梁汾河间

“从延安到北安 ——跟党走、奋斗行”大型主题采访第二分队记者在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摄影/边瑾



来源:奋斗理论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吕梁   延安   陕甘宁边区   兴县   北安   陕北   司令部   晋绥   中共中央   边区   旧址   根据地   军区   纪念馆   美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