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30岁,才明白:成年人的自由,从戒掉这3件事开始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362天

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里有这样一句话:


“到了我们这个阶段,已经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喜欢就尽情享受,讨厌就一点不做。”


曾经以为自由的状态,是到了一定年纪后的水到渠成。


如今,终于变成了小时候最羡慕的“大人”,却发现想象中的自由生活,并没有变成现实。


即便有了谋生的能力,有了独立的生活环境,却照旧受困,常常身不由己,被迫妥协。


年过30才明白,一个人是否自由,和年龄无关,更多时候,它是你的一种选择。


成年人的自由,从戒掉这3件事开始。


到了30岁,才明白:成年人的自由,从戒掉这3件事开始


01

戒掉“面子”


记得以前看过郭冬临的一个小品,叫《有事您说话》。


小品里的郭子,口头禅就是:“有事您说话”。


为了让人瞧得起,他自称在铁路部门有关系,有事尽管找他。


同事老牛托他买两张卧铺票,本就没关系的他,只能扛着铺盖卷去车站帮忙排队买票。


结果排了许久的队,票卖完了,郭子只能自己掏钱,出高价帮同事买票。


这种明显吃亏还落不着好的事,郭子却做了无数次。


他的理由,就一条:“咱不能让人说咱无能。”


虽然是小品,但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原型不会少。


当一个人过度在意面子的时候,面子就变成了束缚你的枷锁,让你受制于它。


年糕最近关闭了自己的朋友圈,让很多人大吃一惊。


因为年糕的朋友圈质量很高,精致的风景、美食、人物照片,总是让人眼前一亮。


好奇之下,去问了年糕原因。


年糕表示,你看到的精致都是假象,这些年为了活成别人羡慕的样子,我实在太累了。


每次出门用餐,年糕要在菜端上来后,各种角度重复拍照,然后找到最适合的滤镜。一餐饭下来,P图时间比吃饭时间还长。


出门旅行,就更不用说了,为了拍到满意的照片,沿途根本没有欣赏风景的心情,满脑子都是拍照、P图。


一场旅游下来,最后的收获只有朋友圈的点赞和留言。


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但过后却又只剩空虚,觉得日子越过越累。


今年特殊的情况,让年糕在家宅了近2个月,他发现,这阵子居然是几年来,自己过得最轻松的时候。


年糕突然明白了,如果为了面子装模作样地生活,你就再也不会获得自由。


因为当你把面子放在了首位,你也就被世俗的价值观所绑架了。


不论做什么,你首先想到的都是怎么“展示”给别人看,这样的你,也就丧失了最基本的从容。


才子倪匡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路上,常见有人跌了一跤,路人匆匆而过,至多投以一瞥,谁会在意?


但是跌倒的人自己,却当作是一件大事,仿佛全世界都记得他曾在路上跌过一跤。


绝大多数,自己认为没有面子之极、不知如何下台才好的事,在人家看来,根本不是什么严重的事。

说到底,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冷暖自知,没人那么在意你到底过得好不好。

为了表面的风光,牺牲私下的舒适和自在,实在太不值得。


成年人真正的自由,从放下面子,活出里子开始。


到了30岁,才明白:成年人的自由,从戒掉这3件事开始

02

戒掉“依赖”


刚毕业的表妹经常跟我抱怨,有个同事让她觉得很烦。


比如,一起用餐时,喜欢从表妹盘子里夹菜;经常问一些极其私人的问题,探听隐私;甚至常常使唤表妹做一些打印、复印的工作等等。


听多了表妹的抱怨,我只能告诉她,同事之间的相处,本就是你情我愿,如果你不喜对方,冷淡几次别人也就懂了。


表妹支支吾吾,同事虽然烦,但相比其他人的冷淡,这个同事算有求必应。


工作上的事情问她,她都会认真回答,还有耐心。


听到这,我才明白,表妹不是不懂怎么远离,而是有求于人的情况下,不得不忍受对方的“烦人”。


其实,表妹的大部分问题,都是网上就能找到答案。


只是她习惯凡事对外求助,总想有人把解决方法直接摆在她面前。


但你既有求于人,又想人家迁就你,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当你习惯了依赖,你连交朋友的自由都没有。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禅师同游杭州灵隐寺。


苏东坡看到大殿上的观世音菩萨手中挂着念珠,觉得很奇怪。


问禅师:“世人都在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希望能得到她的护佑,为什么她手上也挂着一串念珠,她念谁的名号呢?”


佛印禅师说:“也是念观世音菩萨。”


苏东坡不解:“为什么观世音菩萨要念自己呢?”


佛印禅师解释道,因为她比世人清楚,求人不如求己,靠人不如靠自己。


凡事总想找“依赖”的人,最后也会被“依赖”所困。


俗话说,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长大后你才会明白,人生中最牢固的靠山,只会是你自己。


作家苏岑有一段话:


“在心情最糟糕的时候,仍会按时吃饭,早睡早起,自律如昔。


这样的人才是能扛事的人。人事再乱,打不乱你心。


人,不需要有那么多过人之处,能扛事就是才华横溢。”


成年人真正的自由,从戒掉依赖,自己扛事儿开始。


到了30岁,才明白:成年人的自由,从戒掉这3件事开始

03

戒掉“合群”


去年有一部很火的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


女主叫大岛凪,前期的大岛,活得非常憋屈,她无时无刻不在看同事的眼色。


产品发布会上同事制作的宣传册出了错,没人主动承认。


看了出错同事的眼色后,大岛主动背下了黑锅。

回到小组,犯错的同事不仅没有内疚,还表示“大岛才是最适合担责任的那个人”。


而大岛呢,还得笑着应和同事“我懂”。


自己明明带来便当,但同事邀请一起外出就餐,也没勇气拒绝。


明明和同事没有共同话题,但为了合群,大岛全程都在一旁尬笑应和。


在手机上看到同事出去玩发的ins,大岛立刻紧张万分。


马上上软件,检查是不是同事聚餐,把自己排除在外。


等确认自己没被排斥后,才松了一口气,又立马登上社交软件,给每个人的动态都点赞。


永远挂在脸上的假笑,和同事相处时小心翼翼的讨好,都只是为了不被孤立。


电视剧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合群的卑微,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活中有太多人都在为了合群,主动迎合他人。


有人明明更喜欢自己待着,但有集体活动,却从来不敢缺席;


有人明明不喜欢看电视,但为了和人有话聊,开始主动追剧;


有人明明不认同他人的观点,但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奇怪,只能违心恭维.......


为了能合群,我们牺牲了太多。


不可否认,有时候合群能带给你更多的便利,但为了合群,去伪装自己,刻意逢迎,却会让你失去真正的自由。


为了合群,你不敢穿自己喜欢的衣服,不敢说自己真实的想法,不敢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试问,这样的合群,不辛苦吗?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有这样一段话: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成年人真正的自由,从戒掉合群,找到自我开始。


到了30岁,才明白:成年人的自由,从戒掉这3件事开始

04

说在最后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词条《29:自由》中说:


追求简单自由的生活,并非浑浑噩噩不思进取,而是见过复杂之后还能简单。


真正的自由,是千帆过尽后的豁然开朗。


事实上,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


自由的生活,更像是成年人的一种选择。


能够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花更多时间在自己身上;


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事;

能不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遵从内心生活......


这或许,就是成年人真正的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灵隐寺   成年人   自由   念珠   装模作样   禅师   年糕   眼色   表妹   美文   朋友圈   小品   在意   面子   同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