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五四运动总指挥,被称为当代孔子,曾与人决斗,却英年早逝

1950年12月,一个奇寒的冬夜。

台大校园,一个普通的寓所。

夜深了,书房里的灯一直亮着,一个50多岁的男人,还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一阵剧烈的咳嗽,让他不由自主地捂住了胸口。

他的妻子赶紧过来,给他捶背:不要这么拼了,不要命了么?

他笑笑:书比命金贵。

他是五四运动总指挥,被称为当代孔子,曾与人决斗,却英年早逝

然后指着靠墙的书架,说:这些书,我死后留给儿子,请董作宾篆一方章,上刻'孟真遗子之书','家有藏书能教子'。

一语成谶。

两天之后,他在一个会议上发言,情绪过于激动,心脏不适,旋即离世。

他,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的总指挥,痛打曹汝霖,火烧赵家楼,被后人称为一代国师的傅斯年。


01、 和权倾朝野的权贵斗法

傅斯年年轻时是一个出了名的学霸,学成回国,是学术界的翘楚,大师级的人物。按理,本该文质彬彬,文温尔雅。

但他偏不,火爆的脾气加上显得肥硕的体型,大家私下送了他一个绰号:大炮。

他是五四运动总指挥,被称为当代孔子,曾与人决斗,却英年早逝

这门大炮还真的名不虚传,祖宗有言,老虎屁股摸不得。傅斯年不仅要摸,还要把老虎掀翻在地。

当时孔祥熙正担任国民政府的行政院长,搜刮民脂民膏,富可敌国。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敢怒不敢言。

傅大炮偏不信这个邪。

他收集了大量资料,罗列了孔祥熙的六大罪状,拿到参政会上公开宣读,结果参议员们都坐不住了,保乌纱要紧,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会儿就都走光了。

傅大炮气得直瞪眼: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下次开会,傅大炮又拿了出来。

孔祥熙下不了台,告到了老蒋那里。

老蒋老谋深算,一天,他把傅大炮请来,好酒好菜地招待着。

傅斯年当然知道老蒋的用意,但毫不理会,该吃吃该喝喝,却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快吃完了,老蒋沉不住气了,忍不住敲了敲桌子,说:"傅大师啊,我问你,你对我信不信任?"

傅大炮正啃着鸡爪子,随口说:"当然信任。"

老蒋说:"既然信任我,那对我任用的人也该一起信任。"

傅大炮一听,把鸡爪子一扔,矜持之气全无,叫道:"我信不信任你,跟信不信任你任用的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非要让我连你任用的人也无条件地信任,那杀了我,我也不会同意!"

老蒋无奈,傅斯年可不是个一般人,后面有一群教授、学生,只得派人成立调查组,调查属实,忍痛罢免了孔祥熙。

傅斯年怒怼高官上瘾,之后又开始炮轰继任的宋子文,最后宋子文也是灰头士脸地走路。

在炮轰孔祥熙和宋子文的时候,胡适曾担心地劝他,你炮轰谁不好,非要去炮轰这两位,万一有个闪失,你这辈子就完了!

但傅斯年毫不畏惧,说:"我一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

自古,中国的读书人,是讲究气节和风骨的。

古人称有气节和风骨的人之为"士"。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谓之气节。

以一己之力,担社会之责;

不避风险,逆流而上,凛然不惧,谓之风骨。

傅斯年,一个读书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可谓气节犹存,风骨卓然。

他是五四运动总指挥,被称为当代孔子,曾与人决斗,却英年早逝

02、有时硬来有时软,从来顽劣一少年

傅斯年好斗,轰炸机中的战斗机。

有一次,在国民参政会上,知名学者孔庚就中医问题提了一个议案,傅斯年当即发言,坚决反对。

二人展开激烈争辩,孔庚嘴拙,急了,跳脚挥臂,辱骂傅斯年。傅斯年腾地跳起来大喊:"你侮辱我,散会后我要和你决斗。"

众人见两人火星四溅,心知一场血斗在所难免。

散会后,傅斯年第一个跨出会场,两眼圆瞪,怒气冲冲。

孔庚一出会场,就被傅斯年拦住了:君子动手不动口,决斗。

孔庚没想到斯文如他,竟如街头孩童赌气,骇然不已。

时孔庚已年逾古稀,身单力薄,见他体重腰粗,已是两股战战,根本经不起厮打。

傅斯年见状,噗哧乐了,双手打拱:"你这样老,这样瘦,不和你决斗了,让你骂了吧。"

转身而去。

活脱脱一个长不大的老小孩儿。

总觉得,民国时代,那帮文人,学问高深之外,生活中处处充满了乐趣。

傅斯年身高体胖,人称"傅胖子"。抗战期间傅斯年、李济、裘善元去重庆赴宴。

宴毕,主人替三个名人雇了三乘滑竿。

三个人打赌,看谁最受重庆人尊重,傅斯年眼望天花板,说:我。

两个人不屑,约:被抢抬者赢。

裘善元第一个出来,抬夫们一看是个胖子,不愿抬,互相推让。

傅斯年和李济心中暗乐。

他是五四运动总指挥,被称为当代孔子,曾与人决斗,却英年早逝

接着李济出来,比第一个还胖,四个抬夫叫苦不迭,更不愿抬,又推让一番。

傅斯年乐不可支。

傅斯年志得意满,缓缓而出,剩下的两个抬夫一看,傻了眼,丢下滑竿,掉头就跑,把一脸骄傲的傅斯年晾到了门口。

已坐上滑竿的两个人幸灾乐祸,眼泪都笑了出来。

好友罗家伦听闻傅斯年喜欢和人打架,打趣他:"你这大胖子,怎样和人打架呢?"

傅斯年一脸憨态,一本正经地说:"我是有理论根据的,我的体积乘以速度,产生一种伟大的动量。这种动量可以压倒一切。"

罗家伦哑然。

他是五四运动总指挥,被称为当代孔子,曾与人决斗,却英年早逝


人常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放之于傅斯年身上,应是恰如其分。

能把平凡的生活,过得精彩,是一种智慧;

能把枯燥的日子,活出灵性的快乐,是一种风趣。

硬朗的外表,柔软的灵魂,风骨如是,风趣如斯。

03、 智慧的碰撞

1918年夏,从湖南乡村走出一个青年,走进北大校园,当了北大图书馆的助理员,每天登记图书馆读报纸的人们的名字。

每天看报的人中,图书管理员知道了当时名燥一时的学生领袖傅斯年。可惜的是,当时傅斯年正是志得意满,根本没时间去倾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土话。

当时的学生领袖傅斯年,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当年他不屑一顾的图书管理员,多年之后,会成为引领中国革命的领袖。

抗战胜利后,傅斯年应邀前住枣园。

他是五四运动总指挥,被称为当代孔子,曾与人决斗,却英年早逝

因了北大的这段因缘,当年的图书管理员,单独拿出一个晚上与傅斯年进行交谈,就有了下面这段充满智慧的著名对话。

领袖风趣地说:"我们是老相识了,在北京大学时我就认得你,你那时名气大得很,被称作孔子以后第一人哩!"。

傅斯年机敏而又识趣地回应道:

"我们不过是陈胜、吴广,你们才是项羽、刘邦。"

领袖哈哈大笑,如此得体又使双方皆不失面子的话,也只有出自傅斯年之口。

高手过招,影随形动;大师落子,静若无声。

领袖谈笑之间,纵论天下,雄揽四海。

学者妙语嵌珠,风雅高超,恰到好处

风骨、风趣、风雅,一个纯粹的文人,一颗有趣的灵魂,一个有滋有味的人生。

回望烟尘若许蓝,闲暇品茶意悠然。时人纷纷尽执笔,几个能如傅斯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枣园   决斗   滑竿   助理员   孔子   志得意满   动量   风骨   气节   英年早逝   总指挥   风雅   读书人   会上   大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