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70后——看电影之“跑片”。

我是70后——看电影之“跑片”。

看电影是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在那样一个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里,没有电脑、没有电视,甚至连小说、画册也不能满足需求,却能看到电影这种高科技的文化载体,又怎么不让人激动、兴奋与欣喜。尤其对于小孩子来说,喜欢热闹的我们更乐意在人堆里钻来钻去,电影的内容反而并不重要。

最早的电影都是官方性质的,由乡里的放映员轮流着到各村播放,我搞不懂哪个村里要放什么电影的消息是从哪里来的,总之只要是三里五村要放电影了,肯定就能在村里得到消息。那些个比我大的孩子们或者骑自行车,或者跑着三五里地去临村看电影。

我是70后——看电影之“跑片”。

我只跟着去北掌看过一次,我们街上二十多个孩子,男的女的都有,一溜小跑去的。回来的时候那些个大孩子故意跑的飞快,我在后面使劲撵,累得气喘吁吁,还不敢停下来,总感觉后背上就有东西附着,吓死个人。

电影幕一般是就地取材。横拉在街里的树上,将街道拦腰一截,却没有任何人会提出反对意见。有着黑边的白白的影幕刚拉起来,我们就已经搬着凳子、拉着车子、抱着草毡子赶到了。

拉电影银幕需要爬树往上拉绳子的,我那时候,因为比较淘,是爬树的能手。每次演电影,在拉银幕的时候,我都抢着爬树拉绳子。能够干到这个活,我自己都觉得很光荣,很荣耀。

然后就是根据影幕的距离开始抢占地方,抢到好位置后,为了避免被别人挪跑,还要安排人在那里看着地方,或者抢地方之前直接拿着干粮,里面夹点盐、洒几滴卫生油就算是晚饭了。

我是70后——看电影之“跑片”。

电影幕旁边的柱子上是喇叭,后来又换成了音箱,效果就比大喇叭浑厚多了。有一些老头、老太太抢不到位置,也不敢跟往人堆里扎,就坐在反面观看,人的影像都是反着的,也不知他们看的别扭不?好在多数电影都是重复放映,他们都能“倒看如正”了,跟我化学老师的元素周期表倒背如流有一拼。

那时候看电影还有一个专业术语叫“跑片”。

公社给村里放电影,有时候会几个临近的村子一起放。电影机可以有几部,但是电影片子的拷贝却只有一部。这样就只能一个村庄放了,一个村子放。而为了节省时间,第一个村子放完第一张拷贝,就马上把这张拷贝送到第二个村庄放映,以此类推。这就是“跑片”。

我是70后——看电影之“跑片”。

有时候三四个村子会在同一个晚上都上映这部电影。于是就难免会出现偏差。

虽然那时候放映队都带着发电机。但是故障在所难免。因为机器故障,停电,路远等等原因。有时候完整的一部电影放完,会到很晚。到晚上的12点钟.。春天,夏天,秋天还好,天不冷就在那等着。人们说会话,侃会大山。冬天气候寒冷可不好受了。有时候人们冷的受不了,也困得不行的时候,就先回家暖和暖和,不脱衣服睡一会。正睡得迷迷糊糊。大喇叭开始喊,社员同志们,电影能演了,快来看了。于是从新爬起来,再去看电影。

在当时,能够抵御住电影的诱惑,不去看的,100个人里,都没有2-3个。那2-3个人也是睡着了,睡得太死没有听见广播。第二天后悔的追着看过的人问结局。

那时候的电影片子也是很少的,最多的就是战斗片,戏曲片。像《地雷战》,《地道战》,《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两个小八路》,《朝阳沟》,《天仙配》,《追鱼》,《喜盈门》,《英雄儿女》。

后来才有的《少林寺》,《自古英雄出少年》,《第一滴血》《冰山上的来客》《神鞭》《九龙戏凤》《南征北战》《大篷车》《血战台儿庄》等等。

我们的童年曾与它们携手走过,后来因电视的普及及票房的不景气萎缩了电影市场,很多年村里不再放映。镇上也有一个电影院,却去的很少,仅有的几次还在门口的铁栏杆铸成的检票口附近被挤来挤去,挤的前胸贴后背,脚都悬空了,像挂在墙上的照片。

我有时候就特别想在某一个凉风习习的初夏,组织人回村里放几场电影,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儿时的感觉,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来看,但可以肯定的是,再不会有小孩搬着凳子、抱着毡子、推着车子来站地方了,或者根本没有人来看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戏曲片   阳沟   毡子   电影机   看电影   凳子   绳子   银幕   村子   暖和   美文   村里   村庄   片子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