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泉州之行悠闲自在,边逛边吃,寻找泉州的地道小吃,大饱眼福口福,不亦乐乎,尝尽美味,还满载而归!

五叔公土笋冻+蜂蜜石花膏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土笋冻,是泉州的特色食品,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它含有胶质,主原料是一种蠕虫,身长二、三寸,类似于竹蛏。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北醋、甜酱、辣酱、芥辣、蒜蓉、就成了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许多家店都有卖,但五叔公土笋冻无论从卖相到口味都更胜一筹。

蜂蜜石花膏并非想象的是碗装的,深吸一口,有Q弹的一丝丝的石花膏,有香甜的蜂蜜水,沁人心脾!

四果汤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四果汤在街边都可以买到,把石花膏刮成均匀的细条,然后把它盛在碗里,还加入了红豆沙或芋泥等多种食材,然后加上一勺蜂蜜水,基本完成了。口感爽口。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石花膏是福建闽南一带的特色小吃,别地儿难见。主要是因为食材的当地性,以及闽南夏季气候让人喜欢食用。 石花草是海水里的一种植物,采出来再熬制,就成了半透明状的石花膏。我也兴趣盎然地体验了一把刮石花膏,用刨刀刮下来一条条的,外观类似果冻,但在口感方面则脆而嫩。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加了椰果、芋圆、烧仙草、蜜豆、菠萝等7种顶料,浇上蜜水,不是很甜,石花膏很脆,芋圆很Q,清甜可口,值得一试。价格:7元/份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天后宫旁边有家秉正堂,我们也是顺路经过,里面的四果汤给我们的感觉是“惊艳”!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柜台里的配料眼花缭乱, 蜜豆、薏米,绿豆,红豆,莲子,白木耳,各种水果,如菠萝、芒果、西瓜等,有的还有蜜饯,仙草,芋圆,布丁,圆子,只能挑4种顶料,可两个吃货都想尝尝。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一份可以选四种顶料:qq的果冻口感的石花膏,甜甜的蜜豆,酸甜的芒果,糯糯的芋圆。喝一口,甜而不腻,尝一口,甜在心里,好吃,大爱,五星推荐!价格:8元/份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候阿婆肉粽坐落在东街骑楼的一层,离钟楼很近,店面不大,但装修比较新,桌椅也干净。我们慕名而来!

肉燕汤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肉燕又称太平燕子,是福建省泉州市的一道传统小吃。打制燕皮,猪肉必选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蕃薯粉,肉粉配比恰到好处;通过精细复杂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形似南方的大馄饨,但包的更紧实,长长方方的,肉馅更多。价格:12元/碗

牛肉羹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牛肉羹也是一道泉州特色美食。经过处理的精牛肉已经没有了粗纤维的口感,吃到的是软软滑滑的Q弹,似乎少了牛肉的原汁原味,个人感觉一般般。价格:12元/碗

招牌烧肉粽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侯阿婆家的招牌粽子必点,一粒很大颗,加了沙茶酱、花生酱熬成的汤汁。粽子裹得紧实,但筷子夹了几次就松开了,沾着酱汁吃挺美味的。价格:9元 /个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泉州的烧肉粽历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润不腻,精工细作等特点,被评为中华名小吃。这里的肉粽品种之多,并有大小之分,但主要区别在还在于原料上,主要以干贝、香菇、虾仁、鸡蛋、鱿鱼须、瘦肉、海蛎干为主料。肉粽很多地方都有,泉州的肉粽不仅个大馅多,最特色的是佐以甜辣酱和花生酱,吃的时候一定要把粽子掰开拌着吃,回味无穷。

米糕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这个米糕虽然放在纸杯里,但口感和象山的米馒头类似,合乎我们的口味,连续两个早上,都是我们的早餐。

满煎饼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吃起来像铜锣烧和黄金糕的合体,刚出锅时香甜松软,稍凉一些韧性更好。基础版是红糖+黑芝麻,内馅不会太甜,质朴的红糖味。升级版在此基础上加了糖冬瓜和花生碎的版本,口感丰富许多。我们点半片(份量是图中这样,3块小三角),一吃就欲罢不能,买了3盒带回家和亲人分享。

吴氏手工麻糍+秦粿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麻糍一向是我心头爱,它的软糯香甜让人留恋。这家店是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一家店,每次经过,都是一条长长的队伍,临走前一个晚上,我俩下定决心一定要排队买到(不管排多长时间),不留遗憾。排队间隙,观赏吴阿姨行云流水般制作麻糍也是件乐事。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每一个麻糍都是现包,麻糍团已经压扁,直接加入酥脆的炸扁食皮,少许芝麻糖、花生碎,收口包紧,扔到花生粉里滚上几滚,热腾腾的麻糍就做好了。价格:2元/个。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做好的麻糍,细尝一口,绵软清爽又充满Q劲,糯米的清香混合着芝麻、花生的浓香,在口中搅动着已沉沦的味蕾,也不枉我们排队等候半小时。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秦粿与麻糍不同的是,麻糍是用蒸好的糯米包的,而秦粿是包好再下去蒸的。3元/个。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做好的秦粿有咸、甜两种口味,3块钱一个,我们都比较喜欢甜的口味。粽叶的香味加上糯米的清香软糯,吃上一口幸福满满。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这是我们在另外一家买的麻糍,里面加了三种料,咬一口软软糯糯,里面又酥酥脆脆,口味偏甜,因为是现包的,有温度的麻糍更喜欢!从外形看,和吴氏麻糍还是有区别的。价格也略贵些,3.5元/个。

老记面线糊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店铺在钟楼旁边,是西街骑楼下的小铺面,避免人多,我们一大早就去光顾了。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最里面是厨房,半开放式,面线糊的浇头码放整齐垒在玻璃窗后面,一目了然。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老记家的面线糊厚一点,店里的卤味都比较淡,蒜味不浓,酸甜味重。面线为纯手工拉成,面身细如发丝,煮熟后成透明状,入口绵软,汤底出色。一定要点一份油条,特别酥脆,应该是炸过2遍,配烫口的面线糊很赞。

后城面线糊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逛了府文庙,穿过小弄堂,小河的治理不是很得力,就在我们后悔的那刻,我们发现这家顾客盈门的小店,虽然已经吃饱,但还是要点一份尝尝。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后城面线糊店面不大,一看装修就知道这家店有年头了。当地食客很多,点单的人排起了长队。配料多,有醋肉、大肠、卤蛋、虾仁、海蛎、蟹肉、鸭肠、鸭血......任加任选,标配是醋肉+大肠。我们就点了这一份,油条还是自取的。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醋肉是泉州特色小吃之一,是油炸美食,将猪肉切片加入糖,盐,醋,蛋清等调味料腌制一段时间,然后放进油锅里面炸一炸,地道的泉州醋肉采用的是纯瘦猪肉,色泽金黄,外酥里嫩,还散发着醋香味。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这家的面线糊重口味,胡椒味重,酒味很浓,但是卤菜口味偏清淡,醋肉不入味,我们江浙人吃不惯。
听人介绍,这面线糊看似简单,做起来可一点都不马虎。大骨和海鲜长时间熬出高汤,再将面线稍捻碎放入其中,加调好的地瓜粉浆不停搅拌,直到丝丝缕缕的面线像被微风吹开似的,软若无物,糊而不乱,清糊的制作才算完成。这么麻烦,原本打算买些米线回去自己做的念头打消了。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油条包麻糍是将新鲜滚热的麻糍平铺在两根刚炸好的油条上,洒上白糖和熟芝麻,再将油条对折,形成油条包麻糍。又点了一份海苔肉松麻糍,油条的香脆,麻糍的香甜,加上海苔肉松鲜香,此乃美味也,5星推荐。价格:10元/个。

金包银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外形像个大饺子,比年糕团小许多,Q弹有劲,色香味形俱,里面有肉、香菇、笋干。一定要趁热吃,尤其外面的包皮软糯,特别好吃,5星推荐。

海蛎煎+鱼丸汤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在一家路边摊我们点了一份海蛎煎。先煎蛋,然后将韭菜切成一指节长短,和洗净的蚵仔搁在一起,加入稀释番薯粉作为粘合剂,入油锅煎至金黄,最后加在蛋皮上。特点小而肥嫩,原汁原味、鲜美可口、物美价廉。价格:12元/份。

觉得不是很正宗,还是要到有口碑的店里品尝。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心心念念的鱼丸汤也尝到了,卖相不敢恭维,但口感还是不错的,有鱼丸的鲜香和Q弹。也许用餐环境不是很好,体验也就大打折扣了。

早龙饭团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早龙”是泉州的一个早餐品牌,包装精致,日期新鲜。这个小饭团包有香菇、咸肉,咸淡适中,饭粒软糯,挺好吃的!3元/个

斯丹姜母鸭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斯丹姜母鸭位于清净寺旁边,前面的排挡可以看到若干排炉灶,每个灶眼架了一个砂锅,里面是一份姜母鸭。鸭子煲得慢,饭点赶过去,必定要等等。店里还算宽敞,有两个门面供食客用餐。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打开砂锅,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姜味,鸭块色泽诱人,勾起满满的食欲。咬一口,满口的姜香味,鸭子肉鲜香,推荐指数5星。价格:110元/只

泉州地道小吃都收藏在这里了,满满的干货

锅底有很多薄薄的姜片,一整锅感觉都是油,实际上入口的感觉却是肥而不腻!搭配一盘生菜,几乎是用餐客人的标配。去泉州,必定要去打卡“姜母鸭”。

小结:

三天时间走遍东西街、吃到不同的美食。如果想吃正宗的泉州地道小吃,还需穿街走巷,美食分散隐匿于各个小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泉州   骑楼   钟楼   小吃   海蛎   酥脆   干货   鱼丸   油条   香甜   口感   美文   花生   牛肉   地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