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高考状元的出身和特质,才明白,状元是“别人家”孩子的原因

每年的高考放榜之日,都是格外引人关注的时刻。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对于高考学子而言,是一个大日子。

看过高考状元的出身和特质,才明白,状元是“别人家”孩子的原因

放榜后,最受关注的还是各省的高考状元。现在这个网络时代,分数公布的同时,状元的名字也随之被公众知晓。

大家对状元好奇的同时,对他们的家庭出身和父母情况也格外好奇。究竟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高考状元呢?很多家长也不禁感叹:为什么高考状元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根据有关的数据信息,高考状元的各种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

看过高考状元的出身和特质,才明白,状元是“别人家”孩子的原因

家庭父母职业

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中国高考状元出身教师家庭的比例最高。这说明好的教育环境非常重要。教师本身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在教育孩子上有更多的经验和方法。

教师有寒暑假,正好匹配家里孩子的假期,能有更多时间去辅导孩子的功课,陪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

看过高考状元的出身和特质,才明白,状元是“别人家”孩子的原因

今年安徽高考的理科状元吴国华,总分714分。

据悉,他的父母都是老师,在大家的印象中,他的父亲很有素养,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

看过高考状元的出身和特质,才明白,状元是“别人家”孩子的原因

这不是个例,教师在培养孩子方面确实占据巨大的优势。

公务员职业的占比排在了第二位。公务员的职业相对稳定,且空闲时间相对较多,同样能有更多的时刻陪伴孩子学习成长。

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家庭是高考状元出身占比最低的。农民工作相对劳累,需要出外打工,常年不在家,几乎没有时间管孩子,通常交给老人,住在爷爷奶奶甚至外婆外公家。

农民对孩子教育也很难使得上劲,小学高年级题目都可能已经不会了,孩子的学习几乎要靠自己。

父母学历

高考状元父母的学历,占比最多的是本科,其次是专科,然后是硕士研究生。这说明接受高等教育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高考状元。

看过高考状元的出身和特质,才明白,状元是“别人家”孩子的原因

有人疑惑,为什么父母是硕士学历的高考状元比例还没有专科高。那是因为硕士本身在社会中就占比很低,给大家一个数据,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占社会总人数约为0.7%,意味着100人之中1个研究生都没有。

所以研究生占比低是由于拥有学历的人数少,并不代表学历越高越不好。

父母学历高,相对所学知识也更多,孩子所受知识的熏陶相对也会更好。

2009年,广西的理科状元杨晨煜,一家人都是学霸,他的父母都毕业于广西的一所重点大学。

看过高考状元的出身和特质,才明白,状元是“别人家”孩子的原因

今年的山东高考状元孟令昊,总分711分,数学考满分150分,清华北大连夜争相抢人。

他父母都是山东大学的毕业生。

看过高考状元的出身和特质,才明白,状元是“别人家”孩子的原因

家庭氛围

孩子能成为高考状元,难道是天赋使然?事实真不是如此,高考状元离不开父母小时候对他们的言传身教和创造的良好家庭氛围。

高考状元孟令昊,他表示家庭氛围相当民主自由,不会有强制约束学习,父母也不会在学习上给压力,即使考的不好,父母也从不责怪,只会安慰和鼓励。

2017年的北京状元熊轩昂,他的父母都是外交官。他的父母给他宽松的氛围,从小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作息习惯等。

看过高考状元的出身和特质,才明白,状元是“别人家”孩子的原因

总的来看,状元们的家庭氛围有几个特点:

第一,家庭民主,每个人都有发言权

这种家庭氛围给孩子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没有学习之外的任何压力,当然更能在学习上投入更大精力。

第二,从小培养孩子

真正优秀的孩子,都是小时候养成了良好习惯。学习上的强大执行力也是小时候养成的,并非一日之功。

第三,不要求孩子的成绩

父母不要求孩子的成绩,无论考的好与坏,父母给予的都是理解和支持,并给孩子更大的自信。这样的孩子才能越挫越勇,学习劲头也会越来越足。

有句话说:幸福的婚姻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其实,高考状元的父母给予的氛围也是相似的,总体来看大同小异。

看过高考状元的出身和特质,才明白,状元是“别人家”孩子的原因

状元拥有的特质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在如此多优秀的考生中夺得首位,自然自身也有过硬的素质和学习能力。那高考状元有什么优秀的特质呢?

1、自主学习力强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很头疼,总是督促孩子学习,但还没什么效果,孩子整天对学习打不起精神。依靠外力强迫孩子学习,往往只会适得其反。

高考状元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自主学习能力强。他们对学习有些强大的计划性,不需要任何人对其施压,自己就会把学习安排妥当。

看过高考状元的出身和特质,才明白,状元是“别人家”孩子的原因

2、兴趣广泛,不死学

很多高考状元并不是只会考试,他们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今年湖北省的高考理科状元唐楚玥,高考总分725分,语文单科高达146分,这对于很多人来说,真是一个天文数字,靠死记硬背完全是考不来的。

看过高考状元的出身和特质,才明白,状元是“别人家”孩子的原因

唐楚玥本人兴趣爱好广泛,书法、钢琴、话剧、跑步,都做的颇为出色。她自己表示,跑步锻炼能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另一位高考状元,2019年高考理科状元杨晨煜,他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他不止学习优秀,还酷爱运动,羽毛球、排球都是他的强项。

看过高考状元的出身和特质,才明白,状元是“别人家”孩子的原因

很多高考状元接受采访时表示,不会死记硬背,不死学是他们共同特质。不会只是埋头学习,还多方涉猎,培养自己全方位素养。这几乎是状元们共同的特质。

3、对学习“较真”

状元们还有一点特质,对学习都“较真”。他们的“较真”是对错题的追踪溯源,是对疑难点的不断追问,直到搞懂为止。在他们的眼中,不允许有不懂的知识点,所以他们最终才能取得近乎满分的好成绩。

有句话说: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

正是他们对自己严格的学习要求,才能最终脱颖而出。

看过高考状元的出身和特质,才明白,状元是“别人家”孩子的原因

凭借“一己之力”能考北大清华吗?

分析完高考状元的家庭背景和个人特质,大家会发现,状元们的家庭环境相对都较好,几乎没有农村学子能考上清华北大。现在真的很难了。不是不可能,是真的太难。

2017年的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他一语道破了现实情况: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的。

看过高考状元的出身和特质,才明白,状元是“别人家”孩子的原因

2016年的高考,一个来自大山里的男孩,魏凯伦,考了620分的高分。

当时他为了补贴家用,暑假还在工地搬砖,通知书也是在工地上收到的。

看过高考状元的出身和特质,才明白,状元是“别人家”孩子的原因

有一个农村留守女孩,钟芳蓉,今年高考676分,全省文科第四名,清华北大没问题。

据女孩爸爸说,一岁起,她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母要出外打工,也没带过她。

她的学习全是依靠自己。这样的孩子真是少见,靠自己能考出如此高的分数。

可以看出,凭借“一己之力”也能考出好成绩,也能上北大清华。

看过高考状元的出身和特质,才明白,状元是“别人家”孩子的原因

写在最后

我们要清楚,像钟芳蓉这样靠自己还如此优秀的孩子,太少了。绝大多数的高考状元,还是依靠父母提供的好的家庭环境。

有很多父母都在感慨,为什么高考状元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抛开个例来说,高考能否是状元,孩子的因素其实不重要,父母才重要。好的父母,给予孩子好的成长和教育环境,日久天长,孩子自然而然会变得优秀。

要想孩子成绩好,不要一味要求孩子,父母要反思,自己做的是否到位,是否孩子在学习,自己玩手机。是否花费了时间陪孩子成长。

当父母做到位了,我相信,孩子的成绩不会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状元   特质   高考状元   孩子   较真   总分   理科   美文   出身   氛围   学历   父母   成绩   原因   优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