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远去说变迁 (小通讯 )

"当 ,当当,当当当⋯⋯"富有节奏感的钟声响了。这是一部农村题材电视连续剧中的情形。画面上有人敲钟,钟声传得很远。这钟声,极像多年前我家乡那些农民出工、收工时的信号钟声。

钟声远去说变迁  (小通讯 )

似乎,时间过得真快。钟声,早消逝了。一晃,土地到户也已四十多年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公路四通八达;电网进村入户;电视网络到农家;致富产业异军突起:各类养殖业,灿若繁星;种植业,春笋般涌现;加工业,也与日俱增⋯⋯

钟声远去说变迁  (小通讯 )

回首往事。四十多年前的农村,很穷。属集体生产。许多地方,农民干活儿,以敲梆或打钟为号。干活儿的人,一听钟响,不是收工回家,就是出门上工。

那会儿,土地是生产队统一耕种,由小队长大派工,人们或是在一起劳动,或是分几个作业组干活儿。我的家乡那儿,也是敲钟。开始,队上敲梆,人们觉得那声音太小,听不到误事。后来,便改为敲钟。而钟声,又是听的山顶上另一个村人敲的。人家啥时敲钟,我们队就啥时收工,或出工。

后来,敲钟的老头儿知道了,有意把声音敲小。我们队的好些社员,不少时候没听到钟声,还误了事。于是乎,小队长便给人家买几包烟,拿点儿小钱。那老头儿又使劲敲了。

钟声远去说变迁  (小通讯 )

何以呢?原来,这儿有一座山,名叫凤凰山。 这山的两边,各是一个村。靠阳的这半边呢,就是我家所在地儿。当时,叫十大队,辖六个小队。二小队就山脚的沟底。山垭口有个不大的乡场。乡场上,有条通往县城的泥结碎石公路。公路旁有棵古老的榆树,上挂一截抽水机管子锯短做成的钟。很远的几个大队的人干活儿,都听这口鐘的声音。

这里的人们,就是在这钟声里,干出了许多许多可歌可泣的事儿:

山路陡峭,阻断了外出通道。于是乎,村上统一组织民们,动员人们用钢钎撬,錾子打,开山炸石,硬生生凿出了一条机耕道,慢慢又将其铺上了碎石。又在后来的几年间,分别修通了六个小队的社道。如今,农用车进出畅行无阻,山货出山了!

钟声远去说变迁  (小通讯 )

种田,村民缺水。于是乎,村上组织六个小队的基干民兵突击队,眼测,手量,用钢钎打,炸药轰,肩挑背磨。短短的两年,竟开山打通长千余米的凤凰山隧洞,将山那边一大型水库的水引入这边村里,浇田灌地。

钟声远去说变迁  (小通讯 )

何止如此 ?这个村还在六个小队,每个队修了一口或两口蓄水的山平塘,实现了旱涝保收!

路通了,水有了,农民笑了!这就是那些年,村民在钟声里干的事儿。如今老百姓依然受益呢。可不,农民种水果、蔬菜、药材,还有喂养的生猪、牛、羊,等等,都是从这条山路运到了乡外,进入了城里销售。农民也因此摆脱了贫困,跨上富裕生活之路!

钟声远去说变迁  (小通讯 )

或许,是那些年人们在钟声号令下,出力流汗,吃苦耐劳,打下的基础?如今,这儿发展更快了:进山水泥路通到了农户家门口,种养加三业推进,其它基础设施也有了质的变化,农民业已脱贫,正在致富路上飞奔⋯⋯

【 原创 】

钟声远去说变迁  (小通讯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凤凰山   榆树   钟声   錾子   钢钎   开山   小队   村上   碎石   美文   山路   村民   声音   公路   农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