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十首描写春雨的唐诗,你是否都记得?(下)


最美的十首描写春雨的唐诗,你是否都记得?(下)

春雨,带给诗人或喜悦或惆怅或哀伤,杜甫欣喜地说“润物细无声”,韩愈欢愉地说“天街小雨润如酥”。孟浩然却淡淡地问“花落知多少”。是啊,一场雨,带给每个人不一样的感受。我们盼望春天,期待春雨,让我们一起欣赏一千多年前那个烟雨迷蒙的春天吧。

6.《清明》——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是杜牧(803年——852年)在池州做刺史时所作,大概写于845年春天,当年杜牧42岁。这首诗,没有使用任何典故,语言通俗易懂,写得自如流畅,毫无经营造作之痕。诗的画面感极强,仿佛在讲一个场景小故事,清新、生动、形象,带给读者无限的遐想。虽然清明时节,春雨绵绵,冷冷凄凄,但这首诗反而给人带来一丝温暖。

7.《滁州西涧》——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737年——797年)在滁州任刺史时所作,大约781年,也有人认为是785年闲居滁州西涧时所作。这首诗中有无寄托,历来争论不休。旧注以为这首诗有政治寄托,说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但似乎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

8.《水槛遣心》二首

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译文:草堂远离城郭,轩楹宽敞,极目远眺,没有村庄阻隔,视野开阔。江水清澈,江水上涨,几与江岸齐平,因而几乎看不到江岸。草堂四周,树木葱茏,在春日的黄昏里 ,盛开着似锦的繁花。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吐着水泡儿,欢欣地游到水面来了。燕子呢,轻柔的躯体,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着掠过水蒙蒙的天空。城中有十万户人家,而此地只有两三户人家。

这首诗是杜甫于761年定居草堂后所写,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远离喧嚣的舒适之心。五、六两句刻画细腻,描写极为生动,这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尾联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同时呼应起首两句。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比,更显得这儿非常闲适幽静。

9.《别严士元》——刘长卿(唐)

春风倚棹阖闾城,

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

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

青袍今已误儒生。

译文:春风乍起,我们的船停泊在了苏州城外,水国的天气带着初春的寒意,忽阴忽晴。蒙蒙细雨不觉润湿了衣服,树上的花朵悄悄飘落到地上,竟然听不到一点响声。薄暮时你离开了,看着夕阳下你独自坐着小船渐渐远去,我的心情十分惆怅;你看,湖南碧草如茵,而我们的惜别之情也如碧草一样绵延万里。如果有相识的人问到我的境遇,请你转告他们,我命途多舛,已是被青袍所误的一介书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作。此诗通过描写送别友人严士元途中所见景物,感慨宦海沉浮,朋友伤别,感叹怀才不遇,前途渺茫。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和背景已难以确切考证。从“春风倚棹阖闾城”句可知,此诗当作于今苏州城。诗末有“青袍今已误儒生”句,印证其作于遭贬之后,郁郁不得志之时。按唐朝的服饰制度,三品官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每品又有正、从和上、中、下之别。

10.《春雨》——李商隐(唐)

怅卧新春白袷衣,

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

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

万里云罗一雁飞。

译文:初春,我的心情惆怅,身披白色的便服懒懒地躺在床上,眼前寥落的景象令我万分感伤。从你住过的红楼旁走过,看见红楼在雨中似乎更加凄凉,我黯然神伤,只能悄悄归去,任雨帘在风中摆动。春天的脚步匆匆,一路奔波,却已是暮春,真的令人感伤。而与你只有在残宵梦中隐约相见,可我的一片痴情却无法传递给你呀!春天的阴云弥漫,就让空中的飞翔的大雁把我的思念传递。

这首诗是李商隐作于大中四年(公元850年),题作“春雨”,却并非直接写春雨,而是抒写在春夜雨中的相思之情。也有人说这是诗人客居长安的忆家之作,有人说这是李商隐期盼他人提拔的寄托之作。大多数人认为这就是一首爱情诗。

全诗借助于飘洒迷濛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真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隐喻着诗人难言的感情,抒发着诗人哀伤的情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春雨   滁州   儒生   碧草   寥落   刺史   草堂   译文   唐诗   美文   细雨   惆怅   寄托   清明   红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