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说与多说,全在需要

看了一则杂文,大意是说少说为妙,多说无益。举了曾子的学生问曾子的故事,曾子的答案是青蛙在那里呱呱呱的叫,没人搭理它;公鸡早上一声叫,人们都要起床了云云。叫我说,这说与不说要看场合,该多说就多说,该沉默就沉默,也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就说公鸡叫的少就好,青蛙叫的多就不好。
公鸡叫也好,青蛙叫也罢,都有自己的本能,都有自己的职责。公鸡到天快亮的时候自然要叫,这是由自己的生物钟决定的。当然了,公鸡叫与不叫,天都是要亮的。而青蛙叫则是春夏之交,稻花飘香的时候叫,那是属于它的季节,要是到了冬季,你让它叫它也不会叫。毛主席还专门写了一首咏蛙诗:独卧池塘如虎踞, 绿树底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那个虫儿敢做声。看看这又是多么的气派,就一只小小的青蛙,在诗人笔下,伟人眼里成了一个大英雄了。辛弃疾的《西江月》有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那是多么美的丰收之年,你能说夏夜的蛙声不美吗?现在人们还把青蛙叫王子呢。青蛙靠不停的鸣叫来呼唤异性,交配,产卵,繁殖,那是一种生存方式,有错吗?至于你愿意理你就理,你不愿意理也是你的自由,就如同青蛙也有在自己的季节里鸣叫的自由一样。再说了,现代科技发达了,谁还用公鸡来叫你起床啊。不过也不能因为这个就说公鸡鸣叫不好。
现在的所谓专家写文章,要说什么好就把那个东西说的完美无缺;要说什么东西不好,就把那个东西描述的一无是处。总是片面和充满偏见的看待事物。而且缺乏理性的思考,科学的探索,客观的描述。总爱在哪里发泄情绪,你发泄也就算了,还愤青的了不得,似乎别人都不懂,就自己是博学的。
至于说话,我觉得吧,还是要分场合,看情况。你要为民请命,你就得仗义执言,大声疾呼,这样才能实现共同梦想。你要是征求意见,你就得少说,而要多听,用心听,倾听民众的心声。关键在于你是为了大众还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有时候可能会保持沉默,奉行沉默是金的处事哲学;当然,有时候,也为了自己,使劲的在上司面前巧言令色,口若悬河,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行投机钻营之勾当。那又另当别论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为民请命   巧言令色   仗义执言   大声疾呼   阿谀奉承   可能会   口若悬河   公鸡   美文   青蛙   场合   要说   沉默   不好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