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风,家族传承的必要元素

曾国藩:家风,家族传承的必要元素

家风、家训、家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深深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


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曾国藩:家风,家族传承的必要元素


家风即家教,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奉行主张凡事要勤俭,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常对子女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


曾国藩深知当官家庭的福分延续一代就少,因为当官的子孙骄横且奢靡;福分延续到二代的家庭也很少,延续到多代基本没有。而曾国藩几代人表现却非常出彩。曾国藩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曾纪泽是著名外交家,二儿子曾纪鸿是著名数学家;孙辈中,曾广钧23岁即中进士;第四代,曾约农、曾宝荪均是大学校长、教育家;第五、六代遍布海内外,大都学有所成。曾氏五兄弟,香火延续至今已是第八代。


曾国藩:家风,家族传承的必要元素


曾国藩


曾家几代人之所以如此出色,靠的就是“家风”


曾国藩行军打仗时,给自己的儿子写信,大致意思是:“曾家都有早起的习惯,起来时候,离天亮还有一两个时辰,利用这个时间读书;做事、走路稳重。”


曾国藩还给儿子写过信,提到:“凡富贵功名,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命。做人做事惟有勤俭二字,才可以持久”。行军的时候,还不忘教导和约束儿子的行为。


摆高老人的位置,让家风有厚重感


曾国藩将老人的形象摆到很高的位置,让家风传承有时空感,让家风更有厚重感,让孩子更加信赖。与曾国藩相比,他的父亲和爷爷的成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曾国藩向子孙讲述他的父亲和爷爷的故事,都是带着主观向好的方面去传导给孩子们,给孩子们树立了正面积极的形象。


曾国藩:家风,家族传承的必要元素


而当今社会,老人的角色却被弱化了。我们很多人变得焦躁,与老人和孩子的讲话都很焦躁。这种厚重感变得不复存在,家风更不用谈了。我们要多一些耐心与老人沟通交流,让老人感觉的爱和尊敬,让孩子们也学会尊重。多听老一辈人讲他们的故事,这样会让故事有厚重感,孩子们也会在其中受到启发。


亲子交流的平等自然


我们不要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事情都不给他讲。我们大人就应该跟孩子讲讲自己工作中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也学会站在大人的角度看问题,让孩子懂得理解他人也会扩大孩子的眼界和格局。不要将孩子屏蔽在某些事情之外,这样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自私。


父母应该坦诚自己的过错、失败,将这些可以与孩子交流,不能虚伪,教育最重要是的真,孩子也会学会坦诚。


该夸奖的夸奖,该批评的批评。举止厚重,言语要缓。


曾国藩:家风,家族传承的必要元素


父母的重要性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让孩子认为在天下人都不接纳自己的时候,父母也会去接纳我。这就是孩子的安全感,父母应该保持家庭的和睦和完整,给孩子一个完整且温馨的家庭。


父亲在家中起到的是权威作用,如果能够好好利用这种作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很有利的。父亲的角色在家庭里被消减的时候,对孩子的教育是不利的,而妻子应该辅助丈夫角色的建立。


一个家庭的家风对于孩子教育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言行需要家风来约束,好的家风将带给孩子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家风   家训   家规   福分   勤俭   子孙   美文   后代   元素   角色   父亲   儿子   老人   父母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