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心底为你祈福

——忆小奇奇康复训练的岁月

记得小奇奇第一次来康复的时候,穿着一件精致的小西装,留着短短的平头,笔直的身材,可爱的五官,我心里不止一次地感叹:这竟然是个孤独症儿童!

接下来的时间,我认真观察小奇奇的行为,估摸他的脾气,了解他的兴趣,掌握他的语言,评价他的心智发展——小奇奇是一个天赋与低能共存的孤独症儿童,可谓是高功能低智能自闭儿童。他对某些东西非常敏感,一学就会,甚至无师自通,比如动作模仿、手工制作,几乎一点就通,而且记忆力惊人,再抽象的卡片或者复杂的汉字,只需一两节课便能熟练掌握,几乎不会再忘;相反对另外的一些东西,确是非常迟钝,无论怎样教,他都学不会。比如发音:苹果、鹦鹉、山羊,一律被他读成平声,一节课下来,任凭我磨嘴费舌,他依然如故,还是一个音调的重复。同时小奇奇还有严重的语言交流障碍,缺乏沟通和理解能力,仅会鹦鹉学舌般地重复,甚至有时一句话重复起来没完没了,或者说出的话跟外星人一样谁也听不懂。

记得有位智者说过:上帝造完人以后,在人心上放了一把锁,人心上的门是反锁着的,可是钥匙放在人的心里面,从此,心锁从外面打不开,只能从心里面打开,古人找到了一种钥匙,这种钥匙在禅学那里,它叫悟性,悟性好了,心锁能够迅速打开,而悟性通过培训可以提升。普通人尚且如此,我想对于孤独症儿童,或许他们的心墙更厚,心锁更结实,而我也许能成为帮助他们提升悟性、打开心锁的人之一。于是,我改变上课模式,让他的妈妈一同进入训练室,配合我进行情景教学。让我感动的是,小奇奇学得很卖力,可仍不会变通,我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小奇奇纯真的两眼盯着我,也跟着一次一次的重复。每次语言沟通模仿演示下来,小奇奇都是满头大汗,眼睛清澈明亮,既吃力又满足的样子,让人不禁怜爱。

水滴石穿。经过两个月的康复训练,小奇奇终于能够回答第一个问题——“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小奇奇”。这对患有语言障碍的小奇奇,简直是太不容易了。这个开端,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欣喜和自豪,为我一天天的坚持,为小奇奇一次次的努力。

好景不长,在奇奇康复快五个月的一天,我发现奇奇上课神思恍惚、目光呆滞,几乎没有自主的片言只语。我以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断提醒:“奇奇,注意了”。孩子怔了怔神,忍住了眼眶打转的泪水,继续跟我上课。他不时地偷看我的脸,很是惊吓的样子。课后,我把上课的情况告诉奇奇的妈妈,她流着泪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奇奇的爸爸昨晚酒后发疯,摔碗砸盆,对奇奇的妈妈动了手,吓得奇奇躲在墙角,哭都没敢发出声。后来,等奇奇的爸爸消停睡了后,奇奇抱着妈妈,一遍遍地拥抱、亲吻……

家庭暴力,对于一个原本不幸的孤独症儿童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出于对奇奇康复的责任,我和奇奇的爸爸进行了一次长谈,但治标不治本。一个月后,奇奇的妈妈打来电话说,她要带奇奇去上海投奔一家亲戚,到那儿就近给孩子康复训练。从此,我再也没有看到奇奇;再后来,随着奇奇妈妈手机号码的变更,奇奇便杳无音信……

回忆和奇奇一起康复训练的点点滴滴,抛开世俗的杂念,心一下子降到最柔软,这是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孩子,让所有跟他接触的人没有办法不喜欢他、不怜惜他。

自2012年5月分别后,我常常在心底一遍遍为小奇奇祈福,祝愿他在妈妈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终有一天打开心智,破译语言密码,走出封闭的自我,健康快乐地成长,溶入正常生活、回归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神思恍惚   平声   鹦鹉学舌   孤独症   人心   悟性   心智   美文   钥匙   心底   爸爸   样子   妈妈   语言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