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自我”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

当一个人完全受限制于理想自我并由它指引时,他们就总会以“应该是什么”来支配自己的思想。他们生活在无数的“应该”下,渐渐地与现在疏远。这种理想化自我属于神经质性格。对此,最重要的是放弃理想化而从真实自我中发展自己。

——卡伦·霍妮


熟悉心理学的人对卡伦·霍妮应该都不陌生,她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对神经症有着相当深入的研究,其著作《我们时代的神经质人格》、《我们内心的冲突》、《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等对心理学与神经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广大读者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理想自我”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

图片源自网络

卡伦·霍妮说,“理想化自我属于神经质性格”。那么,什么是理想的自我?什么又是神经质性格呢?

理想的自我

理想的自我,是霍妮对个体“人格结构”的分类内容之一。与弗洛伊德不同,后者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而霍妮则认为“自我”应当是个体在生活经验中所形成的自我意象,代表了个体对自己的看法。所以霍妮将自我分为“现实我、真我、理想我”三部分。

这代表了个体自我意识的三个层次:已达到的——可达到的——虚构的。霍妮认为,前两种自我意识是“常态”的自我意识,对个体过往生活的总结、当前生活的审视、及未来生活的憧憬都有重要意义。

而“理想自我”则是一种心理异常现象,因为它的表现方式是“设想自己具备胜于他人十全十美的条件”。也就是说,这种自我意识形态下对自己的要求是没有瑕疵、不会犯错、完美。这也是为什么,霍妮会将“理想的自我”归为神经质性格。

“理想自我”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

图片源自网络

神经质性格

神经质性格是对自己无信心、对他人多怀疑、对环境充满忧虑与不安的异常性格。之所以会形成神经质性格,是由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和温暖,进而导致产生恐惧感和无助感。为应对这种恐惧感和无助感,个体发展出非理性的神经质需求,最终发展为神经质性格。

可以说,理想的自我是个体出于自我保护目的而选择的一种防御方式。然而,这种防御方式也给他们带来的很多难以消除的痛苦。

通过霍妮对“理想自我”的定义,我们会发现,这种形式的自我意识其实是背离现实的、也偏离了“真我”的发展轨迹——属于不可实现自我。

在霍妮的著作中,强迫症患者被视为典型的神经质性格并受其控制,用霍妮的话来说,强迫症患者处在被“应该之暴虐”控制的状态中,因为他们的思想已经被“我应该这么做”支配。我应该去反复检查、我应该把手清晰三遍、我应该数清楚这条路上有多少块砖…… 强迫症患者所有的行为都是在当下发生的,但他们却一点也没有活在当下,因为他们思考的和践行的,都是那个理想化的、完美的场景。

当一个人时时刻刻去践行不可能的信念时,等待他的,或许只有内在无尽的冲突和矛盾。期待是美好的,如果可以,我们都愿意做“完美”的人,但正因为现实与期待不总是相符,所以我们才学会放低期待、接受现实与理想的差距。适度的“理想自我”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切莫将理想化的自己当做唯一的执行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弗洛伊德   自我   理想   神经症   恐惧感   意象   神经质   美文   最理想   人格   患者   个体   冲突   性格   现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