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冷暴力》解析电影《我们的世界》,探析孩子眼中的世界

女儿是一个性格特别活泼开朗的孩子,虽然平时也有些任性淘气,可是整体还是比较乖巧懂事的。然而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女儿上了一年级之后,性格就变得特别奇怪,动不动就发脾气,不愿意去再去上学。

一连好几天,女儿从学校回家,整张小脸都是即郁闷又委屈的模样。我很担心就问了一句:“宝贝儿,你怎么了?是不是在那里不舒服?”

女儿却突然发起了脾气,把书包用力往地上一扔:“我要开除我自己,我再也不去学校了!”说着,就大哭起来。这可把我给急坏了,赶紧问孩子到底怎么了。可无论我怎么问,女儿就是不肯说。

最后,我通过其他同学才了解到,有一天,女儿中午在写作业,旁边有同学把她的本子抢走,丢在了教室外面,女儿一气之下,把这个同学告到老师那里,这个同学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事后,这个同学联合其他的同学孤立了女儿,不管是组队活动还是玩游戏,大家都刻意排挤她。这样的行为让女儿感到又气愤又委屈,再也不想上学了。

其实,很多孩子都在承受这样的冷暴力,而爸爸妈妈却毫不知情。韩国影片《我们的世界》,豆瓣评分8.4分,获得2017年度评分最高电影提名, 讲述了十岁女孩李善,在学校遭到了以宝拉为首的女生团体的孤立和排挤。

在快放假的头一天,李善在学校走廊遇见了即将成为同学的智雅,两个女孩迅速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智雅生活富足,父母离异的她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没过多久,智雅与宝拉越走越近并有意疏远李善,然而很快,智雅因为考试成绩超过了宝拉,以往的经历被翻出来,迅速成为同学排挤和孤立的下一个对象。

这是一部以校园为真实背景的儿童剧情片,被排挤被孤立被嘲讽,大概我们每一个在学生时代都体会过,为什么内心本应纯洁无邪的孩子会是心理扭曲的施虐者,为什么本来乖巧懂事的孩子会成为孤立无助的受虐者?

《冷暴力》 ​​​​书中说:

精神虐待是悄悄发生的,经常令人难以察觉,所以防守不易


校园冷暴力已经成为当下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家长总是后知后觉者,在事情发现之后才恍然大悟,后悔不已。

我将以《冷暴力》本书为基础,结合影片《我们的世界》中,从施虐者和受虐者的视角来解析冷暴力是如何形成的?校园施虐者的手段有哪些,会带来什么长期影响?针对校园冷暴力有哪些实用的建议?

用《冷暴力》解析电影《我们的世界》,探析孩子眼中的世界


孩子的世界并不是总是纯洁美好,同样存在嫉妒、排挤和孤立


精神分析学家玛丽·伊里戈扬在《冷暴力》一书中指出:

冷暴力其实就是一种精神虐待。施虐者不会通过殴打等暴力手段解决矛盾,而是从心理、精神和情感方面对受虐者进行虐待的一种方式。


1、代为受过的受虐者,有着忧郁型性格

影片《我们的世界》中,李善是位四年级的学生,成绩普通,长相普通,家境贫寒,有着一位上着幼儿园的弟弟,剧情刚开始,全班同学正在分组准备玩躲避球游戏,李善也满怀期盼的等着同学猜拳赢的同学选她入组。但是,和以往一样没人选她,最后只能自动分到猜拳输的那组,很快,同组队友迅速排挤她,把她踢出局。

在班上,李善只能孤零零的一个人坐在位置上,满眼羡慕的望着旁边的同学调侃聊天,每当她主动上前,同学们要不对她不理不问,置若罔闻,要不就是迅速收声,借故离开。

同班同学宝拉甚至用请李善参加自己生日趴为由,让其为自己打扫教室卫生,结果,当李善带上悉心准备的礼物按照所留的家庭地址找去时,发现地址是假的,请她参加不过是句玩笑而已。

在现实的校园生活中,李善的遭遇,被心理学家称为“精神虐待”,也就是我们俗说的“冷暴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或多或少经历过,《冷暴力》书中说,所有的受虐者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特别懦弱或者是心理不健全。恰恰相反,受虐者之所以成为目标,在于曾有抵抗过,不愿意盲从。

正如,影片中李善曾抗议自己在游戏时没有犯规,曾据理力争彩笔是智雅主动送的,不是她借来不还,甚至找到智雅想化解之间的误会。受虐者没有办法忍受误解和尴尬,想要澄清事实。当误解越多,就越加倍努力澄清,甚至指责自己,都是因为自己不好,而产生罪恶感。

理想型的受虐者就是有良心又天性爱责怪自己的人,精神病学家胡因图斯泰伦巴克称为这类人是“忧郁型性格”。这种人喜欢为最关爱的人奉献自己,注重秩序和心地善良,使自己比其他人更愿意承担很多的负责与后果。

2、吸血鬼习性的施虐者,从自恋转向虐待

任何人在遇到危机时,都可能会运用各种办法来保卫自己,虐待行为就是其中的一种,这是正常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赞美夸奖、内心抵制批评等等,这些都是自恋的性格特征相当普遍,是一个人正常的心理状态。我们都有一闪而过想置人于不意的恨意,但是,正常人与施虐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的虐待的行为与感觉是短暂的,事后也会自责。后者,会为满足自己的破坏冲动而产生快感。

在《冷暴力》本书中,作者把施虐者的行为,看做是自恋的虐待行为,是一种无症状的精神病患。这类人把自己感觉不到的痛苦及拒绝承认的情感冲突加诸在别人的身上,借以寻找内心的平衡,牺牲他人,转嫁痛苦,可以使自己获得自信和自尊。

在影片中施虐者宝拉和盲从跟随成为施虐者的智雅,身上都有着自恋施虐者身上的物质:


在现实生活中,施虐者都有一个明显的需求,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进行批判,这样就可以让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有价值,自己比别人一定更甚一筹。

施虐者的动力其实是妒忌,妒忌是眼馋别人的快乐或优点,并记恨在心,施虐者从一开始就产生了虐待心态,那就是来自于他认为别人拥有而自己欠缺的东西。

用《冷暴力》解析电影《我们的世界》,探析孩子眼中的世界

3、施虐者与受虐者之间的行为是如何形成的

”校园冷暴力“主要就是指师生或同学间非肢体的攻击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歧视、嘲讽、羞辱、漠视、孤立、疏远等行为,最终影响在于对受害者造成的心理创伤。

在一个团队中,受虐者往往做事很认真,很负责,拥有正面向善的特质,属于较真的完美主义者,这正是施虐者想要找的替罪羊。对于施虐者而言,受虐者是谁不重要,只要是可以代为受过。

影片《我们的世界》中,李善想融入以宝拉为首的小团体,而宝拉从来不说要怎么才能让李善加入她们的小团体,只是以这个为契机,让李善帮她打扫卫生,使李善为她所用。而李善在受到欺负时不愿意对外声张,受到欺负也变本加厉,让李善不断陷入其中,长期下来让她自觉的感到不如人,就是要低人一等,并向欺负她的人屈服。

《冷暴力》一书中说:

群体行为不是各个成员个别行为的总和,群体是独特的实体,个人特征会消失,群体倾向压抑个体特色,个人差异会消失。


有虐待倾向的人在群体中,会引诱比较顺从的人聚集在他的身边,抱团的成员通过批评和说其他人闲话凝聚起向心力,虐待者怎么批评和轻视别人,其他成员都会追随,虽然,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念和想法,但由于依赖虐待者,而变得没有了是非判断能力。

而对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不管是出于胆小,自私还是恐惧,都会和受虐者保持距离,而对受虐者,施虐者会拿他个人或他所做的任何事情来攻击,使他受到精神上束缚,陷入习得性无助当中产生心理混乱。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在知道孩子被欺负之后,因为无法判断是否被暴力,对于这类事情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家长更多只采用“孩子的事情,孩子自己去解决”的立场。让孩子遭受双重打击。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双方会产生病态的反应,施虐者只要看见受虐者就会愤怒,受虐者看到施虐者 则会心生恐惧,恶性循环的开关就此打开。

用《冷暴力》解析电影《我们的世界》,探析孩子眼中的世界

校园施虐者的手段虽然老套,其破坏力不容小视


在校园里,虐待的手法相比其他私人领域内的要老套的多,但是,所带的破坏力超乎想象,不容小视。那校园施虐者的手段常有哪些,对受虐者有着哪些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施虐者常常不会直接面对受虐者的提问,你问什么,他都不直接回应,反而,面对你的提问,左顾右盼,闪烁言辞。也正因为他什么也不直接回应,所以,任何事情都可能是他不满意的原因。

这是其惯用的手法,拒不承认两人之间有问题,也不愿意沟通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的拒绝直接沟通,等于不直接讲却明显表示,“我对你不感兴趣”,“我眼里根本就没有你”。

影片《我们的世界》中,智雅在新学期正式转到李善的班级,当李善问智雅:“我给你打招呼你看到了吗”?智雅则言辞闪烁避重就轻。这让李善心中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那里做的不对,让智雅生气了。

当李善主动找到智雅送上生日礼物,并提出想要解除误会时,智雅的并没有直面李善所提出的问题,而是,找了不相关的理由,来搪塞李善。

智雅正是通过拒绝直接沟通,默默有把过错强加给了李善,李善被剥夺了发言权,她想说的话,智雅不感兴趣,不想听。

在现实生活中,对别人的提问进行回复,是个对人尊重的行为,可是,施虐者不回应,就像打哑谜,什么都不明确,造成受虐者摸不清方向,而永远在距离理解的最远处。

用《冷暴力》解析电影《我们的世界》,探析孩子眼中的世界


施虐者和受虐者说话,往往会语气冷淡,带着看似最无辜的言论留下轻视嘲笑的痕迹,使受虐者听起来,有着未言明的责难和隐藏的威胁。

嘲笑、轻蔑是可以针对任何人和事物的最为轻松的行为方式,这种方式,会因为团队里的其他人的赞同而变本加厉,取笑别人可以显得自己很聪明,聪明的就有权开别人的玩笑,旁观者还会站在取笑人的这一边。

影片《我们的世界》中,智雅把主动送给李善的彩笔,说成被动借出而有意不还,把主动拿给李善玩的手机,说成总是缠着找她要手机玩,通冷嘲热讽,歪曲的语言,让李善心中充满了委屈和无法言明的指责。

而宝拉为首的小团伙,则在背后对李善指指点点,颠倒是非,反指李善不怀好意,老是想掺和到她们的关系中,影响她们的友谊。

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令人不快的言语都是伤人的冷箭,长此以往,导致受虐者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而说这些话的施虐者无视自己造成的痛苦,时不时的还会再拿来开玩笑,从中取乐。

施虐者常常通过讥笑受虐者的喜好,公开拿受虐者开玩笑,在旁观者面前让受虐者出丑并不给受虐者任何表达意见的机会。不管周围人愿不愿意,施虐者常会把旁观者变成他虐待行为的共犯。


孙子云:“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施虐者很擅长挑起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激起嫉妒与对立。

施虐者会通过把王二说张三的话透露给张三,挑起王二和张三的矛盾,而他则在旁边幸灾乐祸的看着两个人自相残杀,两败俱伤。

在《我们的世界》片中,宝拉利用李善的信任,轻易套出智雅的不良过去,并口无遮拦的告诉旁人,让智雅恼羞成怒,将李善有个酗酒的爸爸公然写在班级的黑板上,挑起两人的矛盾,激化了两人的误会,而她则站在旁边看热闹,取笑两个人,导致两个女孩迅速被同学孤立边缘化。

挑起嫉妒是施虐者稳坐主导地位的有效手段。他主导一切,却又不会“弄脏自己的手”,他让伤人于无形的谣言无限放大,让受虐者产生向内投射的结果,形成“都是我不好”的症候群。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受虐的孩子不敢直接攻击施虐者,而以不作声来避免冲突,就是因为,受虐的真正起因,说不清楚,施虐者也不会承认,反而认为,受虐者小题大作。受虐者处于被这种长期优惧当中,往往会代偿失调,身体出现健康隐患。

用《冷暴力》解析电影《我们的世界》,探析孩子眼中的世界

难以觉察,防不胜防,针对校园冷暴力的三点实用的建议


精神虐待在学校都是悄悄发生的,经常令人家长难以觉察,所以防不胜防,受虐者的孩子由于没有及时察觉施虐者已经越界,让自己像海绵般吸收了对自己人格的攻击,使自己的心理上受到了不可察觉的伤害。针对校园里的精神虐待在这里我给家长出三个实用性的建议:

1、教会孩子,维护自己的权利,明确物权意识

未成年人世界的秩序,是需要成年人参与帮助维护的。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可以慢慢向他灌输一些生而为人应有的权利的概念,明确自己那些权利不能侵犯。

父母需要言传身教从小灌输孩子的权利意识和自保意愿。让孩子从小拥有自信的态度和行为,良好的交往能力,明确的物权意识。

面对校园精神虐待,很多施虐者在最开始欺负的时候都是试探性的或者是冲动性质的,可能起初仅仅是几句所谓的玩笑,如果受害者不反抗,施暴者只会变本加厉,慢慢可能演变为更为恶劣的言语侮辱。

学会捍卫自己的权益,这在孩子的校园人际交往能力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这意味着一个底线,能将别人对你的欺负在最初的试探中直接就扼杀掉。

2、停止自我辩解,采取行动,说出虐待行为

在遭受精神虐待时,遵守一个原则,沉默是金。辩解的诱惑很大,因为施虐者的言语中充满着以最大恶意说出的谎言,任何解释和辩护只会使受虐者陷得更深,只要有一点说不清楚,都可能被施虐者拿来作为对受虐者的武器。

在施虐者看来,受虐者做任何事必定都是错的,他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值得被人怀疑,居心不良,满口谎言,很多时候,孩子被欺负后会选择不告诉家长,也不会寻求其他人的帮助。多数是因为他们担心家长、老师出面后,施虐者反而会变本加厉。

但是,校园暴力有时能够一次次得逞,正是源自看准了受虐者的这种心态。而有些孩子可能扮演校园冷暴力的围观者,非但没有寻求帮助,反而因为他们的一次次漠视,被施暴者视作一点点的默许,到最后造成实实在在的伤害。

就像《legalhigh》中所说,欺负的本质是气氛,实际就是在无数的默许中制造的一种氛围。如果受虐者和旁观者都不发声寻求帮助,在结果上便会纵容这种暴力行为。

所以, 让孩子从小要去了解,学校、老师、家长、相关的机构都是可以获取帮助的渠道,受了欺负,并不是要默默地忍受,委曲求全。想要打破恶性循环,就要坚决采取行动,不要怕起冲突。把危机摊在众人面前,才是受虐者达成解决的可行方法,也是可以逃出魔掌控制的机会。

用《冷暴力》解析电影《我们的世界》,探析孩子眼中的世界

3、认知行为治疗,识别致内心歪曲认知

认知行为治疗由心理学家贝克在60年代发展出的一种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问题。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

认知行为治疗在针对校园冷暴力来说,是重建认知。受虐者已经完全被自己头脑中的自我错误认知给控制了,他们把受虐的经历解释为完全的失败和无能,把没有获得某个人的喜欢解释为不再有幸福。

简单说就是一种通过学习具体的行为,来调整和改变歪曲认知的治疗方法,通过可以操作的方法来识别导致内心抑郁的歪曲认知,战胜自我怀疑。在看似平庸之中,重新找到自我成功感和价值感。

在实际校园生活中的精神虐待是个非常普遍但又不易被发觉的现象,它不如校园霸凌那样招人耳目,但又确实暗流汹涌。所以,正确看待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端正自我认识,培养孩子的心理适调能力和沟通能力,避免孩子成为施暴者的同时也要让孩子在面对冷暴力时有正确的处理方法和态度。

写在最后


《我们的世界》影片中孩子的世界,其实远没有我们成年人所说的那么纯真善良,在这个世界里同样存在成人世界的阶级概念,嫉妒、排挤和孤立。似曾相识的故事情节,一路看的我揪心与胸闷。

在影片中,所体现的校园冷暴力其实是一种精神虐待,不同于霸凌中的身体虐待,这种行为可以伤人于无形,不留痕迹,难以被界定,但是却会给受虐待的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摧残。希望通过本文的三点实用性的建议,让陷在这样恶性循环中的孩子及时脱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孩子   彩笔   世界   探析   变本加厉   孤立   美文   认知   眼中   家长   女儿   现实   影片   自我   同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