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捡准考证骗局:跳出“沉锚效应”,解决先入为主的学习困境

高考这几天,有没有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看到捡到XXX学生准考证这样的信息,我们小区刘阿姨就遇到了,她在自己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在转发说有捡到一个叫XXX的孩子的高考的准考证。

刘阿姨是一个热心肠,她心想,这可咋办,准考证丢了,孩子怎么考试,这可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命运,热心肠的刘阿姨,赶紧在自己朋友圈和所在的群里开始转发,并呼吁大家一起转发。

但是,木兰要提醒大家,看到这样的消息,别急着转发,因为可能是骗局,这几年每到大考前都能看到这样的消息,每年都是XXX的准考证掉了,下面带个电话号码,如果仔细一看几乎相同的说辞,不同的地点。

骗局的套路很简单,就是让大家转发,有些人信以为真,会拨打上面留下的电话,结果,产生了额外的费用。在高考前,是叫捡到准考证,到高考后,就会出来捡到录取通知书,原理都是一样,都是利用了我们心理上的沉锚效应。所以,大家不要轻易的上当转发,如果说你真的遇到了,直接打110,交给警察叔叔就好。

那什么叫沉锚效应?它对孩子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如何利用沉锚效应来解决孩子在学习中的困惑?

高考捡准考证骗局:跳出“沉锚效应”,解决先入为主的学习困境

先入为主,以点代全,锚定我们的思维

“沉锚效应”最初是1974年由卡纳曼和特沃斯基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做决定之前,自己的思维往往会被所看到的第一信息所影响,而这个第一信息就会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下来,从而产生先入为主的观点。

就拿捡到准考证这件事情来说,刘阿姨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发捡到准考证这条信息,因为,是朋友发的。所以,给刘阿姨的第一印象觉得这件事情是真实可信的;刘阿姨心里想着高考在即,丢了准考证,那可是大事,朋友都发了,我也只是动个手指头就能帮到人,何乐不为,而恰恰这种想法,正中了某些不良人的当。

其实,“沉锚效应”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早上去吃早餐,有些店家会问你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爱吃鸡蛋的人会要两个,不爱吃的也会要上一个,当然也会有不要的,但是一般不要的人很少。

高考捡准考证骗局:跳出“沉锚效应”,解决先入为主的学习困境


在学习中,老师请一个班中一半的同学两个问题:

请另一半的同学回答两个类似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最后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 孩子们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都受到了第个问题的影响,第二个问题的答案随着第一个问题数字的增大而增大。

沉锚效应是人们的一个心理反应,要想彻底克服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大脑总会不自觉地接收第一手信息,从而形成某种思维锚定,而这些信息具有双面性,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思考,另一方面很有可能成为某种“沉锚”,反而锚定了我们的思维。

高考捡准考证骗局:跳出“沉锚效应”,解决先入为主的学习困境

学习中的锚定思维,让孩子易产生歪曲认识


学习中的沉锚效应,是说我们在做一道题的时候,思维往往会被第一信息所影响,半天转不弯来,而产生了错误的认知。用一句通常话来讲,就是:潜意识打败理性。

举一个非常经典的幼儿园数学题: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潜意识会告诉你:4-1=3个角。

但是,这道题真的是这么算的吗?这道题正确的解答是4-1+2=5个角。很多孩子在做题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思考之前做过的这类型的题目,而忽略对这道题本身的判断,导致用原来的思维去做一道看似相同的题。

某些题目看上去很复杂,给了各种不知道的条条框框,孩子第一看过去,很深奥,自己肯定做不出来,其实这就给自己加了一道无形的枷锁,把自己给锚定在不会做的模式里。事实上,有很多题目,它们只是穿着“难题”外套,用心思考就会发现,其实很简单。

那些被所谓题目吓住的孩子,多半是因为第一眼就告诉自己:太难了,这道题我不会做。被思维给锚定住了。

高考捡准考证骗局:跳出“沉锚效应”,解决先入为主的学习困境

该如何避免或减少“沉锚效应”,解决学习困境


1、追求流动知识,跳出“先入为主”的思维

在学校里,我们都倾向于将知识分为不同的单独的知识点:生物,经济,历史,物理,化学各自为阵,成为一座座孤岛。 可是在现实世界中,这些知识点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是一个整体。 用查理芒格的话说,“在一个小学术部门中找不到世界上所有的智慧。”

杰出的思想家都不是孤岛思维。 他们避免通过单一片面的主题来看待整个生活。 相反,他们培养“流动知识”可以轻松地从一个主题流向另一个主题,串出一个立体多面的知识地图。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你需要拓宽视野,不断探索,打破思维定势,最终目的是学会怎么将所学知识串连在一起。 所谓“先入为主”,归根结底是接收的信息面太小。

人的大脑很奇特,当处理的信息越少,对信息的分辨能力就越弱。相反,在处理海量信息的时候,大脑反而会高速运转,判断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无意义的“沉锚”。

2、远离“钙片文化”,学会独立思考

我们从小受到的传统教育模式,就是在你还没有广泛地认识世界本身和观察世界之前,就先往你脑子里塞概念。我们的老师总是说,把概念背熟,考试按这个思路套。

这种追求速度,追求结果的现有文化称为“钙片文化”。正如,“腰疼背疼腿抽筋就是缺钙,补钙有没有,不知道,先补了再说。

富兰克林说过:“读书是易事,思考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在家庭中,营造思考的氛围,对孩子形成独特的个性,创新的思维非常重要。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小或认为孩子不懂事,而代办包办。

在生活中,多问孩子为什么,有意识地对孩子提出问题,为孩子创造思考的环境。想问题的解决办法,鼓励孩子多提出解决方案,常与孩子打“辩论赛”。当孩子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真正地去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主动学习,对事情也会有更为深刻、独到的想法,才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高考捡准考证骗局:跳出“沉锚效应”,解决先入为主的学习困境

3、学会转换型逆向思考,换个思维方式,另辟蹊径

生物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在学习中,我们常常遇到难题,通常会有已有的惯性思维去解答问题,当解决不了的时候,都依然执拗的坚持,这个时候只需要换个思维方式,另辟蹊径,寻找其他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小时候常听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都跑掉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缸破水倾泄而出,小孩也得救了。

这个故事,就是运用了逆向思维,平时有人落水,我们常规的思维就是把人从水中救出来,“让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刚是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先流出来,“让水离人”。

在现实生活中,万事万物原都是相互联系的,不要分离的,表面上一些看似不相干的事物,背后却有着千丝万缕的互相影响。所以,我们在考虑问题时,不妨跳出惯有的思维定势,采用反向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写在最后


我们在对某事做出判断的时候,很容易受第一印象所支配,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小时候,华盛顿无意间丢了一匹马,他猜测是邻居偷走了,于是就带着警察来到了邻居的农场,并且找到了自己的马。

可是,邻居并不承认这匹马是华盛顿的。华盛顿灵机一动,用双手将马的眼睛捂住说:“这马如果是你的,你一定很清楚它有只眼睛是瞎的。”邻居猜了半天,最终承认了偷盗行为。

华盛顿就是成功地利用了“沉锚效应”制服了撒谎的邻居。华盛顿先使邻居受一句“它有只眼睛是瞎的”的暗示,让其认定“马有一只眼睛是瞎的”,致使邻居猜完了右眼猜左眼,就是想不到马的眼睛根本没瞎。

华盛顿的故事最终告诉我们:在引导他人的时候,不妨正确运用一下“沉锚效应”。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有意识地避免“沉锚效应”,想问题不要掉进一个固有的条条框框里爬不出来。

写文不易,多多帮我留言点赞转发哦!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先入为主   准考证   效应   土耳其   华盛顿   骗局   美文   困境   阿姨   邻居   题目   思维   人口   眼睛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