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提出迁都数十年,为何迟迟没有完成?

韩国,一个位于朝鲜半岛上面积狭小的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亚洲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之一。

提起韩国的城市,首屈一指的恐怕非韩国首都——首尔莫属。首尔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朝鲜王国的历史中一直被叫做汉城,直到2005年才将中文翻译名改为首尔。

名字并不影响它成为韩国中心乃至亚洲主要城市的地位,作为韩国名副其实的中心,它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于一体,无论在历史文化还是现代气息上都保持着鲜明的特点和强大的竞争力,从而成为韩国的代名词。

韩国提出迁都数十年,为何迟迟没有完成?

韩国选择首尔作为首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自公元1394年朝鲜国王李成桂迁都汉城,到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这几百年间汉城(首尔)一直是作为首都存在,因此本就地界狭小的韩国在建国后必定依然以首尔为中心发展,并在建国后首先采取了不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

70年代以来,随着首尔经济发展水平的大幅提高,不平衡发展带来的问题引起了民众和统治者的关注。早在1977年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就曾经提出过迁都的设想,不过当时他更看重的是安全因素,因为当时冷战形势严峻,首尔接近北侧三八停火线,很容易在发生冲突时直接受到战争威胁。

韩国提出迁都数十年,为何迟迟没有完成?

当时的政客和民众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所谓迁都也随着冷战结束被长期搁置,这一搁就是二十多年,直到2002年卢武铉在竞选时再次以迁都为竞选口号,这才开始了新世纪关于迁都的博弈历程,直到现在韩国的迁都也没有明确的结果。那么为什么韩国这样一个国土狭窄的国家热衷于迁都这项难以实现的工程呢?

韩国为何坚持迁都

一个国家迁移首都其实并非罕见之事,纵观近几十年的历史,包括巴西、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缅甸等在内的众多国家都实施了迁都计划并取得成功。考察它们的迁都原因,总是离不开经济因素。

首尔作为韩国的中心城市,集中了政府机构、企业公司、一流大学、文化机构等于一身,在显著的现代发展成就背后,其实蕴含着大量隐患,那就是俗称的“城市病”。据2018年人口统计,首尔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1004万,首都城市圈更是占据了全国人口近二分之一,其人口密度已经超过了东京、伦敦等其他知名大都市。

韩国提出迁都数十年,为何迟迟没有完成?

在人口爆炸的压力之下,一系列城市肥大病随之而来,诸如交通堵塞、住宅拥挤、住房紧张、房价暴涨、空气污染等问题愈演愈烈。

就拿房价来说,2005年首尔房价居高不下,尽管有近郊修建的多个卫星城,在首尔买一套90平米的公寓仍然需要近5亿韩元,这相当于一个普通公务员十几年的工资积蓄,更有一些投机者利用房价大发房地产的横财,使得人民苦不堪言。除了首尔本身难以承受的发展压力外,首尔一家独大的情况也使得韩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极不平衡的状态。

首尔具有发展的天然优势,在建国以来不平衡战略的推动下,以首尔为中心的北部都市圈占地不大,却集中了70%以上的经济力量,其他地方不仅经济发展不良而且迟迟没有改善,经济的不平衡带来了政治、文化等众多方面的不平衡,甚至造成地区间的矛盾冲突,这对于韩国的长远发展和良好形象的树立都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此进入新世纪以来,实施迁都以实现均衡发展不断被提上日程。

韩国提出迁都数十年,为何迟迟没有完成?

韩国提出迁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战略安全考虑。我们知道,早在上个世纪朴正熙时期就主张韩国首都南迁,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北部战争威胁到首都安全,这的确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尽管冷战结束,但新世纪的安全局势仍然迫使韩国领导人不能放弃对这一问题的深思。

作为美军在亚洲的重要军事基地,驻扎在韩国的美军对韩国城市有保护作用,长期以来驻军总部就位于首尔的龙山基地。但是自冷战结束以后,美军驻扎规模连年缩减,并且呈现出南移的趋势,直到2018年将总部迁至京畿道平泽基地,这意味着首尔受到直接保护的能力大大减少,并且一个长期不能忽视的问题就在于首尔位于三八军事停火线以南仅四十公里。

韩国提出迁都数十年,为何迟迟没有完成?

进入新世纪以来,朝韩关系并没有取得实质上的进展,并且不断擦枪走火,冲突连连不断。另外,随着现代武器的不断完善,首尔在建设自身防御体系的同时也得不断提防邻国的军事威胁,一旦发生冲突,这四十公里很难抵御来自外部的威胁,因此向国土中心甚至南方迁移首都成为更好的选择

韩国迁都计划为何难以实现

迁都作为一项国家大事,倡导者首先是政府,最大的反对声音正是来自执政者的对立面即在野党。2002年卢武铉大胆地提出了迁都的主张并将之作为竞选口号,由于这一主张他立即在当年的选举中赢得了中部地区民众的支持,并在大选中获得胜利,上台后他也立即开始实施这项计划,并为此制定了《新行政首都特别法》。

韩国提出迁都数十年,为何迟迟没有完成?

此法一出,反对的声音立即甚嚣尘上,尤其以大国家党为代表,并因此向国家司法部提出该公约违宪的宪法诉讼,最终司法部将其判定为违宪,并在以后禁止“迁都”一词的使用,虽然给行政首都留下了“行政复合城市”的替代词,但还是给卢武铉以重重一击,2003年他随即宣布辞职,在野党的反对外,与政治紧密相联的其他既得利益集团也是阻挠者的重要来源。

众所周知,韩国近几十年快速的发展依赖于其独特的权威主义发展模式,政治与经济权力紧密结合,在首都圈形成了势力庞大的经济和政治集团,其中既有长期盘踞于北部的地区政治势力,又有财力雄厚的众多财阀,如果将首都南迁,必定会动摇既得利益集团的根基,这将对其自身发展乃至韩国整体局势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各派势力面对迁都的提法必定首先采取学术和舆论等众多手段对迁都计划提出批评,例如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认为迁都会使首都圈城市房价暴跌,出现产业空心化等危机,输掉了大选的大国家党更是围绕卢武铉的迁都计划展开了猛烈攻击,其中就包含了朴正熙的女儿朴槿惠。

韩国提出迁都数十年,为何迟迟没有完成?

除了具有直接经济利害关系的政客、财阀采取激烈的反对态度之外,更多民众反对迁都是由于其深厚的“首都情结”。

首尔原名汉城,在朝鲜国王李成桂于1394年放弃开京迁首都至汉阳之时,它就一直作为首都存在至今,六百多年的历史独一无二且无法动摇。无论是历史上朝鲜王朝遗留下来的王室遗址,还是现在行政、立法、司法机构的大量集中,都彰显着首尔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首都所具备的深厚历史与现代底蕴。包括韩语中汉城的发音“Seoul”也代表着首都或京城的意思。

韩国提出迁都数十年,为何迟迟没有完成?

其实很难将反对迁都视作一种保守传统的思想,这本身就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承认与尊重,就是对于首尔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做出的评判,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其他一个城市都难以动摇首尔在韩国民众心中首都的地位。若迁移首都到另一城市,且不考虑经济、政治因素,首先就是一次心理的大挑战,势必遭到广大民众的抵制。

如果说以上只是理论上迁都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的话,那么有必要提及最为现实的因素:迁都需要耗费多少资源,需要付出多大代价。据2003年议会通过的《行政首都特别措施法》规定,自确定迁都地址后用约27年时间里耗资380亿美元实现迁移计划。然而这仅仅是当年在一切顺利的前提下做出的预算,更有可能忽略了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国内外资源等众多问题,实际的总投资绝对会随着工程的进展而不断扩张。

韩国提出迁都数十年,为何迟迟没有完成?

基于已有的条件,以规划的建筑面积和建筑设计来看,无论是投资的金钱、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韩国迁都必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之一。这对于一个国土面积仅有9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来说,其代价可想而知。

在做出了由迁都向行政中心转移的妥协之后,如今的世宗市看似已经初步具备了新行政首都的规模,但实际上由于前期规划的不足和后期建设的不完善,世宗市的定位仍然十分模糊,并且暴露出许多缺陷,比较显著的就是基础设施滞后、交通不便、配套的教育和娱乐设施不足等问题。

韩国提出迁都数十年,为何迟迟没有完成?

首尔原来的行政人员在两地间奔波忙碌,通勤反而成了最大问题,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无法满足工作人员的生活需求,最令人担心的还是分散两地行政的模式导致行政功能分散,行政效率下降。总体来说,光是迁移一个行政首都就把投入大、时间长、见效慢的问题暴露无遗,迁都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结语

韩国迁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至今已经数十年,虽然在近期有缓慢的进展,但总体上离所谓迁都的目标相距甚远,就连一个行政中心复合城市的实现都成问题。

韩国提出迁都数十年,为何迟迟没有完成?

新的发展环境下解决首尔城市病、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必然举措,但这一切能否寄希望于“迁都”二字,如何克服短期不利以实现长期利益,这就需要韩国政府和政治家以极大的智慧和勇气深思熟虑后方才能做出正确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韩国   汉城   朝鲜   新世纪   冷战   不平衡   美文   民众   首都   政治   行政   计划   国家   城市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