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孟子与荀子皆持有不同的观点

如今,能背出《三字经》全篇的人越来越少了。基本只有在儿童教育中才能接触到,但是首句“人之初,性本善”,大家还是很熟悉的。

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孟子与荀子皆持有不同的观点

性善论最早是孟子的观点。但出现在《三字经》中。
“人之初,性本善。”是出自“千字文”中。
当时是在梁朝时,文帝让当时最有学问的周兴嗣为百官大臣的子弟编写一部教科书,一千个字,不能有重复的。又能让孩子们学习书法,又可以让他们学习知识。于是周在王义之的作品中找出了一千个字来,在一夜之间就编写完成了。文帝大悦,并给以重赏。
后来有人在这一千个字中又编写出了“中等”教材---“百家姓”,和初级教材“三字经”。编者是宋代的王应麟。

这句话虽广为人知,其实它并不是一句真理定论。对于人的初生到底是善是恶,长久以来已有很多争论。有趣的是“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都是由儒家的学者提出的。

善良与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物,我们都不缺少同情心与慈悲心。

孟子说“人性本善”,老百姓常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在天地之间,

正因为我们有慈悲之心与善良之念,才使世间万物生养繁殖,使老百姓能安居乐业。

人们具有善良的品质,是人类社会与世间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基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气节风骨,则是支撑天地的基石。符合道义,可为人类社会发展添砖加瓦的事情应当做。只谋求自己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这样的事情就不应该做。一个没有气节傲骨的民族,一个没有道义廉耻的社会,不可能长久存在与发展。中华民族历来不少有气节的人。正是这种气节风骨,支撑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

这句话的意思: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提出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孟子与荀子皆持有不同的观点

译文:孟子说:“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但是,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加压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岗。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

“人性善恶”是指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里面首先明确“人性本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老虎、人和苍蝇之间无法谈善恶的问题,否则就是一个悖论,比如人善待苍蝇,就伤害自己的朋友和周围其他人,这不能叫“善”。“善” 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维护同类或者同类整体的利益。

其次明确“人性本善”是指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国家或者社会的人之间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是有争议的。比如当两个国家打仗的时候,这两个国家的老百姓相互接触就很危险,当国家层面是一种比较友好的交流的状态,老百姓之间的交流才会相对安全一些。

因为这时,就无法直接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会受到不同国家利益的制约,这时同样有可能会出现悖论,善待自己敌对国家的人,有更大的风险对自己的国家造成伤害,从而伤害到自己国家的人甚至伤害到自己。

但同是儒家的荀子却提出不同的论点―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生来的本性是恶,人的本性都是好利求欲的,人人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由于人人都有物质欲望追求,是性中自有,不待学而自然的,正是这种物质欲望的追求,决定了人性的恶。

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孟子与荀子皆持有不同的观点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确认人在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前提与起点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而人性中先验的道德根据。在他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其实质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荀子认为人的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人性是什么?人性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古今中外,对人性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各种观点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中国大众普遍缺少凝聚的精神价值。因为中华民族在广泛意义上,是个没有宗教的民族。随着传统文化的淡漠,大众没有精神指引,外在体现就是社会上逐渐暴露出来的“信任缺失”。

家庭成员之间官司不断,陌生人之间的欺诈行为更是屡禁不止。再加上媒体的影响。我这里谈的媒体影响倒不是指媒体的有意导向。

我指的是在信息时代大众对媒体曝光信息的接收能力更加便捷,而大众的关注度也在影响着事件的传播。秉着“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以及人心的恐惧情绪,负面事件的影响更大更长久,而正面事件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也更短暂。

当大众看到更多的恶行,就很难再相信别人。当我们不再相信别人,也就意味着会逐渐不再相信“人性本善”。

当然直接论断“性本善”或者“性本恶”,从客观事实来讲,都是片面的。这两种论说只不过是不同儒家学者思想理论的起点而已。究竟相信哪一个,就像选择一种信仰一样,我们可以自己做出选择,而且后天“行为向善”的处世宗旨才是更重要的。

如果你问我,我选择相信“人性本善”,并且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找寻回归善心的路径。你认为呢?

文中配图来自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荀子   孟子   儒家   人性   人性本善   气节   大众   美文   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   本性   善良   观点   自然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