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丧母、丈夫家暴、老年丧女,叶嘉莹用一生诠释弱德之美本不弱

点击 馨姑娘光芒万丈 关注我,加★星标★


少年丧母、丈夫家暴、老年丧女,叶嘉莹用一生诠释弱德之美本不弱


这是馨姑娘光芒万丈的第42篇分享

文:馨儿 | 排版:馨儿

来源:馨姑娘原创


世界上有两种人,男人和女人。


男人定义女人是弱者,女人定义自己是弱者,需要男人保护。


于是,人类生存除了母系时代,一直把女人定义在了弱者的行列里,出都出不来。


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替父从军、祝英台假扮男装上学,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女人只有扮成男相才可以显示自己的能力。


但从背后也看得出,其实女性一点不比男性差,只是被定义、被标签习惯化了


如今男女平等的时代,骨子里的这些东西被埋起来,其实还有许多人在给定义、给贴标签,女人却一直在往前冲、往上赶,超越了太多的男性…


今天想通过一部纪录片电影,诠释一下我们误解的女性属性和男性属性。



01

我有弱德之美

但我不是弱者


前几天看了《掬水月在手》,这是2020上映的一部纪录片,在豆瓣获得8.5的高分。


少年丧母、丈夫家暴、老年丧女,叶嘉莹用一生诠释弱德之美本不弱


这部片子所传递的内容,不仅仅是叶嘉莹先生的一生所带给社会的贡献,更多的是从叶先生的身上看到中国女性的坚韧与力量、柔美与担当…


叶嘉莹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少年丧母、丈夫家暴、老年丧女,这其中的任何一项苦难都足以压垮一个人。


但她仍然在品尝过这样极致的痛苦后,如荷花一般亭亭玉立,像君子一样地活着。


她说:“我有弱德之美,但我并不是一个弱者。”


少年丧母、丈夫家暴、老年丧女,叶嘉莹用一生诠释弱德之美本不弱


她是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大家,是加拿大籍华人叶嘉莹,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先生”“古典文化的传灯人”


她一生致力于古诗词研究,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她辗转多国但始终情牵华夏,多年来坚持自费回国讲学。


2019年5月,再次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累计捐赠金额已达3568万元,设立了“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2021年2月17日,叶嘉莹先生荣获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如今叶嘉莹先生97岁了,依旧带着学生,吟诵着诗词,优雅地讲学。


也许能把男性属性和女性属性聊透彻点的就是这四个字,弱德之美


少年丧母、丈夫家暴、老年丧女,叶嘉莹用一生诠释弱德之美本不弱



02

打不死自己的

都会让你变得更强


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在北平。


11岁时开始跟着伯父学作诗,“迦陵”的别号也是她从与伯父聊天中得来。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叶嘉莹的父亲在上海沦陷后音讯全无。几年后,她的母亲也因忧劳长逝,那一年,叶嘉莹17岁


1945年她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48年,24岁的叶嘉莹嫁给了在国民党海军供职的文职人员赵东荪,不久后随丈夫迁居台湾。


少年丧母、丈夫家暴、老年丧女,叶嘉莹用一生诠释弱德之美本不弱


刚到台湾不久,丈夫被怀疑为“匪谍”入狱。


最艰难的时候,母女俩睡在亲戚家的走廊。1952年,丈夫出狱,他们有了第二个女儿言慧。


丈夫看到生的又是一个女孩,很不高兴。


因为久被囚禁,他性情大变、动辄暴怒。还会对叶嘉莹动手,最痛苦时,她想过用煤气结束生命。


少年丧母、丈夫家暴、老年丧女,叶嘉莹用一生诠释弱德之美本不弱


乖戾的丈夫即使找到工作也干不长,一家六口的生计落在了她的肩上。


她开始在台湾的中学、大学讲古诗词,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又远赴海外讲学。


1966年是叶嘉莹的转折之年,凭借她的古文诗词底蕴,叶嘉莹被邀请赴美国密歇根大学讲学。拖着一天的疲惫回家,仍要面对丈夫的咄咄发威。


1970年叶嘉莹再次去往哈佛,开始了对王国维的研究。王国维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有谁能比她体会更深?


噩耗接着传来,1976年,叶嘉莹的长女与女婿在一场车祸中同时罹难。


少年丧母、丈夫家暴、老年丧女,叶嘉莹用一生诠释弱德之美本不弱


历尽悲苦之后的余生,还会遭遇如此致命的一击。


因为叶嘉莹一直是这个家所有苦难的承担者,哪怕痛不欲生,她还是强抑悲痛立即赶到多伦多为他们料理后事……


之后,她把自己关在家中,拒绝一切友人的问候。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一世逼人来。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这是她为去世的女儿写的《哭女诗》中的一首。


但她并未沉溺于哀伤,母亲过世,她就清楚地意识到人生短暂。


女儿女婿双双罹难,好像打通了她人生思考的关节


少年丧母、丈夫家暴、老年丧女,叶嘉莹用一生诠释弱德之美本不弱


叶先生在纪录片中说:“过去顾随先生说过两句话: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以无生之觉悟过有生之事业。


我当时并没有过深的体悟,历经世事无常,痛极以后才有了彻底的参悟。”



03

弱德之美

雌雄同体


作为女人,她没有得到情爱的滋养,她有遗憾,但没有抱怨,而是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带给自己的一切苦难。


看似苦难,但何尝不是让自己更加强大的动力。


作为学生,她对老师的尊重是另一个高度的升华。从纪录片中可以感受出叶先生对禅宗的了悟,“见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她深深地明白只有自己的学术比老师再高才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她做到了。


作为老师,她把一生都献给了学生,世界各地讲学,把中国的文化传遍大江南北,生根发芽。她爱国的情怀点点滴滴传给了每一个学生。


她不但没被打败,反而让各个角色做到极致,她的弱德绽放着光芒,她的美从内而外感染着更多人。


少年丧母、丈夫家暴、老年丧女,叶嘉莹用一生诠释弱德之美本不弱


这就是弱德之美。


弱德之美,表面看去,名为弱,但背后的底色却是坚强无比。


曹植的名篇《洛神赋》里,有一句“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是说我们要把内心的情感收起来,要自己有所持守。


在接受腾讯儒学的采访时,叶嘉莹先生又补充:


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少年丧母、丈夫家暴、老年丧女,叶嘉莹用一生诠释弱德之美本不弱


在说文解字里,说弱字,是柔曲,像弓箭一样,弯弯曲曲的。完全不是人们后来理解的不强或弱小,反而是一种柔美中的力量。


所以,是我们误会了其中的深刻义理。


这是祖先造字的时候赋予给后人的一种力量,赋予给每个人的能量,我们本自独立、自主、自由、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弱德之美既有男性的刚劲,又有女性的韧性;既有男性的豁达、又有女性的细腻;既有男性的阳光,又有女性的阴柔。


少年丧母、丈夫家暴、老年丧女,叶嘉莹用一生诠释弱德之美本不弱


弱德之美是雌雄同体的最好诠释,根本没有男性和女性的分割。


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里没有性别歧视,也不是女权主义,而是对一个人全方位的贯通,两种能量的交互,形成的一种美。


你我都有的弱德之美。


少年丧母、丈夫家暴、老年丧女,叶嘉莹用一生诠释弱德之美本不弱


后面的话:


在历史上有弱德之美的中国女性,可以称之为先生的大家,比比皆是。


有宋庆龄先生、何香凝先生、许广平先生、林徽因先生、张充和先生、杨绛先生、冰心先生等


每一位背后都有着一段段动人动情的故事,都有着强有力的坚韧与不屈。


她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就是雌雄同体的弱德之美,那份坚韧与柔美并存,那份力量加持着我们后人一步步更加坚定地前行。


少年丧母、丈夫家暴、老年丧女,叶嘉莹用一生诠释弱德之美本不弱


当代还有屠呦呦,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张桂梅,她在华坪县民族中学执教二十余载,节衣缩食帮助学生,患了子宫肌瘤依然坚持;


最近又美又飒的外交部翻译官张京,在国际上展现了中国女性的超强能力。


还有很多优秀人士,她们朝着前人指引的方向,倒行逆施。


不论哪个行业、哪种身份,大家都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我们不是弱者


这才是弱德之美最好的诠释!





-END-


作者简介:



xin姑娘(馨儿)自由撰稿人,自媒体运营。对哲学与心理学有深入研究,专注个人成长,善于思考。不断学习、不断发现、不断自由。愿与更多有趣的灵魂相遇,一起向下扎根,向上成长。


图片来源: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与平台联系删除。

本内容版权归发布者与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平台联系。对未经平台许可的转载、修改等侵权行为,平台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南开大学   丈夫   雌雄同体   纪录片   柔美   弱者   美文   中国   苦难   诗词   老年   属性   姑娘   男性   少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