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忍可以制百辱,一静可以制百动

宋代词人苏询说过:“一忍可以制百辱,一静可以制百动。”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进退之道,想做英雄,想等出头之日,在那之前就必须掌握人生的进退规则:能屈能伸。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未登基前曾因遭到追杀而四处流浪。有一次,他和贴身随从路经一片农田,因为饥肠辘辘,便向田地里的农夫讨要食物,可是那些农夫却“赠送”给他们一捧泥土。面对这种戏弄,晋文公不禁恼羞成怒,准备拔剑而出。这时随从阻止了他,说道:“主人,泥土代表了大地。这不正预示着你将主宰大地吗?是一个好兆头呀!”

晋文公一听,怒气立即平息了,并且把这捧土恭敬地收了起来。懂得退让,能屈能伸,宽容他人,才能化屈辱于无形中,成就事业。当时,如若晋文公没有抑制住愤怒,一气之下杀了农夫,不仅会暴露自己的行踪,也将失去成就大事的气度。

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有的人虽然看上去很普通,甚至给人一种“窝囊”的感觉,但是经过详细了解之后,你会发现这样的人心中并不失远大志向。他之所以给人这种“无能”的表现,正是因其心高而气不做,富有忍耐力并讲策略。他们懂得能上能下,能制能件,才能安身立命。

有一对夫妻,每日争吵不休,婚姻也慢慢走向破裂的边缘。身心俱疲的两人决定赌一把,打算再做最后一次浪漫之旅,像年轻时那样重拾昔日的美好。如果能找回爱情,就继续恩爱地生活在一起,如果无法恢复如前,就友好地离婚。

于是,他们去了之前一直没时间、没机会去的峡谷。那座峡谷极其平常,呈东西走向,碎花野草,清溪乱石,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特别之处。唯一比较有趣的是:峡谷的南边是漫山遍野的松、柏等,而北边则只有雪松这一种植物。

梅近傍晚的时候,天上突然下起鹅毛大雪。于是,他们在一棵大树下支起一顶帐篷、相坐在一起,望着这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暂作躲避。

不久,他们发现峡谷里的风向很奇怪,北边来的雪远比南边的更大、更密。才一会儿工夫,那些雪松就被盖上了厚原一层白雪。不过。当雪积攒到某个程度时,富有弹性的树枝就会轻轻向下弯曲。然后雪就缓缓地掉落下来。就这样,一积累,一弯曲,一滑落,雪松的树枝始终完好无损,没有一根折断。

再看其他树,硬生生地岿然不动,结果树枝全被厚厚的大雪压断了。不过,毕竟南边的雪要小很多,所以总有那么一些树挺了过来。这就是为什么南边的山坡上除了雷松,还有一些其他灌木。

这一现象被敏锐的妻子先发现了。她对丈夫说:“我想,原先北边一定也生长过其他树,只是因为树枝太硬不会弯曲,而被积当压毁了。”

丈夫点头说道:“是啊,只有能屈能伸。才能有活路。”

他们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两人忧然大悟。转过身、紧紧相拥在一起。

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这对夫妻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对于外界施加的种种强大压力,要尽可能地努力承受,一旦超出底线,扛不住了,就要像雪松一样,适当“弯曲”一下,如此才不会被难以承受的压力击垮。

不可否认,人生旅途上,各种摧折命运之树的暴风雪常常会不期而至。一个人要想经受住人生风雪的侵袭,就该从雪松抵御大雪的自然景象中汲取生存与发展的艺术。该伸则伸,该屈则屈,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始终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绷拉命运之簧,弯而不折,屈而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心高   大悟   能屈能伸   随从   北边   雪松   南边   进退   农夫   弯曲   美文   峡谷   树枝   会儿   大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