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身份证的由来,千年古国的跌宕起伏!

「从古至今」身份证的由来,千年古国的跌宕起伏!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商鞅推行变法。其中重要内容就是编录户籍的改变。按照当时规定:什伍连坐,鼓励告奸,无户籍凭证者不得上路,不得留宿客舍。其中所指的户籍凭证就是“照身贴”。此时的照身贴包含持证人姓名、职业、照片和公章四项内容,持证人的照片通常由画师画下。照身贴属于秦国的人独有的,没有照身帖会被认为是黑户或者别国的间谍奸细,然后治罪。

汉朝沿袭和发展秦制,实行严密的编户制度,规定:流散各地的人民各归本乡,不得任意迁徙;户籍上登记人民的年龄、性别、身长、状貌以及土地财产等项,作为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

到了隋唐时期,朝廷发给官员一种表示身份的“鱼符”,由木头或者金属制成,形状像鱼,分左右两片,上凿小孔,以便系佩。“鱼符”上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及官居品级等。为了避免他人冒用,鱼符在制作时也设置了特有的防伪标记——鱼袋。鱼袋顾名思义则为装鱼符的袋子,不同等级的鱼符配有不同的鱼袋,每当皇帝召见时,不仅需持符觐见还得带上相应的鱼袋,两样缺一不可。而那些没有地位权势的平民百姓们则没有任何身份证件,身份证只是有身份的人才能拥有的物件。

「从古至今」身份证的由来,千年古国的跌宕起伏!

宋代,出现了系在腰间用来证明身份息的牌子,即腰牌。仍然仅限官员使用。

牙牌和腰牌是明清时候使用的身份证,"牙牌”视身份和地位、功能的不同由象牙、兽骨、木材、金属等制成,“牙牌”上会注明持有人的姓名、职务、履历以及所属的衙门等信息,并且不再只局限于官员,“牙牌”从上至下,开始逐渐推广到中下阶层有

「从古至今」身份证的由来,千年古国的跌宕起伏!

清朝延续了明朝的“牙牌”制度,并根据满清服饰的特殊性,增加了以帽子上的顶子(帽珠)来区分不同阶层的身份,帽珠一般用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官帽上的珠子的材料不同,所代表的官位也大有不同。如九品和八品官员都用镂花金做顶珠,七品素金,六品砗磲,五品水晶,四品青金石,三品蓝宝石,二品珊瑚,一品红宝石。一般百姓只能用绸缎打成一个帽结。也有一些富商、地主用大量的银钱捐得一个顶子提升身份,即所谓的“红顶商人”、“红顶乡绅”。

历史上最早的纸质身份证应该是民国时期的身份证,它标注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信息,有教育程度、职业、国民义务劳动、照片、公民资格、家属、役历、保甲番号、住址等。证件还特别设有“指纹符号”一栏,对持证人的10个手指纹形进行纪录。

「从古至今」身份证的由来,千年古国的跌宕起伏!

随着科技进步,顺应趋势改革,优化身份证制度,如今的身份证除了国家居民身份证外,网络身份证也活跃在各个应用领域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秦国   牙牌   身份证   顶子   衙门   证人   跌宕   户籍   凭证   指纹   美文   由来   古国   官员   千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