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你的心界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喧嚣

什么都只是吃饭的工具,什么都实用,因之,就什么都浅薄。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对于现代青年的毛病,先生如是说。

下面,点点滴滴信中智慧无私的点拨,先生以求唤起青年对人生、求学、做人等各方面的思考和行动。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你的心界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喧嚣

01谈读书

1,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2,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到社会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3,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

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

4,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

5,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

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6,读书,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7,读书方法: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

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你的心界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喧嚣

02谈动

1,青年们有几个修养到“不动心”的地步呢?

2,征服自然,只得服从自然。违反自然,烦恼才乘虚而入,要排解烦闷,也须得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机会发泄。

3,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4,尽性,生活目的在此,生活方法也就在此。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你的心界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喧嚣

03谈静

1,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2,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

3,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

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4,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

5,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

6,静的修养不仅是可以使你领略趣味,对于求学处事都有极大帮助。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你的心界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喧嚣

04求学

1,让我们相信世界达真理之路只有自由思想。

2,让我们本着少年的勇气把一切市场偶像打得粉碎!

3,我们要能于叫嚣扰攘中:

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

4,我们求学最难得的是诚恳的良师与和爱的益友。

5,做学问全赖自己,做事业也全赖自己,与资格都无关系。

6,“学以致用”本来不是一种坏的主张;但是资禀兴趣人各不同,你假若为社会需要而忘却自己,你就未免是一位“今之学者”了。

任何科目,只要和你兴趣资禀相近,都可以发挥你的聪明才力,都可以使你效用于社会。

7,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

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

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

8,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因此,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一味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自己兴趣的人,就没有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9,学问这件东西,先要能博大而后能精深。

10,贪多而不务得,也是一种毛病。

11,在你的精力时间可能范围以内,你须极力求多方面的发展。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你的心界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喧嚣

05谈作文

1,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

2,读书只是一步预备的功夫,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

3,我以为初学作文应该从描写文和记叙文入手,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你的心界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喧嚣

06谈情与理

我们的生活应该受理智支配呢?还是应该受感情支配呢?

1,理智不是万能的。

2,人是有感情的动物。

有了感情,这个世界便另是一个世界,而这个人生便另是一个人生。

3,纯信理智的人天天都打计算,有许多不利于己的事他决不肯去做的。

4,问理而不问心的道德,只能给人类以束缚而不能给人类以幸福。

5,仁就是问心的道德,义就是问理的道德。“仁者心之德,义者事之宜”。

6 ,仁胜于义,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生活是多方面的,我们不但要能够知,我们更要能够感。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你的心界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喧嚣

07谈摆脱

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理想的冲突场?

1,生命途程上的歧路尽管千差万别,而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走,有所取必有所舍,这是自然的道理。

2,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3,在人生和文化上,“效率”决不是唯一的估定价值的标准,尤其不是最高品的估定价值的标准。

最高品估定价值的标准一定要着重人的成分,遇见一种工作不仅估量它的成功如何,还有问它是否由努力得来的,是否为高尚理想与伟大人格之表现。

如果它是经过努力而能表现理想与人格的工作,虽然结果失败了,我们也得承认它是有价值的。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你的心界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喧嚣

08谈人生

1,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

2,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余的人苦痛,就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看得重要。

3,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

4,生活自身就是方法,生活自身也就是目的。

毛病总是先有所觉知、反省而后才有改变的可能。

上述种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者颇多,举一反三者也不少,希望每个青年都能早受先生教诲,于人生道路上能够少一些障碍,多点清醒,活出真正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物类   青年   目的   记叙文   空灵   美文   学问   趣味   道德   兴趣   人类   事业   自然   价值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