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爱不仅是关于对象的问题,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爱是一种艺术吗?是的。

爱需要学习吗?是的。

我们渴望爱,但是我们意识中的爱更多是一种快感的存在,因为渴望它,于是看爱情题材的电影、小说、听爱情歌曲来满足自身的人不少。

可是我们很少清楚:爱,有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爱的艺术》:爱不仅是关于对象的问题,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爱,不仅是关于如何被爱、如何惹人爱的问题,更多是关于爱的能力的问题。

爱的能力,不等于男性通过取得成就、赢得一定社会地位、财富来吸引异性;也不等于女性通过修饰外在、锻炼健美、紧追时髦来引起对方注意,不等于共同可能有的温文尔雅、善解人意、大方幽默、真诚坦率。

这种种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的做法是迎合大众的爱慕与性吸引力的融合,是所谓可爱做法,但并不代表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爱的能力。

《爱的艺术》:爱不仅是关于对象的问题,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另外,我们大多时候关于爱的看法,只当成缺乏好的对象来看待,从来没有上升到才能的认知。

通常认为自己的爱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选错了对象或是难以选到合适的对象,并且认为一旦确立婚姻,爱将稳定发展。

在购买欲望、互利交换思想为基础之下,现代人将对于物质层面的激情延伸到了以同样的方式看人。

《爱的艺术》:爱不仅是关于对象的问题,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往往被大力追逐的对象,自然有着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

一个人具有吸引力的气质,取决于所处时代在体魄和精神上的风尚。

由此观之,爱的意识常常只是作为自身交换能力范围内的人类商品存在而已。

从社会价值来看,这个对象应是值得要的。

当彼此发现自己交换价值限度下,双方是可以得到的最好对象时,于是,两人坠入情网。

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文化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规律,不足为奇。

《爱的艺术》:爱不仅是关于对象的问题,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不过,大多数的爱以极大的希望和期待开始,却以有规律的失败而告终。

如果这失败对于其他活动或事业而言,人们会渴望认识失败的原因,学习做好它的方法,然而,一旦牵扯到爱,人们往往难以清醒找出一条克服失败的恰当途径,并愿意主动探索爱的真谛。

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确爱是一门艺术,学习如何爱,同学习任何艺术,诸如书法绘画、音乐、雕塑、木工或医学技艺、工程技艺等的方法一致,必然有着自己的步骤。

《爱的艺术》:爱不仅是关于对象的问题,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这步骤,大致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直到大量理论和实践成果融为一体,变为我们的直觉。那时,我们爱的能力才真正成熟起来。

当然,除了理论和实践,至关重要的一点,也是必需的要素:在学习任何一门艺术前,在我们心中必须是没有什么比此艺术更重要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渴望爱,承受爱的挫折、磨砺、挑战,却从来认为每一件事都比爱重要:名利、声望、金钱、自由等等。

我们会花费几乎所有能量去追求这些目标,却很少人来学习爱的艺术。

爱难道真的只对精神有益,在现实意义上无利可图?

《爱的艺术》:爱不仅是关于对象的问题,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无论答案如何,我们姑且先来学习一番。

任何爱的问题,都必须从人的问题,人类生存问题开始。

动物也有爱,确切说来是爱的行动,基于本能器官的一种禀赋。

人类存在的最基本事实正是脱离了动物界,只有残存的本能器官起作用,超出了本能适应性。

虽然仍为自然的一部分,但超出了自然。

一旦脱离自然,不可能重返自然,人类只能前进。

人开始从本能一样确定的状态,更多进入一种不确定、不连贯和开化状态之下。

好在人具有天赋的理性,能够了解自身的生命体。

这了解意味着了解生而为人的寂寞、孤独、生命的短暂、对自然和社会的无能为力等等,于是,人需要以某种形式与人们和外部世界沟通,否则,在这孤独隔绝的生存状态下,迟早会疯。

《爱的艺术》:爱不仅是关于对象的问题,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孤独会引起焦虑,意味着无助,还可能引起羞耻感和罪恶感。

人们最深切的需要就是克服分离,从孤独的囚牢解脱出来。

人类的状况、人类的生存条件都是相同的:如何克服分离、如何达到和谐、如何超出个人生活并发现一致。

最初的孤独感因母亲的身躯、乳房、肌肤的伴随而消除,当到了母亲的身躯伴随已不能消除这分离和孤独感时,人才有克服分离的需要。

《爱的艺术》:爱不仅是关于对象的问题,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原始人类曾以迷狂的风俗仪式等形式下的性结合来解决问题,有引发羞耻和罪恶。

后来,人们的选择多起来,比如酗酒,药瘾,还有性乱,前两者从酒精和药物的避难所因引起犯罪感和懊悔而受损害,迷狂经历一过,更加孤独,后者对性高潮的追求使得正常的性结合变成不顾一切试图摆脱因独居而产生焦虑的绝望挣扎,结果只能是产生比之前更强烈的孤独,没有爱的性行为除了瞬间快感以外决不能跨越两个人之间的鸿沟。

迷狂选择的特点具有强烈、暴力、暂时和周期性。

《爱的艺术》:爱不仅是关于对象的问题,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了解他何等渴望不被分离、免受孤独,他就必须懂得与众不同的恐惧的威力。

这种对不一致的恐惧,被作为足以构成对不一致者实际危险的恐惧而合理化。

多数人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需要一致。

他们在幻想中生活,遵从自己的意志和爱好,是个人主义者。

而生来平等意味着必须尊重个体之间的种种差别。我们大家同属一体,这是真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实体的自身的宇宙体,这也是真的。

犹太教法典《塔木德》中关于个人独特性有一句话:谁拯救了一个人的生命,似乎谁就拯救了整个世界;谁毁灭了一个人的生命,似乎谁就毁灭了整个世界。

但平等,并不是男性和女性变得雷同了,而是平等的相对两极。

《爱的艺术》:爱不仅是关于对象的问题,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平等,不是意味着做同样工作,有同样乐趣,读同种书籍报刊,有相同情感及相同观点的人。

平等不是以消除差别为代价,不是带有倾向性的欺骗。

关于这一点,现今社会充斥两性之间的所谓平等我们需要带着几分怀疑的态度来看待某些成就,也许那并不代表进步。

社会过程也许要求人们标准化,但标准化不是真正的平等。

这种雷同,平静且照惯例行事,因此结合常常不足以弥补分离之忧。

《爱的艺术》:爱不仅是关于对象的问题,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西方社会酗酒、吸毒成瘾、强奸、自杀等现象便是这种所谓平等一致相对失败的象征。

该解脱方法主要涉及精神而忽略了肉体。

但当下朝九晚五工作者工作程序化和人们生活娱乐公式化,人又成了工具,是劳动力的一部分,最上层和底层的人之间没什么差别。

以规定的方式完成规定的任务,甚至被规定了该有的情感,友好、可靠、神采奕奕等,按习惯方式进行娱乐,书籍、电影、周末活动、平常社交聚会,都有一定的选择依据。

一切按部就班,预先规定好了。

没入循规蹈矩的人该怎样才能记起自己是一个人,一个独特的个体,一个只被赋予一次生命的机遇,带着希冀、有爱的渴求、有对空虚和分离的畏惧而来的人呢?

《爱的艺术》:爱不仅是关于对象的问题,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在创造性活动中,人们和他的对象才融为一体,在创造过程中把自己与世界结合起来。

而所有克服分离的一致协调中,圆满地回答在于达到人际的协调,在于自己与另一个人融为一体,在于爱。

这种对人与人之间融为一体的渴求,才是人类最强有力的奋斗的动力。

《爱的艺术》:爱不仅是关于对象的问题,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它是最基本的激情,是一种保存人类种族、家庭、社会的力量之源。

不能实现爱意味着愚蠢或毁灭——自我毁灭或他人的毁灭。

没有爱,人类便不能存在。

然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结合的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们需要有学习的心态。

它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影响并决定着一个人的一生:爱需要学习很多东西,以此成为更好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对象   能力   艺术   这一点   美文   本能   平等   差别   恐惧   孤独   人类   自然   生命   方式   财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