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穿过岁月的童谣

钱国宏

散文:穿过岁月的童谣

“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唤女婿,小外甥,也要去……”每当儿童节到来之际,耳畔总会响起一首首熟稔的童谣来。那些响彻儿时天空、带着泥土气息的童谣,一次次地把我拽回到童年的原野,让我徜徉其中不知魏晋,享受着天真,品尝着无邪,体味着快乐。

小时候,童谣是播种快乐的犁铧。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唱着朴素的童谣,打量着眼里的世界,又以明快的韵律,倾诉着对生活的理解和眷恋。尘世万物,人间百态,凝结成唇边的童谣,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画面,在乡村的褶皱里一一铺展,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彰显着童真的气象——

“金鸡翎,大砍刀,你的兵马让我挑!”——这是玩“闯城”游戏时唱的童谣。“闯城”是一种相互夺取城池、掺杂着战争味道的关东老游戏。就是这种游戏,使我从小就懵懵懂懂地知道:“兵者,诡道也!”——在这世界上,有一种能力叫智慧。

“十二打铁叮叮当,战斗英雄黄继光;黄继光真勇敢……”这首童谣是玩关东老游戏“跑连环”时唱的。它不仅使“跑连环”游戏更富有节奏感,而且还把英雄的故事四处传播,使一群群天事不知的孩子们从小就接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在他们的头脑中刻下这样的烙印:爱祖国,爱家乡,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责任!

童年时,关东大地上唱得最普遍、最响亮的童谣当推《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两个小孩坐飞机;你拍二,我拍二,飞机后面下个蛋儿;你拍三,我拍三,飞机上天一溜烟儿……”说不清谁是《拍手歌》的原创,也许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口头文学”;也说不清《拍手歌》的到底讲述的是什么。在现代人看来,《拍手歌》在内容上有些匪夷所思,令人费解。但是,它却以朗朗上口的韵律,给孩子们以朴素的想象,为孩子们带来了车载斗量的快乐。时至今日,在关东大地上,依然传唱着不同版本的《拍手歌》,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可见一斑。

东北平原上盛产着数不清的童谣,这其中有许多是“独一处”的,譬如这首采用“接龙式”的童谣,歌名叫作《破闷》(东北方言:猜谜语):“小黄鸡,溜墙根儿,打破肚子冒肠子儿——溜子!你说溜,咱就溜,不走别处偏走沟——桥! 你说桥,咱就桥,里长骨头外长毛——麻!你说麻,咱就麻,里长骨头外长牙——锉!你说锉,咱就锉,飘飘悠悠往下落——雪!……”非常响亮而逼真的“顶真”写法!这首童谣可不是大人的原创,而是孩子们的智慧结晶。想想看,当年在关东大地上,许许多多的孩子们一边做着游戏,一边唱着童谣,一边还开动脑筋“破闷”,真是既开心又开怀,还长见识,可谓一举数得!

春秋往序,时光荏苒,很多世事被岁月之河冲刷殆尽,而唯有一首首童谣却倔强地响彻在记忆的天穹!它们虽然烙上了幼稚的印记,但却因承载着童年的美好、纯真而一次次地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向往美好、拥有纯真,永远是人类的心灵追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童谣也必将永远年轻在我们的记忆中,且永恒散发着春天的味道!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的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选用。

投稿邮箱:gdb010@163.com

特别说明:作者投稿时,须标明“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字样,如没标明或不是原创稿件一律拒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童谣   金鸡   达州   车载斗量   口头文学   犁铧   顶真   连环   外长   韵律   美文   朴素   骨头   散文   童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