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上联:出奇制胜,下联?

交流互赏,自呈芬芳。

启示录;上联:出奇制胜,下联?

六韬·龙韬·奇兵(部分)

文/墨钜

学海无涯,高深莫测。关于至深,古人喜欢用一个“渊”字,比如渊源、渊博等。翻古书,觉得吧,做学问有五种境界,都与“渊”字有关。一是望渊即站在岸边,望而叹之,有个敬畏心,有个壮阔感,是情态层次。二是入渊。跃身其中,方真正领略其高深与玄妙,也始味凶险,这种境况之下,会不会游,都得奋力地游。三是迷。渊之博大,人之渺小,是没有可比性的。以至渺小游于至博大,拿庄子的说法讲,是件挺不靠谱的事,确实挺危险的,没有明确的方向就容易坠入“我有迷魂招不得”的状态。严格地讲,虽算不上歧途,也是绝对是陷入,想脱身而不得。四是离渊。自我感觉游得差不多、也玩够了,便脱身离去,此生此身再不沾身涉足。五是心渊。能够悠游其中,和谐自如如一粒一滴一粟。这个时候,渊也在悠然在我心了,与天地山海在我心,清风明月入我心一个意思,是无穷可期、浩瀚已成的。

题解:奇与正相对,指的是用兵的方法论。正是遵循原则,堂堂正正地对阵对垒。奇是只讲目的,不计手段,只要能赢,什么招都能用,但凡能达到出其不意、奇兵取胜的效果,皆可称之为奇。人类战争史上,尊崇堂堂正正打法时代和人物不多。所读的书中,崇尚礼治的西周时期,一些约定俗成的战争规则是人人遵守的。到了春秋时期,如此板板正正的人与战事就很少了,仅有的几个,大概就是宋襄公、晋文公吧。希罗多德《历史》中,西方诸部落、城邦之间战争,也有各自选派三百人代替全军决胜负的类似于公平竞技的做法,但毕竟不是常态,也没有可借鉴和推广性。

启示录;上联:出奇制胜,下联?

武王问太公:“凡用兵之道,大要何如?”注意这个问题,问的是用兵的大要。

太公的回答就,核心就一个字“奇”,即用兵贵在用奇,用奇方能无穷。至于具体战法就很多了,有二十六项内容:

“古之善战者,非能战于天上,非能战于地下,其成与败,皆由神势。”古代那些善战之人,不是擅长空战,即利用天时作战;也不是擅长陆战,即利用地形作战。战神级人物是掌控成败的,之所以能够掌握,就在于能够出神入化地用好一个“势”字。这个势,就是时时处于主导、占据主动。相反,被动总是与挨打构成因果关系的。“得之者昌,失之者亡。”是说洞悉并掌握了势,就昌盛;连势的基本概念都没有,就会衰亡。关于势,作家阿城在小说《棋王》中讲得很清楚:最高的棋艺不是赢在招数上的,并非见招拆招,而是赢在布势造势上,引诱对手步步入彀。能做到这点,就需要对人的心理、欲求,以及大势等有个准确的分析判断,是很不简单的。这个势,也就是现代战争理论中的设计战争、引领战争,指对战争方法、原则、进程、程度等的全面掌控。需要注意的是,要真掌控,而不能一厢情愿、自以为是,这种错觉是极其致命的。

启示录;上联:出奇制胜,下联?

以上是总论,接着太公讲了诸多作战用兵的情形,都是讲主动用势造势的:1.“夫两陈之间,出甲陈兵,纵卒乱行者,所以为变也。”两军对阵,兵甲陈列,之所以有意让队伍显得散乱,为有了迷惑敌军,让其做出错误的判断,严整阵容的威慑则是另一种手段。2.“深草蓊翳者,所以遁逃也。”之所以在草木茂盛的地方扎营结阵,是为了方便撤退。如果遇到的是诸葛亮、陆逊等,在这个地方扎营,可能是要受到火攻的。3.“谿谷险阻者,所以止车御骑也。”之所以驻扎在山谷险阻的地段,是为了防止敌方车骑大规模的冲击。4.“隘塞山林者,所以以少击众也。”陈兵于险关山林之中,是为了奇袭,从而以少胜多。5.“坳泽窈冥者,所以匿其形也。”在水泽或幽暗之处伏兵,是为了隐蔽。6.“清明无隐者,所以战勇力也。”在开阔地段明明白白摆开了打,是实力、战力足以与敌军正面较量。7.“疾如流矢,击如发机者,所以破精微也。”行军疾如离弦之箭,攻击如同击发弩机一样,是为了以迅雷不用掩耳之势,击破敌军的精密谋划。也就是《孙子兵法》中讲的“动如脱兔,敌不及防”。铁木真对金国的野孤岭之战即是如此。蒙古二十万军队长途跋涉而来,金军六十万以逸待劳。到达战场,铁木真下令扎营休息、埋锅造饭,问及金军在做什么时,细作答:“在调兵布阵”。成吉思汗一听,二十万对六十万,等对方布阵完毕还怎么打?便下令全线出击、发起总攻,一下子打得金军溃不成军,蒙军大获全胜。8.“诡伏设奇,远张诳诱者,所以破军擒将也。”设下埋伏,使用诡计,虚张声势诱使敌军上钩,是为了破其军、擒其将。9.“四分五裂者,所以击圆破方也。”分兵多路出击,使敌前后不能相顾、左右不能相协,从而各个击破。运动战就这打法。10.“因其惊骇者,所以一击十也。”趁敌人惊恐慌乱,即可以一击十。11.“因其劳倦暮舍者,所以十击百也。”敌人天黑宿营时出击,可以十击百。12.“奇技者,所以越深水、渡江河也。”用特殊的技术和方法可以渡过江河天险,至于架桥、用船还是泅渡等,视具体情况而定。13.“强弩长兵者,所以逾水战也。”弓弩等远程攻击武器和长兵器,水战最为适合。

启示录;上联:出奇制胜,下联?

上联:出奇制胜,下联?

启示录;上联:出奇制胜,下联?

出联平仄符合平水韵;敬请赐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勇力   阿城   水战   大要   太公   险阻   善战   出奇制胜   堂堂正正   作战   上联   下联   敌军   奇兵   启示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