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父亲的牵挂

乡土散文:父亲的牵挂

父亲晚年的牵挂

父亲晚年的牵挂,跟我年龄有关系,跟我个人问题有关系。

晚年的父亲,大概在六十多岁吧,开始不做泥工活了,但他还在旱地里种一些庄稼。他的晚年需要自己承担起来。

当时,我还没有能力给父亲带来安享晚年的生活。那时我没有给父亲做过一次生日。反倒是父亲牵挂着我。

我那时是一个教书匠,在中学教了三年书,工资低得可怜,日子过得不满意。为期望有一个更好的将来,我在二十六岁时考到省城一所学校继续深造。到了二十七八岁,我还是孑然一身。父亲紧张起来,催促我尽快找对象。

父亲对我说,要求不要太高,农村的也好,可以来家里种田。父亲原本就不赞成我继续读书,怕我岁数年年增长,对象没着落,超过三十岁就很难找了。

农村小伙普遍结婚早,男人30岁是分水岭,超过30岁,多半成为光棍。其原因,归根结底都是穷造成的。

父亲老是在我面前唠叨:“同村某某,跟你同龄,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父亲到细姨家里、姑姑家里、大姐家里和二姐家里都提及我的终身大事,好让他们也来做我的思想工作。

我说:“要随便找一个,很容易。”可是,我的话父亲听起来觉得是一个气球,随时都会飘走。所谓的追求和梦想、所谓的两情相悦,在父亲看来,那是吃饱了撑的城里人的游戏,农村人只知道按季节播种才是正理。父亲怕我的婚事错过季节而颗粒无收。

乡土散文:父亲的牵挂

有一日,我从省城回老家,父亲高兴地跟我说,圆桃婆(同乡卖豆腐营生的妇女)说要给你介绍对象,姑娘在县城卖衣服,浑身是金(穿金戴银)。

浑身是金,对于媒人来说是个卖点,说明姑娘是有钱人或者家庭经济不错。我曾在巷子里买过圆桃婆的豆腐,她“豆——腐”高亢激越的叫卖声如同广播,从巷头传到巷尾。未曾想她以生意人的眼光要为我做起媒来。

父亲很期待,几乎用渴望的眼睛看着我,希望能从我这里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可是,很快,父亲对我的回应感到很失望。我一生缺钱,却偏偏对一位穿金戴银的姑娘不感兴趣。

又有一次,父亲在我面前又提起我的终身大事。父亲说:“你看隔壁的某某,也是当老师的,他教完书回家,总是帮妻子干农活,家庭经济搞得很宽裕,他们家里有满仓满筐的谷子,有堆积如山的番薯,还有其它满钵满埕的农作物,不至于一旦没有经济收入或其他意外而饿肚子。”

哦,我可真服了,父亲!我好不容易“洗脚上岸”,脱掉了农业户口,哪有折回去之理?即便家里堆满谷子、番薯,也只是确保我不会饿着,离体面的生活还很遥远。但是曾经饿怕了的父亲,把满屋子都是谷子、番薯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父亲不知道,在我来大城市读书之前,已有一个姑娘向我示好,我编造了各种理由才辞掉了姑娘的一番好意。

父亲不知道,在村里我是老大不小了,但到城市里,我还嫩着哩!我在省城读书,班里有好几位同学年龄与我差不多,也是活蹦乱跳的单身狗。

乡土散文:父亲的牵挂

父亲不知道,他儿子命中注定要晚婚的。因为他想在贫瘠的命运土地上耕耘出一片绚丽的花朵。鲁迅曾说过:“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现在想来,父亲为什么有这些想法,这跟他历经的苦难有关。

父亲十几岁时被日本鬼子抓去做苦役,挖战壕,挖地洞。父亲命大,侥幸从鬼子的魔爪中逃脱,回到了奶奶的身边。当时奶奶欢喜地哭了,说,祖上显灵,林家血脉不该断。

这件事是最近我回乡下看大姐时她跟我说的,说这是奶奶以前告诉她的。听大姐说这话时,我下巴仿佛要掉下来一般,错愕不已。

我只知道,父亲一辈子与灰沙和泥土打交道,日子过得很粗糙,想不到父亲居然还有这样坎坷的经历。

父亲已离开我们十年了。我想,我人生轨迹的改变,完全是由于我有些“冲”的性格造成的。父亲的在天之灵,应该会理解我的。


审阅:王士朝

简评:本文叙述了两代人之间强烈的代沟,冲突强烈,而又真实可信,冲突之后,让读者感受到的是浓浓的亲情!

终审:严景新


作者:林宏生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须生   灰沙   父亲   终身大事   番薯   谷子   省城   乡土   晚年   美文   大姐   豆腐   散文   奶奶   家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