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上海染料厂教学楼的那些事儿

作者:芮永华

在上海染料化工厂的西北部有一栋“┌”形状的房屋,砖木结构、三层楼面,屋顶是传统的双面瓦坡悬山顶,它就是工厂的教学大楼。


本人1985年~2000年在厂里当教师,一直在这栋楼里上课,但对它的身世不太了解。退休后,闲暇时上网浏览翻阅,才渐渐知道了它的来龙去脉。


▲教学楼是诸文绮所造,创建于1936年。


诸文绮,名人龙,1886年生,上海县人,纺织实业家、教育家,近代色织工业先驱者。

聊聊上海染料厂教学楼的那些事儿

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投身经营实业,1913年诸文绮集资数千元,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滨路创办启明丝光染厂,自任总经理,打破了日本对中国染织业的垄断。此后至抗日战争初期,历尽各种艰辛,先后创办大立布厂、永元机器染织厂、大新染厂、大中染料厂、万源织厂等多家企业。曾先后研制成我国首台棉线丝光机、色织布打样机,开发成功的双童牌丝光线获专利,染织业同业公会特制银盾一枚赠授给他,誉其为中国丝光染织业的鼻祖。

这期间他还和亲友集资在上海闵行创办浦海银行,任董事长。抗日战争期间,他又联合同业集资创办中国染织银行,融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于一体。


初建(1年)

正当诸文绮兴办实业声誉日隆时,战火纷飞,国难当头。留日期间对教育强国的认识,使其滋生出人才救国的理念,他毅然决定将毕生积蓄无偿投入教育事业,并谓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936年,诸文绮在闵行镇东、黄浦江边拓地30余亩,独资创办染织学校,延聘教育专家及染织工业界知名人士组成校董会,建造校舍及染织实习工场,置备机械、仪器、标本、图书、家具等。经积极筹备,学校获准立案,计划招生开学。


在第一次校董会上为该校正式定名为"上海县私立文绮染织专科学校"。校长诸文绮在报告中提出"教育与实业打成一片"的建校方针。


(附注:即现今上染厂的西北部,与当时的中孚兴业化学制造公司闵行制造厂并存)


中断(8年)

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沪闵相继沦陷,校舍被日军宪兵司令部侵占,学校遭受浩劫,无以为继。学校虽然没能成功招生和开课,但为抗战后的复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附注:中孚闵厂也一起被日军占据8年)


复校(4年)

虽然办学一开始即受挫折,但诸文绮并不灰心,迨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复集中财力,修葺校舍,补充设备,积极复校。当时地方上无水、电供应,他自置发电照明设备和抽水设施,自建水塔及过滤水池,重组校董会,改订章程。


文绮染织专科学校终于在1946年秋,正式招生开学,该校是一所三年制专科学校,设染织科,招收高中毕业生,传授纺织、印染技术,有教师30余人,其中部分由其他高校教师、工厂工程师、专家兼任,他自兼校长。1949年7月第一届学生毕业。


诸文绮办学有方,治学严谨,学校聘请业内知名专家前来授课;该校专科不分科系,学生对纺、织、染三科须全面了解。实习方面,第一年安排纺和织的实习,第二年主要是织机实习,使学生对机械构造方面有深入的了解,染的实习共安排三年,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毕业。学校自身设有实习工场,假期介绍同学到纺织和印染等工厂实习,毕业前专门安排毕业实习。


他重视对优秀学生和贫困学生的资助和培养,设立奖学金和工读制度,品学兼优者可获甲等或中等奖学金,经济困难者可申请工读,利用课余时间,为学校做服务性工作,免缴学杂费。


诸文绮为毕业生题字“信、勤”,这也是他毕生身体力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聊聊上海染料厂教学楼的那些事儿


他十分重视师资和教师待遇,坚持“再难不能难教育,老师的钱一分不能拖”。曾用卡车给学校师生一麻袋一麻袋地送大米。


诸文绮的孙子诸茂华回忆道:

“有段时间战局动荡,上海物价飞涨,学校资金周转不灵。有次到了发薪日,祖父硬是让我爸爸骑着自行车,扛了一麻袋钱从徐家汇运到闵行发工资,中途不慎翻车,幸好无人打劫,事后父亲还吓得直冒冷汗。”


正是在这样科学、合理的课程和实习安排下,文绮染织专科学校共培养了两届学生毕业,计近百人,离校后都发展成为纺织工业的技术骨干,为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1947年为解决生源,诸文绮在文绮染织专科学校附近创建文绮高级中学,当时闵行全镇仅此一所高级中学,为闵行地区初中毕业生升学增添了机会,地方乡亲感激不尽。

聊聊上海染料厂教学楼的那些事儿

聊聊上海染料厂教学楼的那些事儿


结尾

1950年,文绮染织专科学校并入私立上海纺织工学院,之后又经院系调整,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今东华大学)


▲1951年,上海县中学入住教学大楼(7年)


该校前身为上海县立初级中学,校址在今建设路3号。中间几度更名,抗战胜利后改名上海县立闵行中学。1947年恢复上海县立初级中学原名。1951年与文绮高级中学合并,定名上海县中学,校址在今上海染料化工厂技工学校。


这张照片是上海县中学存续期间的教学大楼

聊聊上海染料厂教学楼的那些事儿


1958年秋新建校舍竣工,学校迁至江川东路950号今址(即闵行中学校址)。


(附注:该校与当时的中孚染料二厂及后来的中联染料二厂并存)


▲1959年 ,中孚染料化工厂技工学校创建,入住教学大楼。


随着该地块划归给当时的中联染料二厂,两块合并,工厂规模有了很大扩张。以后的岁月里,工厂又几度易名:闵行化工厂、染化十一厂(1967年)、上海染料化工厂(1982年);技校的名称也随之更改:闵行化工厂半工半读技校、染化十一厂半工半读技校、染料化工厂技校,教学大楼再也没有易主。

需要提及一点,技校是工厂的一个部门,并不是一个独立单位了。


据1989年学校上报的材料:上海染化厂技校,班级数3个,学生数114人,教工数20人,占地面积3.2亩,建筑面积1480平方米。


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里(除了文革期间停办),技校共有二十几届班级毕业,培养了1000多名学生,他们后来大都成为工厂里的生产操作骨干、技术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为染料化工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1986年上染厂政校成立(之前84年起是青工轮训的政训班),一直使用教学大楼最西面的教室,对职工开展系统政治轮训以及全员“普法”教育。


1992年,上海国企经历艰难调整,上染厂整合全厂教育资源,技校、教育科、政校合并,成立“教育培训中心”,统一承担职前(技校生)、职后(职工)各类技术培训考试及“普法”等教学任务。


1993年,技校最后一届招生,于1996年毕业,上染厂技校停办。


2000年,“三五”普法完成,政校停办。


至此,教育大楼人去楼空,教培中心也名存实亡。


上海染料化工厂外景老照片

聊聊上海染料厂教学楼的那些事儿


中孚兴业化学制造公司闵厂(1937年)

聊聊上海染料厂教学楼的那些事儿


文革期间染化十一厂文艺小分队在大门口的留影

聊聊上海染料厂教学楼的那些事儿


1982年染化十一厂和隔壁的红旗化工厂合并后的上染厂大门

聊聊上海染料厂教学楼的那些事儿


现今的上海染料化工厂,属于华谊集团。

聊聊上海染料厂教学楼的那些事儿


染化十一厂半工半读技校1968届(65班)毕业生彭培秋的毕业证明。

因文革原因晚了近一年时间才颁发(69年5月)。

其实从入学时间看,65年时校名应是闵行化工厂半工半读技校,特此说明。

聊聊上海染料厂教学楼的那些事儿


2019年技校老同事们回老厂,看看教学楼,重拾记忆。大楼正面右部,楼前绿化荒芜,杂草丛生,树枝疯长。

聊聊上海染料厂教学楼的那些事儿


大楼左边落叶铺地,壁山虎爬满山墙。

聊聊上海染料厂教学楼的那些事儿


大楼背面一角,窗户脱落损坏严重。

聊聊上海染料厂教学楼的那些事儿


技校的老同事们在楼前留影,技校、政校两块校牌(90年制定)仍存,几经岁月,湮没于藤蔓枯叶之中。

聊聊上海染料厂教学楼的那些事儿


光阴荏苒,岁月沧桑,教学大楼几度易主,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了。它是染织行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摇篮,也是染织行业从产生到发展,遭受挫折又重新崛起,兴旺鼎盛尔后又痛苦调整,直至渐渐消亡的历史见证。


它还会“梅开二度”吗?大概不会了。我们只能看着它默默地静立在那儿,任风吹日晒,雨雪剥蚀,最后坍塌,夷为平地,归宿于尘埃!


唯留下的是文字记录和几张老照片,还有的就是脑海中的些许记忆。


补记:诸文绮留日期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

曾一度因拒绝接受伪政府要职,被迫避居香港。

1946年参加民主建国会,投入民主爱国运动。

在上海解放前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先后担任过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华人委员,上海市商会执行委员,染织同业会主任委员,中国国货产销协会理事,慈善事业的广慈教养院董事长等公职。上海解放后,任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


1950年离沪定居香港经营家庭农场。


1962年患病逝世,终年76岁。


1957年6月,诸文绮在香港九龙留影。

聊聊上海染料厂教学楼的那些事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上海   闵行   校董   县立   半工半读   丝光   技校   校舍   专科学校   教学楼   染料   美文   化工厂   事儿   大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