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三月三”壮族风情

乡情散文:“三月三”壮族风情

乡情散文:“三月三”风情

文:韦宇锋

“三月三”是壮民族盛大的节日,也是其他民族的共同节日,到了“三月三”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饭。

关于五色糯米饭的由来,流传很多神奇的故事,其中就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古时候壮族村寨有个青年叫特侬,他的父亲去世早,他自己和瘫痪在床的母亲相依为命。特侬是一个大孝子,怕母亲一人在家烦闷,上山砍菜或下地干活都要背母亲同去。每次都带着一大包母亲最爱吃的糯米饭放在母亲身边,让母亲饿了可以随时吃。特侬母子的这一举动被在山上的一只猴子察觉了。

有一次趁着特侬到山那边砍柴,猴子悄悄地溜到母亲身边,把一大包热气腾腾糯米饭偷走了,母亲动弹不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猴子抱走了糯米饭。一连几次都是这样,特侬实在无可奈何。看着饿极了的母亲,特侬随手扯着身边的枫叶,想着怎样才不让猴子抱走糯米饭呢,特侬发现自己的手被枫叶染成上了黑色,顿时灵机一动,立即动手把树上的枫叶割回家,捣烂后用水浸泡得出黑色的液汁,再将糯米放到液汁中浸泡。

第二早将黑色的糯米捞起放到蒸笼蒸,顿时一股清香弥漫全屋,母亲在屋里喊:勒(壮话意为儿子)呀,什么东西那么香啊!特侬兴奋地说,咩(壮话意为母亲),这是黑色糯米饭!这一天刚好是农历三月三。清晨,特侬带着母亲上山砍柴,他用芭蕉叶包着黑色的糯米饭,并故意露出一点黑乎乎的颜色。猴子看见是大团黑乎乎的东西,以为是什么毒物,碰也不碰,便逃之夭夭了。

这一天特侬吃了黑色糯米饭口不干燥也不觉得腻倦,反而觉得浑身是力,打到更多的柴火。后来,壮家人都学着特侬,家家户户做黑色糯米饭,后来又逐渐用密蒙花(黄花草)、红蓝草等做成黄色、红色、紫色糯米饭,加上糯米原色,逐步演变成了如今的五色糯米饭。它成为壮家人最爱吃的风味食品之一。

壮家制作五色糯米饭讲究方法和技巧。首先要准备好糯米的染料即枫叶、密蒙花(黄花草)、红蓝草等,用枫叶放在臼中捣烂,稍微风干后浸入水中,浸泡一定时间之后,放入锅中温水煮至五六十度,然后用纱布滤净取得黑染料液,再将洗好风干的糯米浸入其中,如果糯米黑色度不够,还要反复加热黑染料液两三次,直至将糯米染成了黑色为止;将密蒙花放到锅中煮沸,同样用纱布过滤得黄染料液,密蒙花液染黄色糯米成色度高,一染就黄;红染料、紫染料是用红蓝草经水煮而成,叶片稍长、颜色稍深,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糯米成紫色;叶片较圆颜色较浅,煮出来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糯米即成鲜红色。各种颜色糯米染好后,加上糯米本色白色,经过头一晚浸泡后,第二天早上捞出各种颜色糯米按不同颜色分五层放到大蒸笼蒸约一个钟头,蒸熟后倒入干净的大簸箕里,稍后用锅铲搅拌,五色糯米饭散发出诱人的芳香。五色糯米饭色泽分明、五彩缤纷、晶莹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润柔软、味道鲜美、清香可口,吃起来令人回味无穷。用天然植物染成五色糯米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红蓝草有生血作用,清代《侣山堂类辩》曰:“红花色赤多汁,生血成血之品”。“黄花饭”有清热凉血等作用,用枫叶煮成的青清饭,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能行、补髓”。

五色糯米饭不仅是壮族“三月三”制作的特色美食,上坟祭祖以及婚宴等大型活动都要制作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做多吃不完的,可以晒干后贮藏,那时候想吃再拿来重新蒸或用油炒,用油炒的糯米饭香喷喷、软柔柔的,味道特别好,百吃不厌。

“三月三”是广西民族传统节目,有自己法定的节假日,壮乡的“三月三”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而地处广西最西端的西林县和广西其他地方一样,举办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活动,最著名的应该是在那劳镇宫保风情岛举办三月三“驮娘江祭”民俗文化活动和在马蚌镇八大河举办“三月三”歌圩暨泼水节活动。

阳春三月好风光,微风吹拂,那劳镇宫保风情岛河岸彩旗飘扬,山上绿树婆娑、河水碧波荡漾。来自五湖四海、成千上万的游客云集此地,兴趣勃勃地观赏三月三“驮娘江祭”民俗活动。驮娘江面涌现许多头插羽毛、腰背白丝带的赤身“羽人”,从上下游划船赶来,他们手上各自拿着一个装满酒的葫芦上祭亭,祭亭的祭台中央摆放一个巨大的铜鼓香炉和一个肥大猪头。举行驱“毒额”(壮话意为为河魔)、招魂求安、祭拜龙王祈雨等活动。“羽人”酒洒驮娘江,集体点香祭拜。据说,自古以来居住在驮娘江畔的人们每年都举行祭江活动。祈求河神保佑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这种民间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祭江后,还进行“羽人”竞舟、捕鱼等活动,“羽人”们划船穿梭江面,你追我赶,不时向河里撒网捕鱼。场面雄伟奇观。除了江祭,在这里还看到滇黔桂三省区周边县(区)民族歌手比赛唱山歌、娅王祭春、“欧贵”风俗表演、长桌宴上品尝各种美食、篝火晚会等,众多外地游客和当地群众一起庆祝盛大隆重的“三月三”节日,节目精彩纷呈,令人流连忘返。

西林县马蚌镇八大河村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属于鸡鸣三省(区)地带,公鸡鸣叫,在三省(区)交界村寨都能听得到,是西林县西大门。雄伟的大桥横跨清水江,大桥这边是广西,大桥那头是云南,这里主要居住着壮族和布依族群众,这里布依族和壮族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两岸的百姓互通来往,同赶一个圩场。每逢三月三节日到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马蚌镇、云南省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贵州省三江口镇的三乡(镇)的少数民族群众身穿节日的盛装,相约来到西林县马蚌镇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八大河村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三月三”歌圩暨泼水节。三省(区)各民族歌手山歌节登台亮相、一展歌喉,歌唱党的好政策、脱贫致富和美好生活,各地山歌南腔北调、别具特色,原生态山歌自然清新、跌宕起伏、优美动听。泼水节更是热闹非凡,村村寨寨的村民们不分男女老少,成群结队聚集在路旁,特别是好动的孩子们拿着水桶、水盆、水枪等,率先向路过的的行人和车辆泼水。瞬间八大河街上的人们相互泼水,哗啦啦的泼水声和快乐的笑声交织在一起,个个身上都被水淋得湿透,大家都不会因为自己身上被淋湿而生气,反而高高兴兴,认为身上湿了就是沾了喜气,福气到了,来年一定一帆风顺、大吉大利。也有一些人只是想看热闹,怕身上湿了感冒生病,事先穿好雨衣,这样身上就不会被淋湿。而那些热血活力的的青年男女看到中意的人儿就给对方一桶水,向对方泼出的这一桶水,就是表达相互爱慕的方式,最终情定终身、喜结良缘。

近几年,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三月三”进校园活动在西林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专门为学生制作了“三月三”特色美食五色糯米饭、彩蛋,有些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一起协作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蛋,让学生亲身体会做五色糯米饭和彩蛋的过程。有些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变成了留守儿童,家里没有大人做五色糯米饭,在学校里也能够吃到香喷喷五色糯米饭,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幸福感从心底油然而生。学生们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跳民族舞蹈、唱原生态山歌,抛绣球、跳竹竿,喜气洋洋欢度“三月三”。通过“三月三”进校园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学生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民族优秀文化的激情,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遗憾的是去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能看到“三月三”大型民俗活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逐渐消散,结合“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西林县各乡镇、村村寨寨“三月三”举办各种地方色彩的风俗活动,唱原生态山歌、跳民族舞蹈、吃长桌宴、祭山等,各家各户制作五色糯米饭,杀鸡杀鸭,一家子围起摆着美味佳肴的饭桌,品着自家酿制的清香四溢密蒙花米酒,吃着别有风味的生菜包,喜气洋洋庆祝广西壮民族特色“三月三”盛大节日。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愁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壮族   布依族   密蒙花   西林县   大河   乡情   山歌   广西   糯米   染料   美文   枫叶   散文   节日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